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书读懂大秦史
8025600000045

第45章 废除谥法

时间?公元前221年

人物?秦始皇

谥法,是西周时周公建立的礼制,是根据人的一生行为,在他死后给以确定的评价。所谓“谥者,行之迹”,又说“行出于己”。这可是周代政治的可贵处,通过这一制度,可以约束人注意自己的行为,因而可以抑制人的放纵,也可以勉励人的上进。美谥恶谥,即好的评价还是坏的结论,是以人自己的行为为根据,而在死后获得的定论。

如秦始皇之父,死后的谥号是“庄襄”,为双谥。庄的意义有:“兵甲亟作曰庄”,“睿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而襄的意义是:“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看来都是与武勇征伐有关。从庄襄王在位,元年攻韩,取成皋、荥阳,置三川郡,又让吕不韦灭东周;二年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37城;三年命王屹攻上党,设置太原郡,则符合“兵甲亟作”、“睿圉克服”、“胜敌志强”、“屡征杀伐”的庄,也符合“辟地有德”、“甲胄有劳”的襄。秦庄襄王三年,秦曾受挫于魏信陵君,接着庄襄王就死了,说明庄襄王的死与这次受挫有关,则“武而不遂”似乎更体现了作谥的用意。因此,庄襄王的谥,是庄襄王死,吕不韦与秦廷大臣根据他生前的行迹给选定了“庄襄”二字。

再如秦孝文王,也是双谥。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孝文王之父秦昭襄王在位时间很长,死时,孝文王已53岁了,是老太子。储君年龄大了,往往因急于为王而惹出生乱之事,但孝文王却没有那样的事,说明他的为人与“慈惠爱亲”、“秉德不回”是很符合的。而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文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赐民爵位曰文”。从吕不韦与公子异人自赵返秦,孝文王考问异人让其“诵所学”来看,孝文王一定是一位“学勤好问”的人,则其死谥为“孝文”,所反映的正是他生时的为人。

从上面秦国两位君主的谥,可知周代的谥法制度一直延行到战国结束。秦始皇称皇帝后,则按他的意志发出制书说: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千万世,传之无穷。

即下文告,向天下宣布废除谥法。太古,是指夏商周三代以前,那时是人生时有名号,而死则不作谥。中古,指商周交替之时,因周公制谥法,所以其时是既有生号,也有死后根据其一生所作及行为为他选谥的礼节上的体制。秦始皇反对谥法,已经说明他是不准许别人评议他的,他要按自己的意志任性而为。他初得天下就废除谥法,表达的是他将不受任何约束,在他眼里法是治他人的,他自己则是超于法上的,以意志为是,不合己意的,虽于规范社会有益也须废除掉。

延伸阅读

中国的谥法,产生的年代有许多的看法:有三皇五帝说,周公制谥说,西周中期说和战国说。前两种是老的说法,后两种是近代的说法。王国维主张西周中期产生了谥法,依据是出土材料和文物。郭沫若主张战国说并且举铭文否定王国维的说法。

三皇五帝说从一开始就被人驳倒了,周公制谥说占据了上风。辛亥以后,学术之风大盛,又起了对谥法的新的探讨。汪受宽教授在《谥法研究》里面,主张谥法在周孝王时正式形成了制度。在周孝王以前的周代诸王,王号都是生称,犹如水浒里的绰号,是做王的为了表明自己的功绩所加的美名。只因为上流社会的提倡,这种做法才形成了制度。并流传了下来。因为人是喜欢虚名的,即使是死了也需要。

谥法在刚兴起的时候,没太严密的规定,一般只是后人对先人功绩的怀念,没有恶谥。谥号的善恶,是在周召共和时产生的,如当时的厉王。春秋时代,谥法逐渐制度化,出现了所谓的“子议父,臣议君”。这时的谥法,由于国家的众多,各国的标准也不同,有宽有严,不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谥号的善恶,根据诸侯的形迹来定。在时间上说,各国一般都是前期给谥号时候严,后期逐渐放宽了标准,也许是因为权力下移的原因吧。

从孔子时候起,儒家有意识地把谥法作为以礼教褒贬人物,挽救社会风气,调整人际关系的手段。在《论语》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孟子又对这一点加以发扬光大。和孟子同时产生了伪托周公做的被编入《逸周书》的《谥法解》,这本书是谥法在后来的重要依据。

世界历史大事记

公元前221年,哈斯德鲁巴在打猎时被侍从奴隶杀死,年仅25岁的汉尼拔被任命为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

在父亲和姐夫的精心培育下,汉尼拔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军事和外交能力远超同龄人。当汉尼拔只有9岁时,他的父亲哈米尔卡便命令他跪在祭坛前发誓:“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成为与罗马不两立的仇人。”汉尼拔自幼随父从军,多年军营生活的磨炼使他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平时,他生活简朴,与土卒同甘共苦;战时,他身先士卒,深受士兵拥戴。哈斯德鲁巴一死,军队便宣布汉尼拔作为他们的将军,迦太基政府很快也批准了这个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