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7975100000275

第275章 身体

百体皆血肉之躯,五官有贵贱之别。

尧眉分八彩,舜目有重瞳。

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汤之异体。

文王龙颜而虎眉,汉高斗胸而隆准。

孔圣之顶若芋,文王之胸四乳。

周公反握,作兴周之相;重耳骈胁,为霸晋之君。

此皆古圣之英姿,不凡之贵品。

至若发肤不可毁伤,曾于常以守身为大;待人须当量大,师德贵于唾面自干。

谗口中伤,金可铄而骨可销;虐政诛求,敲其肤而吸其髓。

受人牵制曰掣肘,不知羞愧曰厚颜。

好生议论,曰摇唇鼓舌;共话衷肠,曰促膝谈心。

怒发冰冠。

蔺相如之英气勃勃;炙手可热,唐崔铉之贵势炎炎。

貌虽瘦而天下肥,唐玄宗之自谓;口有蜜而腹有剑,李林甫之为人。

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周灵王初生便有须。

来俊臣注醋于囚鼻,法外行凶;严子陵加足于帝腹,忘其尊贵。

久不屈兹膝,郭子仪尊居宰相;不为米折腰,陶渊明不拜吏胥。

断送老头皮,杨璞得妻送之诗;新剥鸡头肉,明皇爱贵妃之乳。

纤指如春笋,媚眼若秋波。

肩曰玉楼,眼名银海;泪曰玉箸,顶曰珠庭。

歇担曰息肩,不服曰强项。

丁谓与人拂须,何其谄也;彭乐截肠决战,不亦勇乎。

剜肉医疮,权济目前之急;伤胸扪足,计安众士之心。

汉张良蹑足附耳,东方朔洗髓伐毛。

尹维伦,契丹称为黑面大王;博尧俞,宋后称为金玉君子。

土木形骸,不自妆饰;铁石心肠,秉性坚刚。

叙会晤曰得挹芝眉,叙契阔曰久违颜范。

请女客曰奉迓金莲,邀亲友曰敢攀玉趾。

侏儒谓人身矮,魁梧称人貌奇。

龙章凤姿,廊庙之彦;獐头鼠目,草野之夫。

恐惧过甚,曰畏首畏尾;感佩不忘,曰刻骨铭心。

貌丑曰不扬,貌美曰冠玉。

足跛曰蹒跚,耳聋曰重听。

欺欺艾艾,口讷之称;喋喋便便,言多之状。

可嘉者小心翼翼,可鄙者大言不惭。

腰细曰柳腰,身小曰鸡肋。

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讥人不决,曰鼠首偾事。

口中雌黄,言事而多改移;皮里春秋,胸中自有褒贬。

唇亡齿寒,谓彼此之失依;足上首下,谓尊卑之颠倒。

所为得意,曰吐气扬眉;待人诚心,曰推心置腹。

心荒曰灵台乱,醉倒曰玉山颓。

睡曰黑甜,卧曰偃息。

口尚乳臭,调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西子捧心,愈见增妍;丑妇效颦,弄巧反拙。

慧眼始知道骨,肉眼不识贤人。

婢膝奴颜,谄容可厌;胁肩谄笑,媚态难堪。

忠臣披肝,为君之药;妇人长舌,为厉之阶。

事遂心曰如愿,事可愧曰汗颜。

人多言,曰饶舌,物堪食,曰可口。

泽及枯骨,西伯之深仁;灼艾分痛,宋祖之友爱。

唐太宗为臣疗病,亲剪其须;颜杲卿骂贼不辍,贼断其舌。

不较横逆,曰置之度外;洞悉虏情,曰已入掌中。

马良有白眉,独出乎众;阮籍作青眼,厚待乎人。

咬牙封雍齿,计安众将之心;含泪斩丁公,法正叛臣之罪。

掷果盈车,潘安仁美姿可爱;投石满载,张孟阳丑态堪憎。

事之可怪,妇人生须;事所骇闻,男人诞子。

求物济用,谓燃眉之急;悔事无成,曰噬脐何及。

情不相关,如秦越人之视肥瘠;事当探本,如善医者只论精神。

无功食禄,谓之尸位素餐;谫劣无能,谓之行尸走肉。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十手所指,此心安可自欺。

“释义”

