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先秦时期的权谋游戏
8042300000101

第101章 得一士而国兴·温柔乡是英雄冢

【引言】

“设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

少壮做英雄梦,迟暮归温柔乡,这恐怕是中国侠客最完美的人生理想。

“英雄梦”与“儿女情”不仅是中国人一直想兼而得之的东西,也是人类最本原的两大冲动。在这两大基本冲动面前,任何人几乎都不能例外,只是“英雄梦”难以实现。于是,许多人便作沉溺于“儿女情”的幻想。

【事典】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宠妾骊姬为使自己亲生儿子奚齐被立为太子,就诬陷太子申生企图用毒药毒死国君,并说公子重耳是申生的同谋。结果,申生在自己的封地曲沃自杀,重耳逃出晋国,在外国过着流亡生活。

重耳一行来到齐国,齐桓公热情接待他,并为他娶妻姜氏,送了他八十匹马。在此之前,重耳曾在狄国、卫国等地流亡十多年,遇到有礼和无礼的待遇,挨过饿,向乡下人讨过饭,吃了许多苦。来到齐国,受到这样好的招待,使重耳迷恋上了安逸的生活,从此,不思进取和回国复位。跟随重耳流亡的大臣们都是晋国的贵族,他们不安于流亡生活,时时都想着回到晋国,恢复往日的地位。他们跟随重耳,是因为他们看到重耳有志向、有抱负、有作为,希望有一天辅佐他登上晋君之位,自己也好得到应有的待遇。如今,他们看到重耳变成这个样子,心里很着急。于是他们在桑园里聚集,商量着怎样使公子重耳离开齐国。

不料,姜氏家中一个养蚕的侍女正在桑树上采桑叶,重耳随从们在树下所说的话全都被她听到了。这个侍女连忙回到家里,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姜氏。姜氏是一个十分有志向的人,正对重耳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十分担心,她也希望丈夫将来有所作为。为了不走露风声,她把那个侍女杀掉,然后对重耳说:“您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难道您不想回国了吗?”重耳不知她的意思,以为是在考察他,就急忙表示愿意与姜氏长期厮守。

姜氏说:“您的随从们一天也没忘记回国,刚才他们还聚在一起商议着如何帮您离开齐国呢!”重耳大惊,忙问:“你听谁说的?”

姜氏笑了笑,说:“我听采桑侍女说的。别怕,知道消息的人我已经把她杀掉了。”

重耳摇了摇头,说:“没有的事。”姜氏又劝道:“快走吧!男子汉应该有远大志向。留恋妻子,贪图安逸,确实不是有出息的人所为。”重耳还是不肯走。

重耳手下有个谋臣,叫子犯,是重耳的舅舅,十分有决断。姜氏就和他商量。二人定计,将重耳灌醉,然后把他抬上车,由众随从护送,乘着夜色,离开了齐国。等到重耳酒醒时,一行人早已出了齐国边境。

【评议】

三国时期的周瑜在对付诸葛亮时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以美人计来笼络刘备,可谓贻笑千古,也才有了“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说法。实际上,周瑜的计策是十分高明的,只是遇上了诸葛亮和刘备这样的特殊对象才失败罢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没有他的妻子和臣下的强制,也许他到老也不过是一介流落他乡的寓公而已。所以,中国人又不无沉痛地总结出了这样一个教训:温柔乡是英雄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