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8031100000057

第57章 6、在抗日战争中成为中流砥柱的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国民党?

历史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举起了全民族奋起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担当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锋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妄图灭亡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国民党南京政府当局却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严令东北军全部撤入关内,并要求民众“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中国共产党在江西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挺身而出,代表全民族发出了武装抗日的第一声怒吼,第一次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野心,警醒了那些尚在沉睡和被蒙蔽的国人;第一次喊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唤起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一起谱写壮烈不朽的英雄史诗;第一次庄严宣告了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开启了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首先冲在了抗战的最前线,以正确主张和英勇行动,领导和推动了全国抗战的兴起和发展。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全民族的觉醒和奋起。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抗日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并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和最强大武器

抗日战争是一场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民族解放战争,必须进行全民族的总动员,必须结成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自觉承担起建立并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重任,扭转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从“八一宣言”的发表、瓦窑堡会议的召开到全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开创了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在整个抗日战争的艰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国民党南京政府当局的妥协退让倾向,顽固派军队制造的反共摩擦,中国共产党高举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旗帜,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大,有效遏制了妥协投降势力的发展,推动国民党南京政府当局抗战到底。中国共产党这种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为民族利益牺牲一切的博大胸怀,有力地维护了全民族的坚强团结,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领导核心。

(3)中国共产党对整个抗日战争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为坚持抗战和夺取胜利提供了基本保证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下,大片国土迅速沦丧。重重疑虑沉重地压在中国民众的心上:战争会怎样发展下去?中国能够胜利吗?怎样才能取得胜利?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相继发表了《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重要著作,及时、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拨开人们心头上的迷雾,指明了战争的前途,大大坚定了国人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正确预见了战争发展的趋势,帮助全国军民统一了思想,以正确把握战争的进程,积极做好持久抗战的准备。他明确提出了抗日战争“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主要战略方针。在此指导下,全国抗战逐步扭转了被动局面,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了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汇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中国共产党广泛建立了抗日根据地,领导和开辟了广阔的解放区战场,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在战略上造成了对日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迫使日本侵略者基本停止了在正面战场上的大规模战略进攻。抗日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居次要地位,以共产党抗日武装为主体的敌后游击战争处于主导地位。一直到抗战胜利,抗日根据地始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始终是抗日的中坚和主要力量。解放区战场的开辟,使人们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的阴霾中看到了胜利的前途,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为整个抗日战争赢得了战略主动权,使抗日战争在最艰难的阶段得以坚持下去,为最后的战略大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5)中国共产党人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也使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是四万万中华儿女齐心协力,用血肉之躯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壮举。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和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永放光彩。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无数共产党人赴汤蹈火,在烽火硝烟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不朽的民族之魂,挺起了民族的脊梁,担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东北平原、太行山上、狼牙山巅、白洋淀畔以及长江两岸广大地区,东北抗联、八路军和新四军将士驰骋其间,与日本侵略者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这是一部气势磅礴的英雄史诗。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勇敢杀敌、奋不顾身的战斗精神,无所畏惧、不屈不挠的英雄精神,谱写出伟大民族精神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