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7975100000303

第303章 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

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释义”

求人应该求英雄好汉,接济人要接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人口渴时送一滴水就像送甘露一样,人酒醉后再添酒就没有必要了。

“故事”

诸葛亮联吴抗曹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之间激烈地进行着争夺天下的斗争。开始时,刘备的力量比较弱小,被曹操追得东躲西藏。刘备曾先后依附过多人,后来投靠刘表,想暂时居住在荆州,以后再图发展。

208年,刘表病死,曹操率大军向荆州逼来,刘表的第二个儿子刘琮慌忙出降,荆州落入了曹操之手。刘备不得不退守夏口,即今湖北汉口。曹操想除掉刘备,进而扫平江南,于是点出马、步、水军43万人,对外号称100万人,水陆并进,沿着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南进兵。

面对这一严峻态势,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认识到,只有联合孙权的力量才能抵御曹军,所以,他向刘备请求出使东吴。

此时,孙权正屯兵柴桑,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面对曹操大军的浩大气势,孙权一时不知是该战还是该和。他手下的大臣,以老臣张昭为首,极力主张降曹,而主和派的势力远远大于主战派。

诸葛亮看出,孙权虽犹豫不决,但性格好胜,内心有割据东南,废汉自立,建立帝王大业的志向,便决定用激将法来坚定他“联刘抗曹”的决心。

诸葛亮面见孙权后,首先指明形势的严重性,然后说:“如果你能与曹操抗衡,就趁早与他一刀两断;如果你惧怕曹军,干脆放下武器投降算了。现在你表面上顺从曹操,内心里又不服气,如此优柔寡断,恐怕就要大祸临头了。”

孙权反问:“照你的说法,为什么你的主公刘备不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回答说:“我的主公是当世英雄,人人佩服,目前只是时运不济,但他是绝不会向曹操屈服的。”

孙权听这话的意思,明明是指自己比不上刘备,脸上马上变了颜色。诸葛亮见目的已经达到,话锋一转说:“其实曹军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远途奔袭,粮草不济;北方军队,不习水战,也不服水土,而且实际可用之兵并不像曹操吹嘘的那么多;加上荆州和江南百姓恨透了曹操,东吴又据有长江天险,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只要与刘备联合,形成鼎足三分局面,还愁阻挡不住曹操吗?”

诸葛亮一席话说得孙权转怒为喜,他当即表示愿意联合刘备,举兵抗曹。

诸葛亮请求当时比自己强大的东吴一起抗击曹操的外交活动,使得力量比较弱小的刘备增添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为后来的赤壁大战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