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先秦时期的权谋游戏
8042300000034

第34章 纵横有术利为先·缓称王 (2)

“如此看来,英明的君主和聪明的国相如果真的想把霸业当做自己的目标的话,就决不会首先发动战争。战争必然破坏自己的国家,至少要损耗国家的财力。如果自己的国家遭受了这些损害,再想联络其他国家,那可就十分困难了。战争具有极强的迫害性,但有人一听说有战争,就拿出自己的财产来作为军队的供应,捐赠食品来款待勇士,折断车辕为军队做饭,杀掉耕牛为士兵佐酒。这实际上都是坑害国家的做法。战前,国人祷告,君王祭祀,不论是通达的都城还是小的县城,都设置神社。凡是有市场的地方,没有不停止营业来侍奉王军的。这都是使国库匮乏的计策。战后第二天,死尸横野,伤员遍地,即使军队建立功业,可是战争时付出的费用,国人的悲哀哭泣,已经使国家疲惫不堪。死者的家属倾其家产办葬事,受伤家属用尽钱财买药治伤,没受伤的则在家里饮酒庆贺,因此他们的费用与死伤者比较也不少。所以,人们所花的费用和钱财,十年的收成也难以补偿。军队的损失就更大了,矛断了,刀和弓断了,破坏了车,累坏了马。甲胄和兵器这些战具,是官家花钱买的,经过士大夫的隐藏,下等人的偷窃,十年的收成也无法补偿这笔损失。国家有了这样大的浪费,要想和诸侯联合,可就太难了。

“攻城的费用就更大了。百姓只好缝补破衣遮身。他们有的摇船运兵,有的在家织布,有在地窟中挖土,有的奔走于枪林箭雨之中。尤其是争城夺地的士兵,他们就更困苦了,连将军也不能解去甲胄休息。如能在一个月或几个月中攻克一座城市,已够迅速的了。攻城之时,将官懒于训练士兵,士兵又缺少武器,所以攻下一座城还能再打胜仗的,也是太少了。因此,那种攻城战是更不应该首先发动的。怎么知道是这样情况呢?过去智伯进攻范氏和中行氏,杀死了其君主,消灭了它的国家,又向西围攻晋阳。在吞并这两国后,又进攻赵襄子,使得赵襄子十分忧虑,这时是他用兵的高峰。然后智伯终于身死国亡,被天下人耻笑,这是怎么回事儿呢?这是因为智伯的军队首先开战,又加上他在灭掉两国后却留下了后患。当初中山氏调动全部军队攻击燕国,南面在长子开战,打败了赵国,北面在中山开战,攻克了燕国,还杀死它的大将。中山不过是有千辆战车的小国,却能打败一万辆兵车的大国,连打了两次胜仗,这算是最善于用兵的了。然而国家随即灭亡,中山只好向齐国称臣,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对战事不能节制而招来了祸患。由此可见,攻战的失败,从前面的所作所为中都可以找到根据。

“当今世人所谓的善于用兵,是指连战连胜或者固守城池,使之难以攻破,天下称为能攻善战。然而即使这个国家的土地得以保全,也不能使这个国家长久地安宁。我听说打仗获大胜的,其士兵也必然死伤惨重,兵力越发软弱;守城而不被攻破的,它的百姓将疲惫不堪,城里城外满目荒凉。士兵在国外战死,人民在国内生活困苦,边境成为废墟,这可不是君王的乐事。打个比方来说吧,要说那箭靶上的红心,并没有得罪谁,可谁都想拉弓射箭。射中的人就认为好,射不中的就感到羞愧。无论老少贵贱,谁都想一箭射穿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都不愿意射不中。

现在说到谁打仗连胜、攻无不破,这不但是与人为难,而且是在害人了。那么天下人都恨它。使士兵疲惫,国家破败,与天下人结怨,这是英明的君主所不取的。平常就喜欢动用强兵削弱别国,这是明智的国相所不干的。那些英明的君主和明智的相国即使不动用兵力,诸侯国却都归服了。通过讲究辞让之礼,贵重的财物就到手了。因此,英明的君主作战,不用出动军队就可以战胜敌国;不使用兵车战船就可降服边城。百姓还没有察觉,霸业就已经成功了。那些贤明的君主经营国家,用钱少,时间长,而所获的利益更为持久。因此说只有军队后发制人,诸侯才能赶来助战。

