书城哲学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7837800000054

第54章 有点童心多好——《李温陵集》第一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不知道大家还是否记得,在品味《老子》的时候,我们曾经说了这样一个观点:像婴儿一样活着。在老子那里,这个观点意味着人们要学会婴儿那种大智若愚的质朴品格。可是,想要每个人都做成质朴之人是很难的。不仅一般人做不到,就连那些追求各种美德的思想家也难以达到这个境界。其实,在老子看来,思想家去追求美德的行为,恰恰是违背了质朴的品格,自然也就难以做成质朴之人了。

在中国思想史上,这样的观点很少被人们所接受。然而,到了明朝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位极力追求生命和个性自由的思想家。这位思想家十分反感当时流行的“官化理学”,认为它们都是桎梏人心,让人变得越来越虚伪的假道学,他就是明朝的李贽。为了反抗这种假道学,李贽提出了跟《老子》中“像婴儿一样活着”类似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就是著名的“童心说”。

什么是“童心说”?说得通俗易懂一点,所谓的“童心说”就是提倡人人都要有那么一点童心。为什么人人都需要有点童心呢?这是跟李贽对童心的理解有关的。在李贽看来:“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见《李温陵集·焚书·童心说》)也就是说,“童心”实质就是在人生的最初时候那种纯真无瑕的品质。由于人心在最初的时候纯真无瑕,所以这种“童心”也叫做“真心”,而有着“真心”的人则被称为“真人”。虽然人在最初的时候有着这样的“真心”,可是随着阅历的增长,人们“有闻见自耳目入”,“有道理自闻见入”,渐渐的人们就开始有了善恶羞耻之心,进而就懂得了扬美掩丑。这样一来,人们原初的那颗质朴纯真的童心就受到了蒙蔽。在这个时候,人们就不再懂得什么纯真无瑕了,而是在心中有了越来越多的虚伪和狡黠:“其人既假,无所不假。”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质朴和纯真。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李贽才大力提倡“童心说”,呼唤人们保有一点童心。在他看来,这无疑是人性的一种良好复归。因为在李贽那里,一个人如果有着一颗质朴纯真的童心,那么他就会从真实的角度去评判和看待各种事物,而不再用那些外来的道理作为评判标准,这样才能使得人的认识更加真切。

可是,在李贽生活的时代,一个人想要恢复和保有那么一点童心,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时的思想界大力推崇理学和心学,把儒家圣人的思想学说作为世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一个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之中,从一出生就耳濡目染这些儒家伦理道德,早就失去了那份质朴和纯真的童心。不仅如此,当时的统治者还将理学作为考取功名和治理国家的学问,这就更使得人们变得虚伪和狡黠。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只是把一门学问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那他又哪里会真的用心于那门学问讲的道理呢?这样的话,人们就更加虚假和伪善了。

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李贽是深恶痛绝的,他甚至痛骂那些假道学们:“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然也。”(见《李温陵集·续焚书·三教归儒说》)就是说这些假道学们是猪狗一样虚伪的人。不仅如此,为了真正地使得人们去保有一点童心,李贽还向儒家学说进行了攻击。在他看来,正是由于儒家学说的一些虚假之处,才使得继承它的理学日渐变得虚假。因此,需要对这些虚假进行批判和揭露。

首先,李贽认为孔子并不是理学思想家推崇的那样是什么圣人。在李贽眼中,这都是后人对孔子形象的一种虚假说法。李贽认为,当时的人们之所以会认为孔子是圣人,是从他们的师父那里得知的,而他们的师父又是从更高的师父那里得知的。换句话说,人们之所以会认为孔子是圣人,是由于人云亦云的结果:“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朦聋而听之。”(见《李温陵集·续焚书·题孔子像于芝佛院》)然而,在李贽看来,孔子自己却从未让别人膜拜自己,他只是让学生自己揣摩如何成为仁者。可是,后世的人却把他当作圣人一样崇拜,他的神圣形象其实是后世之人造成的。也正是由于此,才使得人们的“童心”一开始就受到蒙蔽。因此,在李贽看来,应该恢复孔子的本来面目,好驱除遮蔽人心的那些虚假学说。

李贽不仅怀疑了孔子等人的神圣形象,他还进一步质疑了儒家经书的神圣性。这一点,跟东汉时期的王充有不谋而合之处。在李贽看来,儒家所谓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等其实多数都不是孔子和孟子等人所写的,其内容多是官吏的“褒崇之辞”、臣子的“赞美之语”以及孔孟的“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而形成的。(见《李温陵集·焚书·童心说》)可是,后世之人如果不自己去做判断,只听前人的说教,那么自然会误认为这些书是什么经典。其实,在李贽看来,即使这些书中所谓圣人说的那些话,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用的,只能拿去处理某些特定时期的问题。然而,那些假道学们却总是喜欢拿着这些言论来四处搬用,是十分荒唐的。如果人们跟着这些假道学们去思考的话,人们就会失去自我判断的能力,就只能僵化地思考问题,以所谓的圣人之所是为是,以其所非为非。这样一来,很自然地人们的就难以保有那颗质朴和纯真的童心了。

除了质疑儒家先师和儒家经书的神圣性之外,李贽还抨击了所谓的“道统”学说。什么是“道统”学说?说得简单一点,其实就是说儒家思想的发展有一个前后相继的传统,这个传统从三代的圣王开始,经过周文王、周公传到孔子,然后又传到孟子,然后再传到唐代的韩愈,接着被宋朝理学家继承了下来一直到明朝心学。这个学问相传的系统就是所谓的“道统”。儒学之所以会标榜这个“道统”,实际是为了树立自己在学术上的权威性。可是,在李贽看来,学术应该是平等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圣圣相传的“道统”。在他看来,如果从秦代一直到唐代都没有人继承“道统”,那么“人道灭矣,何以能长世也?”不仅如此,如果说在宋朝又接上了这个“道统”,为何宋朝却总是挨打,一点也没有因为“道统”的继承而强盛的迹象呢?如此说来,“道统”学说只是儒学为了打击学术对手而采取的手段,没有什么神圣可言。而且这种“道统”学说的存在,会使得人们只能够循着儒学的观点思考问题,进一步遮蔽人们的心灵,因而必须进行批判和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