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8041600000093

第93章 历史以成败论英雄·古人判案 (1)

【引言】

古人破案、判案要讲究两个字:巧、妙。所谓巧,就是破案要有智慧,别出心裁,见人所未见,而且破得不费力气;所谓妙,就是要判词巧妙,显示出官吏的才情文笔。否则,如果靠笨法破案,即使破了,也不能赢得人们的称道。

各个朝代对于破案、判案都有自己的要求,如唐代选拔官员的标准有四条,即身、言、书、判。

一、身,即身材健壮,相貌端正。

二、言,要求谈吐清晰,辞章有条理,口才流利。

三、书,善于楷书,字体优美。

四、判,判文优秀,论说有根据,理论水平高。

凡是通过考试的人等,随时可以任命官职。

让我们看看古人的一些破案的实例。

【事典】

宋朝开封有个胡屠夫的老婆,因为放荡,经常受到丈夫公婆的打骂。有一天,她去井边打水,之后再也没回家,胡屠夫到官府报了案。这时,正好安业坊的一口枯井中发现一具女尸,官府就让胡屠夫去辨认。胡看后说:“我老婆有一只脚缺小趾,这尸首的脚趾全有,不是我老婆。”胡屠夫的老丈人向来恨胡,这时他就伏在女尸身边哭着说:“这就是我的女儿!她一直得不到公婆的疼爱,一定是把她打死后,扔在井里想逃避罪责。”当时正是盛夏,两三天尸体已腐烂,官府权且把尸首埋在城外,并把胡屠夫下了狱。屠夫在狱里经受不住拷打,只得屈打成招。

根据宋朝的法律,每年都要派遣官吏复审狱中各种刑事案件,这年,刑部郎中边某审查胡案,一眼就看出这是个冤狱,说:“胡屠夫的老婆肯定没死。”但宣抚使安文玉却坚持不肯改判。边某就派人到各城门口去,把张贴在那里的捉拿逃亡人口的告示浏览了一遍,发现其中提到,一个姓胡的商人跑了一个婢女,她的特征大致和女尸相同,而且商人家正好也在枯井那一带。于是,边郎中派人找过去埋尸的人,去起出原来的尸首。埋尸者领人出了曹门,过河到了河东边,指着一个新坟说:“这就是那座坟。”待把坟挖开,里面埋的却是一具男尸。边郎中说:“埋上的时候正值盛夏,河水上涨,这些人担心过河不安全,可能把尸首扔到水里了。埋着的这个男人用黑丝巾扎着头发,必定是江淮一带新来的奴仆。”经过调查,情况果然如此。

宣抚使安文玉心里明白胡屠夫实属冤枉,但他还是以没抓到逃走的女人为由,不肯释放胡屠夫。刚巧这时开封一名官吏到某地去上任,他的仆人在来迎接的妓女中,发现了胡屠夫的老婆。讯问之下,才知道她当初出去打水时,私奔到相好的人家,后来又流落到了妓院。

这件事情就此真相大白。

汉朝的大将军曾经想邓骘放弃凉州,在虞诩的力争之下,他的奏议被否,于是,他便对虞诩怀恨在心。不久,朝歌发生民众暴动,他们诛杀县长县吏,屯聚连年,州郡混乱,得不到治理。邓骘趁此机会,便提议让虞诩任朝歌县长。人们知道虞诩任朝歌县长,是邓骘想借此害他,都为他感到担心,认为虞诩必然凶多吉少。虞诩却十分坦然,他笑着说:“我这个人生性就做事求难不求易,没有巨树的盘根错节,怎能显出斧子的锋利呢!”

虞诩胸有成竹地进入了河南,先拜见了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太守马棱。马棱对他说:“你是个文弱书生,在朝中出谋划策是你的长处,你怎么跑到连年征战的朝歌来任职?”虞诩说:“我在朝廷时,朋友们也为我任朝歌县长感到忧虑。但据我看来,朝歌的乱民成不了大事。为什么呢?朝歌西北邻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北),西南近河内,背靠太行山、西临黄河、离敖仓仅百里之遥,河北、山东的民众流亡到河南的人有数万。然而,朝歌乱民首领却不知道打开敖仓,招来流民,不知据守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不知占领形胜要地,这就证明他们见识浅薄,不足为虑。只是如今他们正处兴盛之势,不可与之争锋,不可把他们逼得太急,应当缓缓图之。”

虞诩到任后,先下令招募三种人:首先是一贯打家劫舍的,其次是伤人偷盗的,再次是不置家业、不务正业的。虞诩把这些人招募起来,设宴款待他们,并赦免他们的罪过,让他们闯入叛军营中进行抢劫,把叛军引出来,然后设伏兵待之,杀伤叛军数百人。除此办法外,虞诩还秘密派遣裁缝,进入叛军营中为其做衣服,在他们的衣服上作特殊的记号。他们混在百姓中到市上乡里时,立即就会被人认出来抓住。县中纷纷传说,新县长有神明相助,叛军因此大骇,渐渐散去,朝歌遂治。

