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生肖文化
8035100000028

第28章 弥足珍贵的生肖邮票

生肖邮票作为生肖文化中的后起之秀,是生肖文化的新发展,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富于中国特色的生肖邮票的外传也是历史悠久的中国生肖文化强大生命力的显现。

生肖文化源于中国,并且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而生肖文化中的新种类——生肖邮票的诞生则是近代的事,它是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发达才发展起来的,是邮政事业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传统生肖文化越来越重视的结果。

顾名思义,生肖邮票就是以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动物为图案的贺岁邮票。生肖邮票不同于一般的动物题材或是绘画、文物、工艺等题材的邮票,它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邮票上对于生肖的名称有明确的文字标注,如“庚申猴年”、“辛丑牛年”等;二是贺岁邮票按照十二生肖的顺序一整套同时发行;三是邮票名称可能与生肖无关,但图案设计则有意识地选用十二生肖的内容。

在中国,生肖邮票的发行始于1980年。这一组生肖系列邮票的图案采用装饰画构图,底色为白色和其它色调相间,十二枚生肖邮票依次排开,节奏鲜明,色泽明显。到了1991年,十二年间的十二个生肖属相又逐一在邮票上亮相,活泼可爱的申猴、昂首挺胸的酉鸡、踏实诚恳的戌狗等,都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成为人们辞旧迎新的吉祥物以及值得收藏的珍藏品。

1980年(庚申年)2月15日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的一套生肖邮票,其中猴票的价格屡屡创出新高,一版猴票等价于一辆名车。猴票面值8分(人民币),背景为红色,图案是由著名画家黄永玉绘制的金丝猴。2010年5月12日,中国嘉德春拍上,30年前价格仅为6.4元/版的两整版猴票(1980年T46庚申年猴邮票八十枚全张)双双突破90万元大关,分别以99.68万元人民币和91.84万元人民币成交,30年涨幅超过14万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文化的发展,生肖邮票的设计也融入了许多时代的元素,可谓别出心裁、匠心独运。“辛酉年邮票”是一只引颈啼晓的彩色大公鸡,正是鸡的勤奋、守纪律、不误时以及勇敢善斗的英雄形象;“癸亥年邮票”为“肥猪拱门”,正是当时中国农村繁荣兴旺的写照(猪被视为富裕的象征);“乙丑年邮票”是一头仰天而啸的壮牛,给人以一往无前的开拓力量;“辛未年邮票”的图案更是精彩:一只回首而立的羊,之所以采取回首造型,一是因为它是第一轮生肖系列邮票的最后一枚,头向后,形成首尾呼应的格局,以求系列邮票的整体美感;二则象征回顾往昔之意,十二年弹指一挥,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将古老的生肖题材搬上作为“国家名片”的邮票的舞台是生肖文化的一大创举。生肖邮票也并没有走古董翻版的那条老路,而是将“新”融于美丽的画面,既兼顾了题材的民族性和传统特色,又能够体现出时代的特点。一个个富于可爱的形象,给人以审美欢愉和精神熏陶,这也是生肖邮票能够赢得好评的重要原因。另外,生肖邮票的设计风格还影响了其他集邮品,为集邮适动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从这个窗口人们可以看到生肖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同步前进的风采。

几年来,中国的生肖邮票不断发展,也逐渐受到了世界人民的青睐。如今,一些外国的游客来到中国后,常常会对中国的生肖邮票报以极大的兴趣,某些周边国家甚至也热衷于发行富有中国特色的生肖邮票,足见中国生肖邮票对其产生的重大影响。

延伸阅读

大龙邮票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以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上方标有“CHINA(中国)”,下方标有“CANDARIN(S)(海关关平银分银)”字样。由于是中国的第一枚正式发行的邮票,大龙邮票最为珍贵,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