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人的普遍心理,但在具体方法上却大相径庭。贫寒人家即使想娇惯自己的子女也没有条件,所以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说法。富贵人家则不同,他们也想子女志向高远、勇猛顽强,但因方法不当,其结果往往是三代而下,便由龙种蜕变为跳蚤。
真正地爱护子女,就不能只看眼前的安逸,应当“为之计深远”,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要想让人按照这一道理去做,却不是容易的事。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
【事典】
赵太后刚刚执掌赵国的政权不久,秦国就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说:“赵国必须用长安君当人质,我们方能出兵援赵。”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宠爱的儿子,所以,赵太后不愿意这样做。大臣们都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告诉左右说:“如果再有人来劝说让长安君到齐国当人质,我一定要当面唾他。”此时,左师触龙说想见太后,赵太后很生气地等待着。触龙慢慢地走进去,到太后面前自己请罪说:“我的脚有毛病,走不快,以致好久没有来拜望太后您了。我在私下里宽恕自己,但又担心太后的身体也不太好,所以很想来拜见太后。”太后说:“我现在是靠车辇走路。”触龙说:“您每天的饮食没有减少吗?”赵太后说:“我只是喝粥而已。”触龙说:“我近来食欲不振,于是,就去散步,每天行走三四里路,饭量就稍有增加,身体也舒服就一些。”太后说:“我已不能这样做了。”这时,太后的面容稍微有了好转,怒气也消了一些。左师触龙说:“我有一个不肖的儿子叫舒旗,他年纪尚轻,没有什么本领。但是我已经老了,很爱怜他。我希望让他来做一名宫廷卫士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来向太后说明我的这个意思。”
赵太后说:“好啊,有多大岁数了?”触龙说:“十五岁了,年龄虽然小,但我希望在我未死以前,能把他托付给太后。”太后说:“您也疼爱自己的儿子吗?”触龙说:“疼爱之情胜过太后您。”太后说:“我也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的。”触龙说:“我私下里以为您爱燕后超过爱长安君。”太后说:“您完全错了,我爱燕后远不如爱长安君。”触龙说:“做父母的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为他们作长远的打算。当燕后初嫁时,您老人家跟着她,为她远行而悲伤。到后来她出嫁了,您也十分思念她。但到祭祀的时候则祝福她说,‘千万别让她回来。’因为您希望她的国家不要灭亡。这就是为她作长远的打算啊!您希望她的子孙能继承王位。”太后说:“很对。
”触龙说:“现在追溯到三代以前,到赵国开国时赵烈侯的子孙被封侯的,今天还有人存在吗?”太后说:“没有了。”触龙说:“不但是赵国没有了,其他国家子孙封侯的,到今天还有继续存在的吗?”太后说:“也没有了。”触龙说:“所以说,近者灾祸就降临到这些人的本身,远者则降临到他们的子孙。难道国君的子孙一定都是坏的吗?不是的,原因是他们位高而无功,俸禄丰厚而无所事事,所拥有的资财又太多了。现在,您老人家一再提高长安君的爵位,把丰腴的土地都封给他,又把国家的许多重宝送给他,如果现在不让他为国立功,有一天您老去世之后,那长安君又怎能自己在赵国立足呢?我认为您没有为长安君作长远的打算,所以我说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
太后说:“您说得真是有道理啊!就听凭您安排使用他吧!”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百辆车子,到齐国去做了人质。接着,齐国发兵救赵。赵国贤士子义听到了这一消息后说:“国君的儿子是至亲骨肉,同样也不能依靠无功的尊位和先人的俸禄而守住财宝,更何况做人臣的呢?”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与此十分类似的例子。燕国人陈翠想让燕、齐结盟和好。按当时的规矩,盟国之间必须派人质到对方国家。陈翠就想让燕王的弟弟到齐国做人质。可是燕王的母亲太后听到这件事后,大发雷霆说:“陈翠这个人不能治国也就罢了,哪能想方设法使别人母子分离呢?真是岂有此理!”
陈翠听说太后发怒的消息后,就要求觐见太后。太后听到禀报后,就说:“我正要找他算账,没想到他竟送上门来了!快让他进来。”陈翠进来后,太后盛怒未息,对陈翠不冷不热地说:“听说你让我把我的儿子送到齐国做人质,是吗?”
陈翠回答道:“启禀太后,正是。”太后听完恶狠狠地说:“告诉你,你的这个要求是绝对办不到的。”陈翠见此,不慌不忙地上前一步探视了一下,然后缓声说道:“太后息怒,请您听听我的道理。我让您派公子去齐国做人质,是有我的理由的。我听说,太后爱子还不如一般的平民百姓爱自己的儿子,不仅不爱自己的女儿,更不爱自己的儿子。”
太后听后连连皱眉,说:“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听不明白。”陈翠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太后您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诸侯,还知道陪送多达千金的嫁妆。现在大王想封公子一官半职,群臣就会说,公子没有什么功劳,不应该受封。现在让公子做人质,就是他立功的好机会啊!而太后不同意,所以我才知道太后不爱儿子。况且太后和大王幸而健在,公子可以很高贵。太后和大王不幸百年之后,公子如果不能继承王位,那么,公子就有可能比一般的平民百姓还要低贱。如果太后在世时公子都不能受封,那么他以后有可能终生都不会受封了。”
太后听到这里不觉大吃一惊,说道:“老妇目光短浅,不知道这长久之计,还是陈爱卿远见多识。”于是就答应让自己的儿子前去齐国做人质,并马上下令为公子预备前去的行李物品。
【评议】
我们且不说触龙说赵太后的意义,单是触龙的进谏艺术,就足以让千古效法。触龙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对象,又是执掌赵国大权的太后,并且已经有许多人劝谏过了,且要对劝谏的人“唾其面”,对触龙也是“盛气而胥之”。所以,触龙如果要想用一般的方法去说服太后是不可能的。触龙说赵太后的过程可分为三步:一是使太后在感情上减少了对触龙的抵触情绪;二是要把自己的小儿子送到太后的身边当侍卫,表明自己爱护子女的态度;三是由此引出太后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的看法,引太后入彀,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父母爱子女当为之计深远”的结论,使太后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触龙的观点,送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触龙所用的循序渐进的劝谏方法,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高明的。至于后一则,记述的过程虽然没有前者详细,但道理是一样的。人之爱子女,要为之计深远,这恐怕就是大爱和小爱的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