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位移法也包括孩子要从爸爸的位置设身处地为爸爸着想。孩子的知识经验不足,特别是孩子的意识是以“我”为中心的,所以,认识事物粗浅片面,是非观念不明确,导致他们言行上的缺点错误。心理位移法能使孩子认识全面、体验深刻;能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和是非判断能力;也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比如,有的孩子爱欺负小弟弟,有一天,他被别的孩子打了,哭着回家,要爸爸帮他打那个哥哥。爸爸教育他,打人、骂人都是不对的,然后问孩子:“你被别人打了,心里怎么想的?”孩子回答:“我不高兴,我恨他。”爸爸又问他:“你平时爱打小弟弟,他们会怎么想?”孩子回答:“他们也不高兴,也恨我。”
经过心理位移,以后孩子欺负人的毛病就会有效改善。
孩子的心理位移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教育和训练孩子为他人着想,让孩子学会从他人的心理角度去思考事情、去体验情感。设身处地去为别人想想。比如,孩子做作业时,很讨厌别人吵闹。这时爸爸就可以问问孩子:叔叔、阿姨、老师在忙工作时你应该怎么办?当孩子对残疾人不够尊重时,爸爸要引导孩子想想,如果你是残疾人,遇到困难,没有人帮助,反遭别人讥笑时,心里会怎么想?爸爸在平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引导孩子想到别人,这是孩子能够主动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前提和思想基础。
第二,要抓住机会教育孩子为父母着想,分担父母的忧愁,分享父母的欢乐。有位爸爸为了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叫孩子扫扫地,饭前饭后把凳子安放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但有时孩子不做,有时做了却不负责,地还是脏的,凳子还是乱放着的。有一天,这位爸爸忙得满头大汗,就抓住这个时机对他说:“爸爸妈妈每天很忙,上班有很多工作要做,下班回到家里,要买米买菜,要煮饭炒菜,还要洗衣洗裤,你看我们忙得满头大汗,你扫点地也扫不干净。如果你是爸爸,我是儿子,你怎么想?”这一下就触动了儿子的心,他望着满头大汗的爸爸,激动地说:“爸爸,我要把地扫干净,我还要多多做事。”从此以后,孩子比以前自觉了,也更负责了。
要教育孩子当父母工作思考问题时尽量保持安静,不要随便去打扰;当父母在干家务活时,要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当父母生病时,要做些护理工作,承担一些家务活,并会安慰父母等等。
第三,在和孩子游戏、娱乐时,教育孩子要遵守规则。比如,父亲和孩子在家里爱打扑克、下象棋、走军棋等。在打牌、下棋时,孩子总有一种上进心、总想赢,为了赢有时故意不遵守规则,有时任意改变规则。规则就是纪律,在家里就应该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一次下铁路棋,孩子还差3格到终点站——北京,他却掷了个“5”,以前他知道,掷多了的该退后,他这次该退后2格,但他不退后,他说:“我们这次不这样做。”爸爸指着“说明”叫他看,他还得那样做。爸爸说:“如果我这样不遵守规则,你同不同意?”他说不同意。爸爸又说:“你和同学下棋,你这样做,同学会不会同意?”他说不同意。爸爸说:“这样会和同学闹矛盾,同学会叫你‘小赖皮’,不和你一起玩。”孩子听了后忙说:“好、好、好,我改!我认输。”当然,和孩子下棋,孩子总是爸爸的手下败将,那么,爸爸有时要巧妙地输几次,以满足孩子的好胜心的需要。
父亲在应用心理位移法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切勿以成年人的思维来代替儿童思维,爸爸要从儿童的不同年龄特征出发教育孩子。
第二,孩子在遭失败、挫折时,要耐心听取孩子申述理由或愤怒之言,然后帮助孩子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为孩子出谋划策,以取得孩子的信赖与合作。
第三,从爱护出发,教育孩子在与别人发生冲突、意见不一致时,多考虑一下别人的意见。在他人否决自己的意见后,要增强自己心理的自控能力,不要动干戈、撂挑子。
第四,心理位移要坚持原则,遵守规则,从而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十)暗示孩子该做的事情
暗示法是用含蓄、间接、简化的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实施影响并能迅速产生效用的教育方法。希望孩子做什么,如何去做,或是为防止孩子出现某种错误、过失,爸爸根据需要给孩子一个“信号”,使孩子能迅速觉察、心领神会,并按爸爸的意图去行事。这种教育方法就是暗示法。
暗示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常常使用,言语、表情、手势均可成为暗示的信号。比如,吃饭时孩子没有等人到齐就动筷子时,爸爸会说:“妈妈还没有上桌呀!”“快去请奶奶来吃饭!”孩子生病时,父亲要鼓励说,“你没有什么病,只是神经比别人敏感一点而已。”在用药的时候,也可暗示:“这是特效药,吃了病就会好的。”当孩子在别人家里翻抽屉时,爸爸可以用皱眉头、摇头、摆手、使眼色来阻止孩子的不良行动。孩子在大声嚷嚷时,用手指放在嘴边,发出“嘘”的声音,暗示孩子要小声一点……暗示法的运用,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爸爸与子女之间关系比较亲密,双方相互熟悉,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双方都很熟悉的传递信息的行为模式。