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四月,崔安潜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崔安潜上任后,除了处理一般政务以外,没有提及盗贼扰民问题,蜀中人感到很奇怪,私下议论说:“别的官吏在上任之初都是首先治理盗贼,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也没有看到这个新官对盗贼采取什么措施,莫非又与以往的官吏一样,老百姓的生活真难啊!”有人把这些街头巷尾的议论报告给了崔安潜,崔安潜听后说:“这里的盗贼扰民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严加治理,但以往盗贼之所以如此猖獗,是因为与捕盗的官吏相通,以致使盗贼久禁不绝。如果我们还按照以往的办法去捕盗,派很多人去搜捕,那是用拳头打跳蚤,我们在明处,盗贼在暗处,他们来无影去无踪。况且,盗贼的脸上也没有写着自己是盗贼,因此,派人进行大规模搜捕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徒劳无益。这也是以往官吏禁盗贼而不见效的原因。”崔安潜又说:“对待这里的盗贼,我有个万全之策。”他对下人耳语了一番,让下人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准备。

初五这天,崔安潜拨出了节度使府库的公钱一千五百缗,分别放置在成都蚕市、药市、宝市三处闹市,并在市上张贴榜文说:“有人如果能告发并逮捕一个盗贼,赏钱五百缗。盗贼必有同伙,若同伙告发可以释免告发者罪,和平常人一样领赏,望大家奋勇捕盗,绝此祸患。”

告示贴出不久,就有人捕获盗贼来到官府,盗贼不服,说:“你与我同伙为盗已十七年,赃物都是平分,你怎么敢逮捕我,即使到官府,你与我一样,也要被处死。”盗贼抱着与同伙同归于尽的想法来到蚕市。

告示贴出以后,为了验证自己的计策,崔安潜经常骑马到三市巡视。崔安潜看到一个人押着另一个人来到蚕市,被押解的人还有些不服气,他就知道这是盗贼。于是,对盗贼说:“你既然知道我有榜文,为何不将你的同伙逮捕送官府?如果你这样做,他就该处死,你就该受到奖赏了。现在你既然被他先告发,还有什么话好说!”捕贼的人得到了赏钱,并当着盗贼和围观群众的面当场兑现,盗贼耷拉着脑袋无言以对,围观的群众拍手称快,赞叹节度使除盗贼的新方法。

盗贼被押到市上剐死,并诛灭其一家。此事传出以后,诸盗贼与他们的同伙互相猜疑,惶惶不可终日,在成都无容身之地,就纷纷逃离西川,有的洗心革面,不再操旧业,从此,西川境内盗患大减。

吉安有一个豪富人家娶媳妇,小偷趁混乱之际,悄悄混进新房,潜伏在床底下,想等到夜深人静时出来偷东西。谁知,这家人接连三夜都通宵达旦地点着灯烛,以示喜庆,小偷一直不敢出来。到了第三天,他饿急了,突然跑了出来,一下子被抓住送了官府。小偷受审时声称:“我不是小偷,是医生。新媳妇有病症,所以让我跟随在她身边,经常为她用药。”主审的官审问,那小偷说起媳妇家的事情时,都很详细。原来,他藏在床底下时,从新婚夫妇枕席间的谈话中听来了这一切。主审官没有想到这一点,竟然相信了他,并且要传新媳妇到官府来对案。

富豪家感到这样做有失体面,就恳求官府别让新媳妇前去,官府不允许。富豪就去找衙门里一老吏商量,请他帮忙,他对主审官员说:“那个媳妇刚刚过门,她家这场官司不论是输是赢,她出堂这件事,对她说来都是莫大的耻辱。我想,小偷是偷偷进屋的,又是突然跑出来的,他肯定不认识新媳妇的模样,如果换另一个妇女出来和他对证,他要是还坚持原来的说法,就证明他是小偷。”官员说:“好吧,就依你说的办。”

于是,就选了一个妓女,让她穿上华丽的衣服,乘车前往。小偷一见就嚷着说:“你邀请我治病,为什么把我当小偷呢?”小偷的把戏也就此揭穿了。

傈水人陈德,娶的妻子姓林。这年底,因为家里穷,陈德就外出帮工,林氏在家搓麻线卖钱,养活自己。日子久了,林氏被近邻张奴所引诱,两人情意相投。

三年过后,陈德把积攒下的几十两银子,装在袋里带回去,走到离家还有十五里的地方,天已经黑了,而且下起了小雨。陈德担心万一有贼趁天黑打劫,身上带着银子不安全,所以就把它藏在附近一座水心桥下的第三根桥柱的洞穴里,然后空手走回去。这时,林氏刚好正在和张奴亲热,听见丈夫的敲门声后,赶紧将张奴藏在床底下。接着,夫妻见面,相互道了劳苦,陈德就谈起在路上藏银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