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8031100000031

第31章 10、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近年来,史学界出现了一股思潮,认为革命不如改良,凡以大革命形式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国家,如法国和中国,都不能保持一等强国的地位,在转型过程中往往动乱频发,国无宁日;而凡通过改良转入现代化轨道的国家,如英、日等国,则能保持稳定的发展。按照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不仅辛亥革命搞糟了,甚至法国革命、俄国革命乃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都搞糟了,只有改良才是好的。这些宣传“告别革命”的人攻击革命“杀人流血”,把革命描绘得十分恐怖,把革命者说成是“幼稚和疯狂”。有人甚至说民国初年出现的帝制复辟、军阀割据和混战的局面,是辛亥革命“搞糟了”,是它造成的必然结果。这种说法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是不公正的。民国年间军阀割据和混战的出现,是袁世凯和其他军阀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而不是辛亥革命带来的。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抱着敌视态度,力图阻止革命的发展,不断向革命派施加干涉和压迫,加紧扶植袁世凯。立宪派害怕革命继续发展将危及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在革命派内部极力散布对袁世凯的幻想,制造妥协空气。而在革命派内部,妥协思想也在发展。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三个月就夭折了。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被迫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取而代之,辛亥革命遭到了严重的挫败。

袁世凯窃取政权后,实行专制、卖国的反动统治。他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取消国会,破坏民主,使“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进而搞尊孔复古,复辟帝制,实现他做皇帝的野心。就在袁世凯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过程中,各派军阀开始各自发展扩大自己的势力。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后,北洋军阀中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的分裂表面化。皖系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直系以英、美帝国主义为靠山。张作霖的奉系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成为皖、直两系以外一支举足轻重的势力。南方滇系、桂系军阀也各行其是。这就出现了军阀割据以至混战不断的局面。

以上事实说明,民国年间的军阀割据和混战,是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的结果,是各地大小军阀所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产物。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当然,辛亥革命也有根本性的失误,但不是因为推翻了清政府,而是由于领导这次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缺乏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纲领。他们害怕帝国主义出面干涉,又恐惧农民群众把反封建斗争深入开展下去,掌权以后就压制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解除群众武装,基层政权基本上没有触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为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取革命果实和日后的军阀割据及混战留下了隐患。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的伟大历史功绩是永远不可磨灭的。辛亥革命把“皇帝拉下了马”,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倒了,建立了共和国。它带来的直接影响,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放了清朝专制统治禁锢下的生产力,为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进入较大规模发展的“黄金时代”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引向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第二,给封建主义以致命的打击,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他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反动统治秩序赖以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就乱了套。这以后,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像走马灯似的一个接着一个登场,却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不用说人民革命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就是反动阵营内部也无法再保持统一。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抹杀的,它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第三,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夜写过一篇《偶像破坏论》说道:“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拯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革命也是在与时俱进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应是它对后来历次革命的影响,它的成功同时也是失败的种种原因一直为后来的革命者所借鉴。可以说,正是有了辛亥革命开历史之先河,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民主革命的胜利。

(邱秀华)

(1919~1949)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