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8031100000002

第2章 1、如何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它不仅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也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脱离了原来的轨迹。对此,中外史学界对这场战争的爆发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西方学者认为这场战争的爆发是由于“商务上的误会”;有的人则认为是导源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甚至有人还认为这是一个纯偶然性的事件。我们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绝非偶然,它与当时英国本国的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内在的历史关联。

(1)从英国本国情况看: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

“1840年4月7日,英国国会一片争吵,彬彬有礼的英国绅士在用民主的方式讨论一个野蛮的议题:是否对中国开战?”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其实,英国当时坚持鸦片贸易,破坏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是其发动战争的借口,其根本原因是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它掠夺原料的基地和倾销商品的市场。

早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茶叶和其他土特产品在西方市场上就受到普遍欢迎。在1781~1790年的中英贸易中,仅茶叶一项就可以说,当时大量的银元流入中国大都是因为茶叶的出口而带来的效益。鸦片战争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主要是由于输出茶叶和农产品,当时贸易的中介是银元。在银元方面中国是出超的,这对中国财政上是有利的。但是英国人很快找到了一个有利的武器――鸦片,就是说过去用枪炮才能打开的市场,现在用鸦片就可以了。于是在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在两年的战争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历史学家将这场战争称为“鸦片战争”。

英国在17世纪40年代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了产业革命。英国生产的工业品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5%,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主要社会产品的产量迅猛增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不断地加紧对外扩张,在印度地区以及拉美、加勒比海和非洲等地区扩展后,其主要扩张的对象就是中国。马克思说过:“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生存的原则。”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处心积虑地要打开中国的大门。他们曾一度尝试用外交手段实现其海外扩张的目的,如1793年,英国派马嘎尔尼使团到北京,向清政府提出开放商埠、割让岛屿等无理要求,遭到清政府的严辞拒绝。他们也曾企图通过经济贸易手段开辟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料以及廉价的劳动力,但由于中国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限制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以及英国商人对中国国情的不甚了解,英国的这种尝试也归于失败。后来经过精心策划,终于找到一种能够打开中国大门的特殊商品――鸦片,开始对中国实施了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给予扩张者以沉重的打击,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捍卫了国家和民族尊严。然而,英国却以此为借口,采用军事手段,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非正义的鸦片战争。其实,中英之间在鸦片问题上的冲突,仅仅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或导火线,没有这种冲突,英国也会找其他借口对中国发动战争的。

(2)从中国本国情况看:清王朝的统治日趋腐朽没落

当时中国的经济与同时期处在工业革命阶段的英国相比,已经处于落后的状态。虽然国民经济总量可能很大,但是人均收入并不高;没有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工业,基本上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所以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也落后。中国封建的清王朝统治腐朽没落,政治黑暗、财政拮据、国防空虚、土地兼并严重,人民的起义反抗斗争连续不断,清王朝的统治陷于四面楚歌的严重危机之中。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下滑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上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落后了,成为弱者一个变先进了,成为强者。

马克思、恩格斯曾详尽地论述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其中最为深刻的影响是,打破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的状态,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逐渐解体。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写道:“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说,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解体的另一个表现,是使人民“从麻木状态中”开始觉醒起来,“使中国发生起义”。鸦片战争后的十多年中,中国各地人民的起义斗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并于1851年最终爆发了一场震撼中国大地的全国性人民大起义,这就是太平天国运动。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社会的一次“大爆炸”。它和其他人民起义一样,是受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发生的。他说:“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10年之久,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有可能把他们从历来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似的”。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以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等为重要内容的《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自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及其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不仅是地道的强盗行径,还使中国人从这次战争中受到耻辱以及无穷的贻害。

(邱秀华樊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