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8031100000011

第11章 10、如何看待近代以来台湾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作用?

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台湾人民一直没有停止反对外来侵略者的斗争。鸦片战争期间,台湾人民多次打败犯台的英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打退犯台的英法军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边疆危机中,台湾民众打退了美、日侵占台湾的企图;中法战争期间,台湾人民与大陆同胞同仇敌忾抗击法国的侵略者;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沦陷的50年期间,台湾人民一直没有停止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在中华民族这段艰难的岁月中,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台湾人民为反抗外国侵略和统治、维护民族尊严,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轰轰烈烈、英勇顽强、至死不屈的斗争,以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壮丽诗篇。

(1)台湾人民在鸦片战争中所起的反抗外来侵略的作用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巴麦尊就对侵华英军司令指出台湾在这次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在鸦片战争期间,作为我国东部海防屏障的台湾虽然不是主战场,但是要想赢得这次战争,英军须在中国东海岸处占领一个海岛,而台湾则被英军选中。英军先后多次发动对台湾的入侵战役。但是,台湾人民不畏强敌,军民英勇抵抗,英军多次进攻均告失败。

1841年9月30日,英军进攻基隆港,重炮轰击三沙湾炮台。中国守军当即还击,英军舰触礁沉没。“舰上英人,包括舰长、大副及陆军第55团的1位军官和17名士兵,乘了仅有的一只小舰离舰,却可耻地把240名印度人(170名夫役和70名水手)委弃给他们的命运”。

在这场前后历时近两年的武装斗争中,英人“五犯台湾,不得一利。两击走,一潜遁,两破其舟,擒其众而斩之”,台湾“卒得保守岩疆,危而获安,未烦内地一兵一矢者,皆赖文武士民之力也”。

(2)台湾人民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所起的反抗外来侵略的作用

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皮雷就曾率舰队窜入台湾,并向美国政府建议占领台湾作为美国海军根据地;1860年,美国驻华专使巴驾向其国务院提出一项由美、英、法三国分别占领台湾、舟山群岛和朝鲜的侵略计划。虽然就第二次鸦片战争全局而言,中国以失败而告终,但在台湾人民的英勇反抗下,誓死保卫了家园。

(3)台湾人民在中法战争中所起的反抗外来侵略的作用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法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战火烧到台湾。台湾及台湾海峡成为中法海战的主要战场。这次战争同以往不同,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同仇敌忾,共同奋起反抗。台湾军民在淮军名将刘铭传的率领下,浴血奋战。随刘铭传赴任的尚有10余员淮军猛将和134名水雷、大炮、陆操技术教官。战争爆发后,先后又有2150名淮军官兵抵台参战;广东援台士得枪500支、前膛枪3000支;湖广总督张之洞援台后膛枪3000支;两江督臣曾国荃援台黎意枪1000余支;闽浙总督何?、福建巡抚张兆栋筹银40万两解交刘铭传;广东、湖广又协饷40万两,支援台湾。台湾方面:“台湾民间艺人、梨园花旦张李成激于义愤,自动组织民军五百名,开往前线杀敌,在淡水大捷中战绩卓著,授为守备。台北府哨官奚松林请募兵一千五百人,自备军械。彰化林朝栋自备粮饷,募勇五百人,组成一军,多次击退法军的进犯。新竹林汝梅也筹饷两月,募勇二百多人,防守新竹。据统计,战争期间,编入作战部队的台湾同胞,达五千人以上。同时,台湾同胞还慷慨捐输助饷:台北富户林维源先后捐银三十万两,彰化县认捐四十万两,其他各县或三十万两,或二十万两,台南、台北效商也各认捐十万两。”

(4)台湾人民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沦陷的50年所起的反抗日本侵略的作用

我们在这里引用一下国台办发言人答记者问时,回应的一段话:“我想评价一下台湾同胞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问题。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胜利。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比起祖国大陆来,时间更长。从1895年到1945年的50年中,台湾同胞一直没有停止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在日本占领台湾期间,台湾同胞较大规模地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武装斗争有20多起。许多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大陆,从事各种抗日运动;有许多台湾同胞,包括台湾的青年乃至少年,都直接地参与了对日作战。据统计,在‘七七事变’以后,直接地参与祖国大陆抗战的台湾同胞有5万多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金钟哲)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