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荀子原来这样说
7994300000052

第52章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原典”

荀子曰:“先事虑事,先患虑患。”

“古句新解”

荀子说:“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要对事情有所考虑,在祸患发生之前就要对祸患有所考虑。”

所谓“未雨绸缪”,即趁着天还没有下雨,先把窝巢缠绑牢固。比喻事先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人宜远虑,历来为儒家所重视。

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于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谓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周公平乱后,遂写一首《鸱鸮》诗与成王。其诗曰:“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诗有讽谏之意,望成王及时制定措施,以制止叛乱阴谋。成王虽心中不满,然未敢责之。

后来,大家把这几句诗引申为“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准备好,以免临时手忙脚乱。

孔子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如果不考虑长远,那么忧患一定会在近期出现。

概括而言,荀子的话中,包含了两层含义。

(1)先事虑事

荀子曰:“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在事情发生之前有所考虑的叫做迅速,迅速则事情就能圆满完成。

正如《礼记·中庸》中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事先要有所准备才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凡事应未雨绸缪。否则,平时不做充分的准备,当事情发生之后才去想应对之策,显然太晚。“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临渴掘井,往往事与愿违。

做学问,书到用时方恨少,是由于平时读书太少所致;干事业,到手的机遇抓不住,往往是因为平时没有做充分准备。

荀子说:“事情来了之后才考虑的叫做落后,落后事情就办不成。”

所以,凡事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有备无患。

除此之外,“先事虑事”还包含着一种“事先筹划”的意思。做事情要周全,事先预定一个完整的计划,事情就容易办成。

(2)先患虑患

荀子曰:“先患虑患谓之豫,豫而祸不生。”在祸患发生之前对祸患有所考虑的叫做预见,有预见祸患就不会发生。

其实,荀子这里所说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所谓“居安思危”,即在安定的环境里,要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危难。

生活中,许多因素并不是人可以完全把握的,祸患、灾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所以,人们在安定的时候,应保持谨慎,对此应有所预见,有所警惕并有所防备,以免在灾祸来临之时,因自己毫无防备而措手不及,轻则摔跤跌倒,重则招致灭顶之灾。

荀子举例说:“修、钵这两种鱼,喜欢浮出水面晒太阳。在沙滩上搁浅后又想回到水中,那么就来不及了。遭遇祸患后才想谨慎,也就没有什么可补益的了。”

荀子又说:“祸患来了才考虑的叫做穷困,穷困则祸患就无法抵挡。”

人不能居安思危,往往就会麻木地陶醉在一种舒适的生活中,幻想自己的生活永远风平浪静。显然,我们不能坐等危机的到来,而应先患虑患。

狡兔三窟本来是指兔子在生存过程中为了对付天敌而自然形成的一种本能之术。说的是狡猾的兔子往往有好几个藏身的洞穴,以便于逃避灾祸。将狡兔三窟之术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当首推冯。

冯,又称作冯谖,战国时齐国贵族孟尝君门下的食客,此人虽无显赫功名,但见识深远,谋事有方,是位智慧过人的奇才。冯驭衣食无着,投靠于权门之下时,本来胸有奇才,但并不自夸自诩,相反,却自称“无好”、“无能”。结果,孟尝君家的管家将他列入最低等的门客,给他粗劣的饮食。冯不服气,几次发牢骚,于是,孟尝君把他从下等门客升到中等门客,又从中等门客升到上等门客,受到器重后,冯决计报效孟尝君。一次,冯自告奋勇要求到孟尝君的封地薛城为其收债。到了薛城,冯不但没有催逼百姓们还债,还以孟尝君的名义把带去的债券当着债户的面全部烧了,老百姓欢呼雀跃。冯空手而归,一大早求见孟尝君。孟尝君见他如此快就回来了,很是奇怪,问冯收到债后买些什么回来了。冯回答道:“你说让‘买你家缺少的’,我考虑后觉得你家什么都不缺,唯独缺的是‘义’,我就为你买了‘义’。”

孟尝君听后心里很不高兴,但为了顾全面子,没有说什么。一年后,齐闵王听信谗言,免去了孟尝君的相国职务。孟尝君只好回到自己的封邑薛城。没想到,薛城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到半道来迎接他。望着欢迎的人群,孟尝君才恍然大悟,对冯说:“先生为我买的‘义’,今天才真正看到了。”这时冯又进言:“狡兔有三窟,才能幸免于死。如今公子仅有一窟,还不能高枕而卧,请让我为您再营两窟。”孟尝君听后一阵惊诧。冯接着说:“请公子借我高车使用数日,我要让齐王在不远的将来,重新任公子为相。”

当时,孟尝君在各国中的声望较高,各国为了争雄天下,都渴望人才归附。冯就带车五十乘、金五百斤,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游说梁惠王,说齐国放逐大臣孟尝君到各诸侯国去,谁先得到他,谁就能富国强兵霸天下。梁惠王立即把原来的宰相调去任大将军,派使者带黄金千斤,车百乘,前往聘请孟尝君到魏任宰相。冯又先行一步赶回来告诉孟尝君,要他含蓄推辞,以便让齐闵王知道此事。

孟尝君依计,梁惠王的使者跑了几趟,也未应允。齐闵王果然得知了梁惠王重金聘请孟尝君的事,大臣们也很惊恐,害怕孟尝君为他人所用对齐国不利,于是,齐闵王再次起用孟尝君。这时,冯又给孟尝君出主意,要他让齐闵王用先王传下的祭器,在薛城建立宗庙,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宗庙修成后,冯告诉孟尝君,三个窟都建好了,你可以高枕无忧了。本来罢相遭逐的孟尝君,因冯的狡兔三窟之术,复掌相国大权,声威更加显赫。

从冯驭为孟尝君智营三窟可以看出,狡兔三窟主要是为了应付多变的政治风云而采用的权术。它启发了人们,事不可做绝,多留条后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应变术带有较大的贬义性质。然而,狡兔三窟也包含着做多手准备,有备无患,留有余地,以防意外等义,这在政治、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是有积极意义的。

应变就是要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有所考虑,事情才能圆满完成;在祸患发生之前有所考虑,祸患就不会发生。未雨绸缪,有备才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