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蒙学经典
7975100000304

第304章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释义”

一个人在亲戚、朋友家住时间长了会招人厌烦,人与人交往过多,再亲的人也会觉得厌烦,从而慢慢疏远。喝酒时不乱说话才是好样的,钱财上分清楚算是有作为的人。

“故事”

葛洪用柴换纸笔

东晋时期,在丹阳郡句容县市街上经常能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卖烧柴的孩子。他面黄肌瘦,衣服上打着补丁,每次都挑着两大梱烧柴沿街叫卖。这个孩子身材瘦小,沉重的柴担子把他的脊背都压成了弓形。

这一天太阳都偏西了,还没有人买柴,他就一直把担子挑到文具店的门前,放下担子坐在柴捆上擦汗。

他经常来县城卖烧柴,也经常到这家店铺里来,他的名字叫葛洪,是个勤劳节俭,刻苦学习的孩子。

葛洪看起书来废寝忘食,邻居的孩子们成天下棋、玩掷骰等游戏,可他从不参加这些游戏,他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葛洪长这么大了,连棋盘几道格都说不清楚。

葛洪的家里很穷,父母连吃穿都供应不上,又哪儿来的钱给他买学习用品呢?

葛洪是个性格刚强、很有主见的孩子,家里没钱给他买笔、墨、纸、砚,他就每天早上上山打柴挑到城里去卖,卖了钱之后再买些纸、笔等回去学习。

这天,葛洪挑着两大捆柴来到了文具店,正歇在大门外擦汗,文具店老板出店送客,见葛洪坐在那儿,忙打招呼说:“小伙子,又来买纸了?”

葛洪说:“大伯,今天我的柴还没卖出去,想买点纸又没有钱,大伯你家缺柴烧吗?买下这些柴吧!都是一色儿的干树枝子,可好烧啦!我不要钱,你给我些纸笔就行,我这就给您挑进去吧?”

店老板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个爱学习的孩子,于是笑着说:“行啊!孩子,你帮我把柴搬到后屋去,我这就去给你拿纸笔,保证是上等纸和最好使的笔。”

葛洪放好柴,店老板特地多拿了一些纸笔给葛洪,想让他多用一段时间,可葛洪拒绝了。葛洪说:“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但大丈夫应该钱财分明,只有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的东西用了才会心安。”

店老板赞同地点点头,从此更喜欢买他的柴了。

葛洪由于学习刻苦努力,对经史百家都有研究,后来成为东晋著名的道教学者和医药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