“我听说过攻战之法,主要不在军队,即使有百万敌军,也可让他们败在我的帷幄之中。即使有阖闾、吴起那样的强将,也可通过谋划来擒住他。千丈高的城池可以在酒宴应酬中夺取,战车可以在枕席之上折断。结果是钟、鼓、瑟的乐声永不绝耳,土地可以扩展,愿望可以实现。和着乐声而舞的歌女,诱人的笑声缭绕不断,各诸侯国可以在同一天来朝拜。所以名声齐于天地不觉得功大,权势控制四海不算权大。所以善于成就王业的人,在于使天下人疲劳而自己得安逸,使天下大乱而自己保平安。如果能使诸侯国的阴谋无法得逞,那么自己的国家就没有永久的忧患。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我们生活安逸、社会安定,而诸侯们生活辛劳、社会混乱,这才是成就王业的根本办法。精兵来攻就抵抗,祸患来临就消除,诸侯阴谋不能形成,那么,我们的国家就没有长久的忧患了。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从前魏王拥有千里土地和三十六万军队,觉得自己强大而进攻邯郸,向西围攻定阳,后又联合十二诸侯国去朝见天子,准备向西去图谋秦国。秦王害怕,寝食不安,便通令全国,军队处于戒备状态,严加防范,等待魏国的进攻。商鞅与秦王商议说,‘魏国势大,曾率领了十二个国家朝见周室天子,其盟国一定是很多的。因此以一个秦国去抵抗强大的魏国及其盟国,恐怕不如人家。大王为什么不让我去见魏王,我一定可以使魏国失败。’秦王答应了。商鞅见到魏王说,‘大王的势力够大的,命令可以通行天下了。可是大王率领的十二国诸侯,不是宋国和卫国,就是邹、鲁、陈、蔡,这些本来都是大王用马鞭子就可以驱使的小国,不配和大王共争天下。大王不如向北联合燕国,向东进攻齐国,赵国也必定服从;向西联合秦国,向南讨伐楚国,那么韩国必定服从。大王如有讨伐齐楚的愿望,那实在是顺从了天下人的意愿,那么您的王霸之业就指日可待了。大王不如先准备天子的服装礼器,然后再去想法对付齐国和楚国。

“魏王听了商鞅的话,觉得很好,因此亲自指挥扩建宫殿,裁制红色的龙袍,树立天子龙旗,军中也都竖起画有朱雀的旗帜。这些都是天子专用的东西,魏王全用上了。这时,齐、楚愤怒了,各诸侯也赶来支持齐国,联合各诸侯讨伐魏国。最后,杀了魏国太子,击败魏国十万大军。魏王惊恐万分,光着脚逃回国内命令停止作战,后来又向东跑到齐国求饶,天下诸侯才停止进攻魏国。在这时,秦国在举手之间就接受了河西的土地,并不感激魏王的恩德。筹划不需下枕席,议论只在酒席间,商鞅和秦王商量的这些谋划形成于厅堂之上,而魏国的将帅就被齐国擒获了。兵车战船未曾调动,河西之外的土地就已经归属了秦国。这就是我所说的在帷幄之中擒获敌将,在厅堂之上打败敌人,在酒桌之上攻下敌城,在枕席之上摧毁敌人的兵车啊!”

【评议】

齐闵王称帝对齐国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失误,不仅没有取得任何实利,反而引起了诸侯的憎恶和愤怒。齐闵王不敏,根本不懂得韬光养晦和积蓄实力。苏秦的这一番高论,对于当时的齐国来说,确实是至理名言,只是齐闵王并没有听进去。

齐闵王僭称帝号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滑稽剧。齐闵王要到鲁国去,夷维子执鞭跟从。夷维子见到鲁国人就问:“你们准备怎样招待我们的国君呢?”鲁国人按照正常的礼节说:“我们准备用牛、羊、猪各十头来款待客人。”夷维子说:“你们怎么能用这种礼节来款待我们的国君呢?我们的国君是天子的身份,天子出来视察,诸侯就应该交出宫室和钥匙,还应该像仆人一样,提起衣襟,站在堂下侍奉天子吃饭。等天子吃完了,你们才可以退下来听政。”鲁国人听了,立即关闭了城门,不让他们进城。齐闵王去不了鲁国,又准备到薛国去,路过邹国。恰巧,邹国的国君死了,齐闵王想去吊丧,夷维子又对新继位的邹国国君说:“天子来吊丧,你们必须把死者的灵柩掉转个方向,好让天子面南朝北地祭祀。”邹国的群臣说:“如果一定要这样做的话,我们宁愿全部自刎而死,也决不受此侮辱!”因此,齐闵王也没敢进入邹国。后来,淖齿掌握了齐国的大权,他抽了齐闵王的筋,把齐闵王吊在屋梁上,让他过了一夜才死。

中国的帝王历来就有韬光养晦的传统,明朝的朱升就曾劝说朱元璋“广积粱,缓称王”,结果朱元璋避开了矛盾,积聚了实力,最终建立了明朝。齐闵王不听智者之言,终于有此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