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全球打黑行动
8030800000036

第36章 法外私法命案频现 职业杀手泛滥一时

2006年10月16日23点左右,俄罗斯某汽车销售公司的总经理利维京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准备驾车回家。就在他坐进奥迪A8专车时,两名枪手突然从停在附近的拉达车中蹿出,举枪向利维京一阵疯狂扫射,然后便趁着夜色逃之夭夭。根据警方的判断,这是一起雇凶杀人案,作案者为职业杀手。

苏联解体后,为了控制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前国家财产和新商业机会,职业杀手便成为俄罗斯生活的一个特色。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法院系统,成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雇凶杀人在俄罗斯之所以如此盛行,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俄罗斯的“影子经济”猖獗。“影子经济”是游离于法律监督之外的灰色收入,其规模差不多与联邦预算相当。这些财富拥有者当然不能在法庭上解决问题,于是“雇凶杀人”的原始方式便大行其道。

第二,俄罗斯人大多不相信警察、检察院和法庭。俄罗斯的司法系统软弱无力,雇凶杀人案的破案率很低,多数案件至今没有告破,杀手仍然逍遥法外。另外,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商业纠纷的时间长、花销大,而且许多警察暗中同黑帮相勾结。相比之下,雇佣杀手解决争端要简单得多。在地下市场中,有大量职业杀手愿意为钱财铤而走险。

此外,枪支泛滥则使杀手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犯罪工具,甚至包括威力巨大的火箭筒,都能从相关“渠道”轻易得到。

俄罗斯的职业杀手一般分为3类:

第一类是克格勃出身的杀手。1991年后,克格勃被肢解成联邦安全局、联邦政府通信和新闻局、对外情报局、保卫局和边防警察局等独立的机构,人员从过去的50万减到8万,预算只相当于苏联时期的6%。大量有特种技能的人员失业后流落到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广大的职业杀手队伍。

第二类职业杀手是前警察和退役军人,也被称为“精英杀手”。这些人身手不凡,作案干净利落,让警方十分头疼。

第三类杀手是一些犯有前科的罪犯或者是外地的无业游民。这些“低级杀手”多数来自贫困地区,被带到莫斯科或圣彼得堡来执行暗杀任务。

职业杀手接到杀人订单以后,先是仔细研究袭击对象的行动规律,然后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作案地点一般选在被害人的家门口或者上下班的路上,使用的武器都是最新式的冲锋枪或者手枪,作案以后迅速乘车逃离现场,为了不留痕迹,事先往往还要偷辆汽车充当作案工具,为了行动方便,有时还挂上假警察牌照。

职业杀手把杀人当作一种职业,在这一行里,不讲任何政治、任何意识形态,只有金钱和清算。一个上过高级警察学校的职业杀手供认,2001年在莫斯科加利巴尔地大街枪杀了一名外高加索人模样的中年男子。后来看了报纸才知道,他杀的是亚美尼亚黑帮头子加伊克·格沃尔强。

很多杀手是由黑帮组织豢养的,以便随时为他们卖命。俄罗斯“松采沃”集团是位于莫斯科的一个犯罪组织,卖淫、赌博、盗卖文物、贩卖军火、洗钱都是这个集团的拿手好戏。除此以外,“松采沃”集团还豢养了一批职业杀手,其中不少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前警察、特工人员。这些人上过战场,年轻、胆大,只会杀人,在和平时期没有人需要他们,只能沦为黑手党的杀人工具。

为了避免谋杀案被破获,“松采沃”集团的杀手处理受害者尸体时非常冷酷:有时他们将尸体肢解;有时直接将被害人送入火葬场焚化;有时则将尸体放在盐酸中彻底溶解。更恐怖的是所谓的“压路法”:杀手在事先选中一个正在修路的工地,半夜三更将目标杀害后,把尸体运到工地。此时所有修路工人都已经下班,杀手便把尸体放入路面挖开的坑里,浇上沥青、水泥,再用碾路机把路碾平,然后扬长而去。第二天,修路工人过来一看,又惊又喜:有人已经替他们把活干完了。他们却不知道,一个冤魂已经被永远地压在了路底。

如果谁被职业杀手集团盯上了,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商人亚历山大·夏皮洛的经历就很能说明问题。

亚历山大·夏皮洛刚开始做生意时,曾与“松采沃”黑帮一起干过,后来自己单干房地产,但是他搞不清是挡了谁的路,是原来的生意伙伴还是老熟人,是顾客还是同事。但事情非常严重,以致人家决定除掉他并做了精心准备。

对亚历山大·夏皮洛实施暗杀的团伙中有伏尔加格勒人阿列克谢·伊斯托明,有奥列霍沃·祖耶夫区黑手党头子的弟弟、年仅32岁就已“六进宫”的亚历山大·莫斯卡廖夫和27岁的莫斯科人伊里亚·叶利菲莫夫。