人的身体是由骨骼、血肉所组成的,五官:耳、目、口、鼻、心各有美丑的区别。

尧的眉毛左右分明并有八种色彩,而且奕奕有光。舜的眼睛里有两个瞳仁;大禹的耳朵有三个耳孔,形状很奇特。成汤的胳膊特别长,有平常人四个胳膊肘的长度。

周文王头角峥嵘,好似龙的额头一样高耸,眉毛好似老虎一般的威势。汉高祖的胸部宽广、鼻梁高挺;仓颉胸前生有四乳,孔子的额头凹陷,好像一座土围子。

周公的手能够反转拿东西,他是使周朝兴盛的宰相。晋文公的肋骨连成一块,他治理晋国雄霸诸侯。这些是古代圣贤的奇特形象,不平凡的人品格高贵,和平常人是不一样的。

至于身体头发肌肤都是由父母生养而成的,不可任意破坏毁伤,应该守互、爱惜自己的身体,把这件事当作一件大事来做。待人接物要有气度,必须谦和卑顺。唐朝的娄师德提倡忍辱,要是有人吐口水在他的脸上,也不去擦拭它,而让它自然干掉。

造谣中伤人的语言,诽谤人家的话力量很大,好比熔毁金钱、销化骨头一般的厉害,足以致人于死地;暴虐的政治残害百姓,如同敲剥人的肌肤,吸吮人的骨髓一样的痛苦。

做事受他人牵制,好比正要写字时,被人牵动了臂肘一样,所以称为掣肘。不知羞耻的人,仿佛脸皮很厚,而没有感觉一般,所以称为厚颜。二人共叙衷肠,把各人的心事毫无掩饰的叙说出来,就叫做谈心。无中生有、搬弄是非,煸动游说称为鼓舌。

蔺相如痛恨秦王背信弃义,怒发冲冠英气勃勃。崔铉的权势盛极一时,其气势咄咄逼人炙手可热。

君王形貌虽瘦,而天下百姓肥,这是唐玄宗励精图治时所说的话。口里说的如同蜜一样的甜,而腹里所想的却像刀剑一样的凶恶,这是形容李林甫为人奸诈的地方。

赵子龙胆识过人,所以他一身都是胆。周灵王出生时,嘴边便长有胡须了。

唐朝的来后臣把醋灌入犯人的鼻孔里,这时唐朝的酷吏滥用刑威,这分明是违法行凶。严光曾将脚搁在汉光武帝的肚子上,忘了皇帝的尊贵,这种行为冒犯了皇帝的威仪。田承嗣十年不曾屈膝跪拜,却为了尊重郭子仪而下拜。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清高的名士骤然辞去官职归隐田野。

手指细嫩如春笋,目光流盼似秋波。

肩膀高耸好似玉楼,眼光清澈好似银海。双泪滴落成线仿佛玉着晶莹白润;头顶巍峨如珠庭的高耸。

放下担子让肩膀休息叫做息肩;倔强不肯低头服从名为强项。

丁谓替人拂须,这是何等的谄媚啊!北齐的彭乐打仗受了伤,割去流出的肠子继续作战,他的行为是多么英勇啊!

剜肉医疮权且救济眼前的急难,胸口受了伤,却去抚摸脚趾,这是为了安定军心所出的计策。

汉代谋士张良,轻脚走路,小声说话,却为刘邦安定天下出大计谋。

东方朔听见黄眉翁说,他3000年返骨洗髓一次,2000年剥皮伐毛一次。

契丹军惧怕尹继伦称他为黑面大王;苏东坡称颂乌府先生铁作肝。

土木形骸是说视身体为土木,不刻意去妆扮修饰。铁石心肠则形容人秉性坚强刚毅,不随意动感情。

与人会面叫做得挹芝眉;邀请人家说敢攀玉趾。

侏儒指人的身材矮小;魁梧是说人的身材高大伟岸。龙章凤姿形容生得文采光辉,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一定可以成为朝廷的大官;獐头鼠目形容相貌猥琐、举动粗俗之人,多数是乡野无用之辈。

人们遇到害怕的事,则会畏首畏尾,形容恐惧过分。刻骨铭心比喻感恩或情意永世不忘。

相貌丑陋称为其貌不扬。面貌姣美称做面如冠玉。耳朵聋了,别人说话一次听不清楚,必须请别人重说,所以叫做重听。跛足的人行动迟滞,步履蹒跚。

期期艾艾是说言语不流畅,是对口吃者的称呼。捷捷幡幡是话多而且变动迅速,有暗地里说别人坏话挑唆的意思。

最值得钦羡的是小心翼翼、谨慎恭敬的心;最值得厌恶的是大言自夸、不知惭愧,这种行为令人鄙恶。腰身细称为柳腰,身材瘦小叫做鸡肋。

嘲笑他人牙落齿缺就说狗窦大开;讥讽他人犹豫不决说首鼠偾事。

两个人意见不一致,一个胸中像冰一样冷,一个胸中像火炭一样热,冰炭无法相容的。口中不作评论,心里却自有评论,就叫做皮里春秋。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形容彼此利害相关,一方有了损害,另一方也会受牵连。足上首下形容尊卑上下的位置颠倒,那便不成体统。人们逢到做事顺畅,一旦舒畅得意便会吐气扬眉表示心里的快乐。用真诚来对待别人,好比拿出自己的心来放到别人的腹内一样。

