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生肖文化
8035100000055

第55章 生肖之兔的媒介作用

月亮是团圆的象征,而玉兔又是月亮的象征,玉兔便成了游子与家人沟通的媒介;玉兔在月宫中捣药,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有情人相会之路,玉兔又成了情人之间的媒介。生肖之兔之所以能够作为媒介,是人们对于肖兔美好形象所汇聚出来的结晶。

晋人张华在《博物志》里谈到兔子因为看到月亮而怀孕。兔子会因为看到月亮而受孕,原因在于月亮里本来就生活着一只兔子。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是月亮最清晰明亮的一天,兔子们也总是选择这一天聚集在深山茂林里,集体仰望兔王,以获得子嗣。如果这个夜晚天气不够晴朗,月亮不够明晰,那么次年兔子的数量就会骤减。这个传奇故事表明,人们认为兔与月亮有着很深的渊源,因而玉兔传情也成为思亲和结缘的象征。

中秋赏月,玉兔寄情

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端午节共同构成中国民间三大节日。周代就有秋分祭月的习俗,到北宋定为八月十五日。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四称:“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每逢中秋夜,人们常要赏月祭月拜月。

中秋节的晚上,全家老幼团聚在庭院里,分食月饼和西瓜等水果,边吃边赏月,看月亮上的暗影哪个像嫦娥,哪个像玉兔和蟾蜍,这种活动俗称“愿月”。拜月的方式各不相同,江苏吴县的拜月是向空中遥拜,广东有些地方是向偶像拜祭,京津一带则是向“月光纸”或“月光马子”祭拜。“月光纸”或“月光马子”是月神的图像,有人身兔脸的,也有神像下卧着玉兔的,还有印着桂树,树下玉兔直立执杵捣药的。画面上写着“太阴星君”或“广寒宫”等字样。中秋之夜的圆月象征着美满团圆,人们在中秋节分吃月饼和西瓜,是想感染月亮、蟾蜍和玉兔旺盛的生殖力和死而复生的活力。

历代都有人中秋感怀写诗赋词,少不了提到玉兔,词中的“玉兔”指代月亮。唐代白居易《中秋月》诗:“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南宋辛弃疾《满江红中秋》:“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风月。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澈。着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倩蜚廉、得得为吹开,凭谁说?弦与望,从圆缺。今与昨,何区别?羡夜来手把,桂花堪折。安得便登天柱上,从容陪伴酬佳节。更如今、不听麈谈清,愁如发。”这两首诗词堪称“玉兔寄情”经典之作。

一年之初,兔引偷青路

闽南、广东等地,有未婚女子在元宵夜到别人家菜地里偷拔青菜的习俗,叫作“偷青”。广东化州地区有首歌谣:“天青青,月明明,玉兔引路去偷青,偷了生葱人聪明,偷了生菜招财灵。”闽南地区的民谚:“偷得葱,嫁好公;偷得菜,嫁好婿。”描述了偷青的情景和目的。偷菜只是象征性地拔两三棵,所以被偷者并不介意。所偷的菜主要是葱、芹和生菜,取的是葱与聪,芹与勤,生菜与生财的谐音,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嫁一个聪明、勤劳的丈夫,婚后家业兴旺、生活幸福。

从偷青的本义来说,偷青所取象的主要是“青”与“生”,即春天旺盛的生命力。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青年男女纷纷来到田野里,在元宵夜偷青,在正月里跳月,在清明前后踏青,以祛除冬天的沉闷与死寂,感染春天盎然的生机和活力,感染大自然的生殖力。姑娘去意中人家的菜地里偷青,小伙子也借口防止青菜被偷来到菜地里。以偷青为契机,一对对有情人在元宵夜相会于月下。玉兔就是他们的引路人,玉兔是月亮的象征,因而媒人或红娘也称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延伸阅读

兔的闺中怨妇象征

由于玉兔捣药的孤苦形象,人们往往会将闺中的怨妇和玉兔联系起来。汉代的玄长得状貌绝异,被皇帝看中,让他和原配妻子离异,再将公主嫁给他。

妻悲怨不已,但又无法与皇帝抗争,只好作《古怨歌》给丈夫,诗云:“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把自己比作了孤苦伶、无依无靠的白兔。元代马致远在杂剧《汉宫秋》中描写汉元帝对王昭君的思念时也说:“呀,俺向着这野悲凉,草已添黄,兔起早迎霜。犬腿起毛苍……”借着秋天四野茫茫、一片萧瑟的悲凉气氛表达了对于梦中之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