运用暗示法,充分体现了爸爸对子女的了解、信任和尊重,有利于充分调动子女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密切爸爸与子女的关系。
暗示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子女对爸爸的信任程度,子女对爸爸越信任其效果越好。
暗示主要有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反暗示和自我暗示四种类型。
直接暗示是把爸爸的意图直接提供给子女,使其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理解、领会。比如,家里来了客人,父亲用手势、动作、眼神、表情等方式暗示孩子给客人倒茶;爸爸给子女辅导数学难题,究竟如何做,不要直接说出,而是在爸爸的讲解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去体会;看到孩子期末考试的成绩单和评语时,爸爸眉头皱一皱,表示对成绩和评语的不满,引起孩子继续努力争取好成绩的欲望;等等。
间接暗示是借助人的行为或其他媒介,将爸爸的意图和对子女的要求、期望间接地提供给子女,使子女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比如,爸爸希望子女对人热情、有礼貌,不用语言去告诫,而是在平时家里来了客人时热情招待、彬彬有礼、非常好客,使孩子在爸爸的实际行动中受到启迪和暗示。又如,爸爸希望孩子成为诚实的人,当爸爸在处理某件事情时出现差错,或者批评孩子使其受到冤枉、委曲时,爸爸应主动检讨自己的过失,并把孩子拥抱在自己怀里,从而使孩子受到诚实的影响。再如,爸爸为促使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不是天天说教,而是借来科学家、文学家或政治家的传记书籍给孩子看,以此表达爸爸的期望。这种间接的暗示要比直接提出要求和批评更容易为孩子所接受,效果也比较好。
反暗示是利用外界刺激物的暗示引起相反的反应的一种暗示。也就是爸爸的意图和对子女的要求、期望不是正面提出,而是有意地从相反的方向去刺激孩子,从而激起孩子按照爸爸的意图、要求和期望行事的愿望。这种暗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激将法”。比如,在孩子复习功课准备考试的时候,为激励孩子保持优秀的成绩,爸爸故意当孩子的面“贬低”孩子,说:“你这次考试能进入前10名就不错了。”当带孩子在娱乐场玩耍时,为了培养胆大心细,面对平衡木对孩子说:“别的孩子都能走过这独木桥,我看你是走不过来的,非掉到‘水中’不可。”
或带孩子外出郊游时,为激励孩子爬上山顶,爸爸有意地说:“你今天肯定爬不上去!”孩子听了这些话,便下决心非走过去、爬上去不可。
这是根据孩子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有意地从相反的方向去刺激孩子,以激励孩子下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这是调动孩子积极性、主动性的一种方法。当然,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使用反暗示法。有的孩子是,你说我不行,就不行好了吧!激将不起来的孩子是不能使用反暗示的。
自我暗示是发自内心而不是来自外界(父亲)的暗示。自我暗示的能力,一般是进入童年期(即上学)才逐步形成的。自我暗示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必须以充分的自信、坚强的意志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前提,需要外界给予鼓励、启发,从而逐步形成的。
自我暗示分为积极的自我暗示和消极的自我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像“空城计”、“破釜沉舟”那样,即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也总是内心自我鼓励,增强信心,争取好的结果。比如,孩子在运动会上因以往参赛时过度紧张,思想负担重,成绩不理想,没有得到名次。根据这种教训,这一次参赛反倒放松了,不管名次如何。一心想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结果到取得了好成绩。这就是自我暗示的积极效果。所谓消极的自我暗示,就像“杯弓蛇影”、“草木皆兵”那样,是由于自己心理的原因而引起的不良的自我暗示后果。比如,孩子在解难题时,一看到题目就觉得无从做起,甚至认为老师把题目出错了,越做越烦、越做越糊涂,结果总是不能解题,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使用暗示法往往会使孩子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者可以是群体(即整个家庭),也可以是个人(爸爸或妈妈)。它可以立刻使孩子作出相应的反应,也可能是一个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暗示者的性别、年龄、权力与威望,受暗示者的年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以及暗示者与受暗示者之间的关系等,将直接影响着暗示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暗示性有相对的稳定性,8~1l岁最高,以后逐渐缓慢下来。