心中恐慌六神无主,便觉得心也乱了。晋嵇叔夜身驱雄伟,他喝醉酒的时候,好似一座玉山将要倒下来的样子,好看得很。睡得很香甜叫做黑甜,睡卧在床叫做息偃。

口中还留着乳臭之味,是说人年幼无知;三折肱方为良医,是说医生老成练达。

西施偶然心疼,皱着眉头,用手捧着心口,更增添柔弱之美。杨贵妃出浴露出她的乳峰,越发显出她的妖艳。俗人肉眼是不能识别贤德之人。青睛是智者慧眼,能够看透他人超逸不凡的本质。

耸起肩膀是一种奉承他人的卑鄙态度;假装笑容去附和他人,好比是奴仆一般的失去人格。忠义的志士一片赤心,希望能有报效国家的机会。喜欢搬弄口舌是非的妇人,是招致祸患的缘由。

做事称心如意,称为如愿。做了羞愧的事叫做腆颜。喜爱多嘴唠叨的人叫做饶舌。食物味美合乎口味称为可口。

周文王仁慈爱民,连枯骨也沾上恩惠,这种仁慈德泽是很值得称颂的。不露声色的把奸邪恶毒的心思,包藏在腹内,这种人是最要当心留意他的。

唐太宗剪下自己的胡须,为臣僚配药治病;颜卿痛骂叛乱贼子,不肯屈服竟被割去舌头。

横逆无理的事,不去计较他,称为置之度外。洞察敌情,胸有成竹叫做在我目中。马良眉中有白眉毛,一看就是奇才与众不同。阮籍能作青白眼,对俗客以白眼,对他所尊重与喜爱的人则作青眼。

潘岳姿容甚美,每次外出妇女争投佳果,每次回来都是满车的果子,这是因为他面貌的可爱。张孟阳面貌丑陋,小孩子见了他就扔石头,使他狼狈不堪。

世上的事真是千奇百怪,妇女竟然也会生出了胡须。世上最骇人听闻的,男人竟然会生出了孩子。事情紧迫好比火烧到了眉毛一样,求人家相助谓之燃眉之急。做事错过时机,事后追悔,好比已经咬到肚脐一般,是来不及了。秦国和越国相隔很远,彼此毫无关系,所以两国的关系疏远互不关心,可说如同秦越人之视肥瘠。宋朝的杨朴朝廷派他去做官,他的妻子在送别时做了一首诗,有“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这二句话。

不做事没有功劳,而白拿奉禄的人,叫做尸位素餐。学问浅陋、庸碌无能的人叫做行尸走肉。

只要还存有一丝气息,所立下的志愿不容许有半丝松懈,依旧不肯抛弃的。一个人独处一室的时候,也要当作有许多人监视着一样,不做坏事不生恶念,我的心怎敢自欺欺人呢?

“故事”

舌头和牙齿的寓意

春秋时著名的大学问家老子,本名李耳,字伯阳,楚国人,是著名的《道德经》的作者。他在周朝做官时,孔子也曾去向他请教实践的方法。

有一次,老子的老师常纵生病了,他前去探望。常纵倚在床上,张开嘴让老子看,问他道:“我的舌头还在里面吗?”

老子答道:“在里面呀。”

常纵又问他道:“我的牙齿也还有吗?”

老子摇摇头说:“牙齿是没有了!”

常纵接着又问道:“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

老子回答道:“舌头之所以还存在,我想那是因为它很柔软的缘故吧!牙齿之所以脱落,可能是因为它太刚强的原因吧?”

常纵听了,高兴地点头说:“你说得没错,世界上的事情、道理都是这样的。”

常纵是主张仁义而鄙弃强暴的,所以他借用舌头和牙齿来说明:舌头因其柔而存在,牙齿因其刚而覆亡。仁义必定战胜强暴,这是坚定不移的道理。做人如此,国家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