这笔5000美元的交易是通过中间人进行的。罪犯们用这笔佣金买了一支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一支TT型手枪,还有对讲机和一辆汽车。行动前一星期,莫斯卡廖夫、伊斯托明和中间人到夏皮洛居住的院子踩点,研究他的活动规律。他们了解到,他乘一辆伏尔加车出行,有一名保镖跟随。行动的前一天晚上,他们把一辆车停到了夏皮洛住的院子里,叶利菲莫夫把武器藏在车内。他们选好了一个门洞,那里是监视目标的最佳位置。

当夏皮洛、他的司机和保镖刚一坐进汽车,莫斯卡廖夫就开了枪。第一颗子弹射穿车门,司机和保镖受了轻伤。第二颗子弹卡壳了。于是莫斯卡廖夫掏出手枪,向车中的夏皮洛射击,但贴了膜的车玻璃使他看不清目标的位置,夏皮洛用手提箱挡住了自己。这时司机冲进楼道,而保镖打开车门用瓦斯枪向莫斯卡廖夫射击。但莫斯卡廖夫手里拿的是TT型手枪,力量对比太悬殊了,保镖肩部中两弹倒地。

在两方对射时,夏皮洛悄悄地下车并接近罪犯,这时,莫斯卡廖夫企图逃跑。这位商人举起手提箱砸向罪犯,并在遛狗的邻居协助下将其捆绑起来。罪犯的同伙见势不好,开车逃跑,后来车被扔在列宁大街。

两星期后警察抓到了叶利菲莫夫和伊斯托明,最后莫斯卡廖夫被莫斯科市法院判处徒刑14年,伊斯托明10年,叶利菲莫夫2年。由于中间人逃跑了,所以无法确定雇主是谁。

在狡猾凶残的杀手面前,俄罗斯警察有时显得无能为力。事实上,只要是“松采沃”集团犯下的案子,俄警方基本上都无法破获。就算抓住个别凶手,那也是低级别的小喽啰。即便如此,这类案子上了法庭,多半也要拖上个三五年,最后不了了之。

在杀手猖獗的年代,名声最大的还得数索洛尼科。索洛尼科是20世纪90年代名噪一时的职业杀手,俄媒体称之为“俄罗斯第一杀手”。1960年出生的索洛尼科曾在苏军服役,退役后当过警察,后来走上了黑道。

“索洛尼科像狼一样凶狠,像狐狸一样狡猾”,他警惕性极高。他所居住的9层楼没有电梯,只能步行上楼。他家门口的脚垫下面总藏着几块饼干,即便他不在家,如有人到访,他都一清二楚。

他随身总是藏着两支装满子弹的手枪,能够双手同时开枪,而且枪法奇准,一枪毙命。此人每次出手杀人都会开出数万美元的佣金,30多名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成了他的枪下之鬼,其中多数人都是名头很响的黑帮头目和商界大亨。

不仅黑白两道惧他三分,连警察也奈何他不得。索洛尼科的越狱经历极具传奇色彩,他曾三次锒铛入狱,但又三次金蝉脱壳。他越狱后隐姓埋名,最终逃到希腊。

索洛尼科曾制造了一起汽车炸弹事件,将莫斯科“坚果团伙”的前任老大送上了西天。这个团伙实力很强,莫斯科的很多市场、饭店和咖啡屋都被这家黑帮控制,还建立了一家名为“俄罗斯黄金”的公司,甚至还开办了几家银行。“坚果团伙”的买卖越做越大,成了国际上有名的黑帮集团,他们向泰国出口汽车配件、在南非开采宝石。

“坚果团伙”的新老大佩列夫一直想除掉“俄罗斯第一杀手”,以解心头之恨,此外,索洛尼科知道太多的内幕,俄黑帮也担心,万一索洛尼科落入法网,会把他们的罪行都抖出来。

1997年1月31日,索洛尼科邀请3名俄黑帮成员到其雅典的家中做客,席间几个人觥筹交错,喝得不亦乐乎,就在索洛尼科毫无防备时,2名黑帮成员凶相毕露,突然将索洛尼科摁倒在地,另1名同伙用绳子紧紧勒住索洛尼科的脖子,将其活活扼死。几天后,索洛尼科的尸体出现在雅典北面约20公里的海滩上,尸体被捆扎在塑料袋里。

当时警方就认为这件案子很可能是黑帮恶斗的结果,但一直没有证据,案子被调查了近10年才告破。2006年,佩列夫在莫斯科市法院受审,厚达50多册的调查卷宗记录着他的种种罪行,他被指控参与雇佣杀人、谋杀、组织黑社会等罪名,他还是杀死“俄罗斯第一杀手”的幕后凶手,法官最后判处他22年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