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8031100000061

第61章 10、如何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是中华民族的创举。它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规模空前,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不但在整个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伟大的中华民族起来反对野蛮的暴力,不仅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土,保卫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而且也是保卫全人类的自由与和平的事业。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无产阶级及整个进步人类反对野蛮法西斯主义暴力的总斗争之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不仅关系着中国人民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世界人民的安危,所以“中国战争是世界战争的一部分”,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首先从亚洲开始。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欧战爆发。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从“九一八”事变到珍珠港事件,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都是有步骤的。中国人民敢于以劣势的装备还击侵略者,在世界上首先举起反法西斯的旗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使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辟的第一个主战场,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和决定性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共同胜利。在亚洲打败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则起了决定性作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主战场。

从1939年到1941年,虽然英、法、苏等国先后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而投入战争,反法西斯力量空前壮大,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东方战线上,中国仍是孤军奋战。在中国抗战4年半之后,美国才参加对日作战。中国战场上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消耗了日本的大量人力物力,使其百万大军深陷中国而不能自拔,因而打乱了它的侵略计划。

中国抗战从卢沟桥事变到日本投降,历时8年多,中国国民政府虽然得到苏、美等国的军事援助,但远不能满足战争的消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只能用在战争中夺取的日军武器来武装自己,靠的是“小米加步枪”坚持抗战。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约占二战全部伤亡人数的40%。中国不仅没有被征服,反而成了埋葬侵略者的坟墓。据统计,从1931年到1945年,仅我东北抗日武装就毙伤俘日军18万人。1940年秋“百团大战”中,3个半月内作战18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4.3万多人。

(3)中国抗日战争打乱了德日法西斯全球战略计划,支援了美、苏“先欧后亚”战略的实施

中国抗日战争捆住了日本法西斯的手脚,打破了日本“北进”计划,粉碎了德日东西夹攻苏联的企图,这是中国人民在苏联处于危难关头给予的最大支援。中国抗日战争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一些国家有了备战的时间。1940年5月,希特勒不宣而战,发动了对英、法的闪击战,横扫西欧,英、法势力受到极大削弱。德国也极力唆使日本立即“南进”,以期从东西两面夹攻英、法势力。然而,日本却拒绝了德国的要求,主要由于中日战争尚未结束,南进是办不到的。日本推迟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牵制了其相当大的力量。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人民越战越强,使日军腾不出手来,日本政府不得不放弃海军进攻澳大利亚和锡兰的主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苏被推上了与德、日、意法西斯直接对抗的第一线,处于两面受敌的境地。美、苏从大战全局和自身安全出发,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总战略,即首先集中力量打败德国,然后再战胜日本。但实现这一战略,有赖于中国战场的支持和配合。从“先欧后亚”战略出发,美国在亚太地区采取援华抗日、对日经济制裁和与日谈判的重大行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依靠中国抗战,遏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当时,苏联为了摆脱东西受敌的不利境地,一面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另一面则加强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并把援助和依靠中国抗战作为远东战略的核心。事实表明,正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成了美、苏实施“先欧后亚”战略的支撑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还以世界四强之一的身份参加了一系列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最高级决策会议,签署了许多决定战争进程和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组织的宣言和公告,为迅速结束世界大战和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

假如“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也许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还要持续很长时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就是其对世界反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最终胜利所做出的贡献。

(汪海燕)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