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荀子原来这样说
7994300000057

第57章 把握时机,见机而作

“原典”

荀子曰:“造父者,天下之善御者也,无舆马则无所见其能。”

“古句新解”

荀子说:“造父是天下最善于驾车的人,但若没有车马则无以显示其出众的才能。”

“时”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很独特的概念,强调把握时机,见机而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善射如后羿者,离开了良弓,其射艺也无处施展,天下谁人又能识后羿呢?可见,若既无天时,又无地利,一个人纵然有百种本事、万般能耐,怕也只能徒然叹息英雄无用武之地。由此,历史上留下了无数文人喟叹“欲济无舟楫”、抒发怀才不遇情怀的诗篇,如秦韬玉的“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张九龄的“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岑参的“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等等。其中最令人慨叹的是空怀一身武艺却只能借词抒怀的辛弃疾,他梦寐以求建功立业,“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醒来自叹“可怜白发生”。还有至死不忘报国的陆游:“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他谆谆叮嘱儿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好的射手要有良弓,好的骑士要有良马,给有才者施展抱负的天地,给有能者创造施展才华的条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既无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憾,也无用武之地无英雄之困。

机遇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总是悄然来临,以致你有时可能并未觉察到她的降临。因此,你若稍不留心她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地扼腕叹息,她却从此杳无音讯,一去不再复回。

成大事的人之所以能够抓住成功的机遇,完全是由于他们在生活中处处都很留心,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能迅速做出反应,从而把机遇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

捕捉机遇一定要处处留心,独具慧眼。其实只要你仔细留心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当中都可能蕴藏着相当的机会。有雄心成大事的人绝不会放过每一件小事。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极其敏感,能够从许多平凡的生活事件中发现成功的机遇。

有一次,日本索尼公司名誉董事长井深大到理发店去理发,他一边理发一边看电视,由于他躺在理发椅上,所以他看到的电视图像只能是反的。就在这时,他突然灵机一动,心想:“如果能制造出反画面的电视机,那么,即使躺着也能从镜子里看到正常画面的电视节目。”有了这些想法,他回到公司之后就组织力量研制和生产了反画面的电视机,并把自己研制出来的电视机投放到市场上去销售。果然这种电视机受到了理发店、医院等许多特殊用户的普遍欢迎,因而取得了成功。这则事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能够处处留心,那么就有很多的机会在向你招手。

处处留心皆机遇,要做生活当中的有心人,因为机会往往来得都很突然或者很偶然。因此,只有留心、用心的人才有可能在机会来临的一瞬间捕捉到它。比如说世界上第一个防火警铃就是在实验室的一次实验中偶然发明的。第一个防火警铃的发明者杜妥·波尔索当时正在测试一个控制静电的电子仪器,忽然他注意到他身边的一个技师所抽的香烟把仪器的马表弄坏了。开始时,杜妥·波尔索的第一反应是非常懊恼,因为马表坏了必须中止实验,重新再装上一个马表。但他很快地就想到,马表对香烟的反应可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资讯。这个只是一瞬间发生的看似很不起眼的偶然事件,就促使杜妥·波尔索发明了第一个防火报警警铃,在消防领域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审时度势,相机行事,灵活应变,也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策略。19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消息传开,掀起了一股淘金热。一个17岁的农夫亚默尔也准备去碰碰运气。找金子的地方是荒无人烟的小山谷,气候干燥,水源奇缺,人们苦于没有水喝。许多人一面找金子,一面抱怨:“谁要是让我饮一顿凉水,我送给他金币也干。”找矿的人们抱怨的话,使年轻的亚默尔受到启发,他想,如果卖水给这些人喝,也许比找金子赚钱更快。于是,他毅然放弃了挖金子,开始挖水池,再把远处的河水引进来,装进桶或壶里,卖给找金矿的人们。当时有人讥笑他,亚默尔全不在意。结果,许多人因没挖到金子而饥寒交迫,而亚默尔卖水却赚了6000多美元,成为当时一个小小的富翁。

因此,我们应把握时机,灵活应变。机遇稍纵即逝,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往往最先发现、最先下手的人最先得益。如果鼠目寸光地盯住眼前的利益,那么,机遇也许就永不会再现。遇到所谓真正伟大的机遇是很难得的,机遇往往是化整为零地呈现在你面前,所以,如果不抓住看似微小的机遇,那丧失的可能就是一个大的机遇。

§§第八章 好荣恶辱——荀子这样说荣辱

荀子曰:“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有求之之道则异矣。”意思是说,喜欢荣耀而厌恶耻辱,爱好利益而憎恶祸害,这一点君子和小人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们获取荣耀和利益的途径不同罢了。荣辱是事关每一个人身前死后名的大事。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在这一点上君子小人并无二致,区别只在于各自心中荣辱的标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