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7975100000249

第249章 妾御绩纺

妾御绩纺,

侍巾帷房。

纨扇圆絜,

银烛炜煌。

昼眠夕寐,

蓝笋象床。

“解读”

小妾婢女要管理好家务,尽心恭敬地服待好主人。

绢制的团扇像满月一样又白又圆,银色的烛台上灯火辉煌。

白天小憩,晚上就寝,有青篾编成的竹席和象牙雕屏的床榻。

“诗句”

夫人婢女管好家,恭恭敬敬进上房。

绢制团扇白又圆,银色烛台火辉煌。

白天午休晚上睡,青竹凉席象牙床。

“故事”

贤德的文心顺圣皇后

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皇后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形成了知书达礼、贤淑温柔和正直善良的品性。

长孙氏13岁时,便嫁给了当时太原留守李渊的次子,即年方17岁的李世民为妻。长孙氏年龄虽小,但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小媳妇,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欢心。

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渊禅位给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成了唐太宗。正所谓水涨船高,长孙王妃也随即立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这就应验了卜卦先生说她“坤载万物”的预言。

做了至高无上的皇后之后,长孙氏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天早晚必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像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力尽着孝道。

长孙皇后只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就无言地影响和感化了整个后宫的气氛。使得唐太宗不受后宫是非的干扰,能专心致志料理军国大事,难怪唐太宗对她十分敬服呢!

因为长孙皇后的所作所为端直有道,唐太宗也就对她十分器重。回到后宫,常与她谈起一些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因而她说:“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

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就说出了自己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她提出的是原则,而不愿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束缚皇夫,她十分相信李世民手下那批谋臣贤士的能力。

李世民牢牢地记住了贤妻的居安思危与任贤纳谏这两句话。当天下已基本太平的时候,很多武将渐渐开始疏于练武,于是唐太宗就时常在公务之暇,招集武官们演习射技。名为消遣,实际上是督促武官勤练武艺,并以演习成绩作为他们升迁及奖赏的重要参考。

长孙皇后以她的贤淑的品性和无私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到了唐高宗时,尊号她为“文心顺圣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