在家庭教育中,最好是将几种暗示法综合起来运用。比如,一位爸爸希望孩子学会把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好,先不直接对孩子说,而是对孩子的母亲说:“请你把你用过的资料整理好,不要等别人替你收拾,不然到用的时候又找不到了。”“好!我自己的东西自己动手整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母亲边说边动手整理。然后爸爸又对孩子说:
“你自己的学习用品呢?”稍停片刻后又说:“你要是不会整理,那我帮你。”儿子会说:“我自己也能整理好。”于是孩子很快地把学习用品收拾得很好。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就综合运用了间接暗示、直接暗示和反暗示之种方法。
为使暗示的教育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最好和说服教育结合起来运用。一般情况下,暗示只是要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不能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做或那样做。结合说服教育进行暗示,摆事实、讲道理,使孩子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或那样做的道理,就可以进一步巩固暗示的效果。爸爸们切勿在情绪不佳、气氛不和谐、无准备的情况下运用暗示法。
(十一)适宜酌要求
童心无忌,许多孩子会问爸爸一些非常奇怪甚至一些成人都难以回答的问题。当孩子对我们所提出的要求感兴趣的时候,将会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可以让孩子在前进的时候更加确认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许多父亲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完美和优越,便将对孩子的不满意转为对孩子更多的更加严厉的要求,希望孩子可以作出更好的表现或是更高的成就。自己不适宜的要求,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是更多的失望。
例如,爸爸用尽所有的办法,去逼迫、要求和期待孩子能够有更好的表现或是成就,以证明自己是成功者,而孩子没能达成自己所期待的标准时,父亲总是会报以失望的眼神或表情,甚至也有可能会说:“你真没用”,“你怎么这么笨”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但当孩子真能达成你所期待的标准时,你却很可能会因为不习惯表露自己心中真实的喜悦之情,或者只是单纯地希望孩子可以在未来能有更好、更优秀的表现,因此便故作镇定地告诉孩子:“很好,继续保持。”“做得不错,再接再厉。”这些很可能只是你平时待人接物的习惯,或者仅只是你一时的习惯做法,但事实上这些反应所带给孩子的感受,很可能会是:“唯有成功,我才能被肯定。”
对孩子而言,他的一言一行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他生怕自己无法达到父亲所要求的、期待的标准,也担心自己承受不起任何的失败,会造成心中的恐惧,甚至使孩子失去方向。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的经验是需要从多次失败的经验中慢慢总结出来的,父亲应该给予孩子从失败经验中累积成功经验的机会,教孩子如何去总结经验。如果只是一味地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则可能只会造成孩子对努力争取和积极付出产生却步,对未来的挑战失去信心,从而产生更多的失误。
(十二)适当地强调竞争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为此,父亲要从小使孩子养成一种良性竞争的习惯,但这种要求一定不要过于急躁和盲目,否则,过度地强调竞争不但会给孩子精神产生压力,同时也给孩子的个人成长带来抑郁的心理。
在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里,无可避免地存在许许多多的竞争但无法逃避,必须勇敢地去面对,只有面对竞争你才能在这个社会里生存。
诸如学生时代的考试、竞赛;进入社会之后的求职、谋生等,都会使我们陷入与他人的竞争之中,而且为了生存,我们还必须与别人分出个高低不可。
只不过,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夸大或是扭曲“与他人竞争”的价值,那么“竞争”所带给我们的,将不是向上的动力而是沉重的包袱。
“适当地强调竞争”,将会成为我们追求成功生存的动力之一,有了些许的竞争压力才能够激发出我们更多的潜在能力和欲望,去追求更多更好的表现,去更好地实现自我。失去了竞争的心,我们就容易变得自我满足,一无是处。然而在人类所生存的这个大社会里,合作与竞争是同时存在的,因为社会要得以发展和进步,重要的是需要建立在大多数人的共同合作之上,使社会安定进步。若我们不择手段地去强调竞争,很可能导致弱肉强食的局面,会使一部分人为了生活而去犯罪。所造成的结果不仅伤害了别人,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现实生活中,父亲常会在不经意间助长或过于强调竞争的意义。譬如言谈之间,常会拿自己孩子们的学业成绩或是学校表现来与别人的孩子去比较,无形中给孩子灌注了竞争的意识。
社会的发展需要竞争,但过于强调竞争只会使竞争恶化,对个人和这整个社会都会造成伤害,而不会是进步的。
(十三)在孩子情绪低落时给予安慰
安慰是孩子遇到恐惧、痛苦和不安时,爸爸使他的心情安静舒适的一种方法。孩子总会遇到不称心、不愉快的事,受到挫折和遭到失败时孩子需要得到爸爸的安慰,以消除他们的疑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