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8031100000086

第86章 5、庐山会议为什么由纠“左”变为错误的“反右倾”斗争?

庐山会议包括两次重要会议: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党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2日至16日举行的党的八届八中全会。

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党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央、国家机关一些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原定议题是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指标,继续纠正“左”倾错误。毛泽东在会上讲了话,提出19个问题要求大家进行讨论。会议从7月3日至10日,按六个大区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与会同志摆情况、谈意见、边开会、边学习,自由交谈,各抒己见,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没有一点紧张气氛,大家称之为“神仙会”。会上对如何估计国内形势问题产生了两种意见分歧,一部分同志认为农村食堂、供给制、“共产风”等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应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1958年的经验教训;另一部分同志对于批评实际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很不满,认为是泼冷水,是右倾。7月10日,毛泽东在组长会议上讲话,强调总路线无非是多快好省,是不会错的,并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缺点错误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问题。毛泽东讲话以后,会议继续分组讨论《庐山会议议定记录》,并准备在7月15日结束。7月14日,彭德怀针对当时客观存在的问题,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不便在小组会上谈的想法,陈述了他对1958年以来“左”倾错误及其经验教训的意见。7月16日,毛泽东批示将彭德怀的信印发给与会全体同志。随后,会议转入对这封信的讨论。在小组会上,黄克诚、周小舟、张闻天等发言认为信的总的精神是好的,表示同意彭德怀信中的意见。7月23日,毛泽东在大会上讲话,认为彭德怀的信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向党进攻,是右倾机会主义的纲领。从此,会议转为对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所谓“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问题进行揭发批判。

1959年8月2日至16日,在庐山召开了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75人,候补中央委员74人。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14人列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一是对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进行批判;二是讨论调整1959年经济计划指标。毛泽东在会议期间作了多次讲话。全会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关于撤销黄克诚同志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决定》、《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决定撤销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和周小舟4人分别担任的国防部长、总参谋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和湖南省委第一书记职务,保留他们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以观后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已先后为这些同志平反)

庐山会议转向的基本原因,可以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全党的理论水平、认识水平以及党内民主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1)中国共产党对当时实际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指导思想依然深陷在“左”的漩涡中。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提出要从指导思想上、从根本上纠“左”,这势必与党当时“左”的指导思想相冲突,势必为毛泽东所不忍,从而导致了整个会议由纠“左”到反右的转向。

(2)毛泽东及党中央坚持和捍卫“三面红旗”。中共提出要“对对表”。于是当时毛泽东和党中央就把对所谓“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进攻和当时反帝反修的攻击联系起来,把对“三面红旗”的态度与个人立场问题联系起来。彭德怀认为总路线本身还要发展完善,人民公社办早了,“大跃进”的速度太快了,这是与当时党的总的基调所不符的。更为复杂的是当时彭德怀、张闻天刚从苏联、东欧访问回来,彭德怀还同赫鲁晓夫见过面,这就更激起了毛泽东的怀疑与不满。出于坚持和捍卫“三面红旗”的目的,庐山会议上发动对彭德怀等人的右倾机会主义的批判,由纠“左”转为反右也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3)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把彭德怀等人定性为“党内的资产阶级”,把与彭德怀等人的斗争定性为阶级斗争。这与毛泽东和党中央对社会阶级及阶级斗争状况判断错误,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进一步发展有密切关系。

(4)党内民主生活极不正常,个人专断,缺乏民主。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专制主义根深蒂固,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缺乏。从毛泽东本人看,随着个人威望的日渐升高,越来越相信自己,越来越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了不适当的位置,很难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就连刘、周、朱等中央常委们有时也不得不缄口沉默。从全党的思想状况和认识水平看,由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巨大贡献,大家都崇敬他,甚至迷信他,从而形成了一种极不正常的风气:只要是毛主席的做法都是正确的,因为主席比大家都高明。在这种个人崇拜在党内已经合法化的情况下,人们也就很自然地不去怀疑伟大领袖会犯错误。彭德怀在庐山会议期间,有些话直接谈到毛泽东个人,如“毛主席与党在人民中的威望之高,在全世界是找不到的,但滥用这种威信是不行的”;对“大跃进”、人民公社问题的反映火气较大,并且用了非常尖锐的字眼“有失有得”、“过去一个时期,在我们的思想方法上和工作作风方面,也暴露出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小资产阶级狂热型,使我们容易犯‘左’的错误”等,势必会给人以追究毛泽东个人责任的嫌疑,这引起了毛泽东极大的反感。加上当时党内个人崇拜的盛行,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对彭德怀等人的意见是不能接受的,进而发动了对彭德怀等人的严厉批判,并且得到了全党的认可,导致了庐山会议的转向。

(贾德辉杨乃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