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8031100000019

第19章 8、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为什么与历史上任何一次单纯、旧式的农民战争不一样?

关于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的认识,史学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太平天国期间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突出的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而“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群众是旧式农民战争中的群众”。因此,“太平天国是旧式农民革命的顶峰”。第二种观点认为,“太平天国革命无可非议的是农民战争,以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但它爆发于中国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具有迥异于以往单纯农民战争的许多新特点,其中如政治纲领中提出的平等观念,否定专制神权和专制政权的思想,便带有较为明显的资产阶级和新式革命的性质”,相比而言,我们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就历史背景和革命范畴来讲,太平天国革命期间,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还不十分完备)。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已经在客观上呈现出来,尽管当时还没有成熟的资产阶级政治力量参加领导革命斗争,可是任何人民群众的反抗行动只要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它便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所以应该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同时,就其革命行动的本身来看,太平天国运动也与以往历史上任何一次单纯的、旧式的农民战争有明显区别。具体说,其革命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它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斗争时间最长、革命目的最明确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军转战18个省,涉及约半数的中国人口大约2亿人,起义军的人数超过100万人(具体数字难以统计),由兴起至失败的时间长达14年。

(2)它制订了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后期又提出了超前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前者是《天朝田亩制度》,该文件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有不饱暖”的平均主义方案,虽说这一方案要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公有制,违背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但是它却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我国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后者是总理朝政的干王洪仁?制订经洪秀全批准颁布的《资政新编》。方案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近代化的交通、邮政、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商业,奖励科技发明,与各国通商贸易。这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比较完善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在农民运动中提出的第一个资本主义方案。

(3)它率先改造和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作为政治斗争的思想武器。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开眼看世界并率先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人物。而洪秀全则是率先学习西方意识形态的先进人物。洪秀全独具慧眼,在多数中国人反对洋教的情况下,首先看到资本主义化的基督教新教可以“为我所用”,把基督教改造成中国化的“拜上帝教”,并以此作为反清和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武器。利用宗教的形式进行斗争,是中国以往农民战争经常采用的方式,比如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就是利用了“太平道”的形式,还有清末的白莲教起义等,但是农民起义中借助西方宗教――基督教的形式开展革命活动,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4)它在中国打响了既反对封建主义统治又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炮。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革命任务由单纯的反封建斗争变为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在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并未自觉意识到必须同时执行这两大任务,更谈不上完成。但是,列强侵略的客观形势迫使它不得不同时自发地对两大敌人进行殊死斗争。此举与以往中国农民单纯的反封建斗争相比,在革命任务和斗争目标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开了中国人民同时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河。在革命效果上,这场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5)它首开中国农民运动批判儒家经典的先河。儒家经典历来被作为维护封建统治和规范、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工具,神圣不可侵犯。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袖们,敢于率先向儒家经典挑战,声称“孔孟教人之书多错”,批判孔子和儒家经典,并采取了一些焚书、毁书的行动。洪秀全下令设删书衙,专门删改不符合太平天国思想原则的东西,把儒家经典改得非驴非马。现在看来,这些行动未免粗暴和可笑,但是作为一个农民起义的政权,首倡对儒家学说――封建统治的代表意识形态的批判(批判中也有继承),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

(6)首倡实行男女平等。洪秀全宣传:“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有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长期生活于男尊女卑的封建宗法制下的太平天国领导人,居然能够提倡男女平等,确是历史上的奇观。这说明起义的农民,已在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上超越了自我。客观地说,太平天国提倡的男女平等还是初步的,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它敢于率先提倡,已经很了不起了。此外,在社会风气等方面,太平天国也进行了诸多改革。

总之,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条件下的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和特征,与历史上任何一次单纯的、旧式的农民战争有着明显的区别。

(于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