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8126500000048

第48章 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人无利心,谁肯早起。我们人活在世上,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利益。我们如果贪图便宜,就相当于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到时候就很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有句老人言说得好: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天下没有不要钱的午餐,劳动创造价值,我们想获得什么,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些都是真理。因此我们不可贪图便宜,我们想获得什么就应该踏踏实实付出劳动,心安理得地拿到自己的那一份,也就是说我们要“走正道”,而贪图便宜就是“走偏门”、“走歪道”、“抄近道”,这会“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贪图便宜的实质就是用较少的付出去获得较多的回报,也就是说付出和获得不成正比,利益过于向自己一方倾斜。但一个事物的价值是“能量守恒”的,利益过于倾斜向自己一方,势必就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让别人多付出而少获得了。这会引来别人的报复。我们如果有这种思想的话,也会被那些有沾便宜思想的人所算计,到时候会栽大跟头。还是老实人好,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生活指导:做个老实人

生活中我们常说,老实人容易吃亏。但我们也会发现,老实人不会吃大亏。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老实人本本分分,他干自己的活,拿自己的钱,一切规规矩矩、安安稳稳。有时可能也会遭到别人的算计,但基本不偏离事情的“道”。最可怕的是一个人想沾便宜,想沾便宜就相当于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会给人可乘之机。

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上当吃亏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谙世事的青少年,一种是想沾便宜的人,其中以第二种占绝大多数。不谙世事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自然会明白。最可怕的是想沾便宜这种本性,这个与人的年龄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有这种本性,就算老了也会被骗。中国有句老话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一有欲望,具体说是欲望过强就会“软弱可欺”,老实人为什么不容易上大当、吃大亏?是因为他心里有“基本准则”这个保护伞,当他不会过度有求于人的时候,别人自然拿他没办法,他是“刚强”的。而当我们想沾便宜的时候,我们心里涌动着过度的欲念,就会失去对事物基本的判断,脑子里不断盘旋着自己的利益,以至于对很多客观事实视而不见,因而就容易上当受骗。想沾便宜的人脑子是混乱的,心里是浑浊的,眼光不是鼠目寸光就是过度高瞻远瞩,说话做事也一脚高一脚低,这就给了他人可乘之机。只要别人找到了我们的利益点,就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给别人做牛马。

想沾便宜的人有种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直接想多获得利益。比如想用十块钱的东西获得二十块钱。还有一种是贪图方便,比如想吃香蕉就想着像电灯开关一样一打就着,想完成作业就想着有自动写作业机就好,想装修房子想半天搞定就好,这种行为是为了节约时间,但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金钱,想快速满足自己的欲望还是欲望过强。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第二种沾便宜的表现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急躁的人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

明世宗嘉靖年间,有一个读书人在京师等候选官,已经有了官职了,但由于长期待在京师,日子久了,身上带的钱也用得差不多了,于是他想借一千两银子,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一个与自己交往的外地人。

几天以后,那外地人跑来告诉他说:“有一位宦官,他已经答应借给你五百两。”那读书人还嫌少。

那外地人说:“凡是借钱的人,按照规矩是要先送厚礼的,这位宦官天性喜欢别人拍他的马屁,如果得到了他的欢心,你要让他多借点给你,也没有什么难处。”

那读书人因为手头拮据,他于是四处凑钱和借钱买了价值约一百两银子的礼品。到了日子,到那宦官家去拜见,到门口一看,富丽堂皇,奴仆侍从都穿着丝绸衣服,两壁米袋一直堆积得高及屋梁,米袋上都写有“御用”的字样。

等了很久,主人才出来,是一个长得很肥胖的人,靠两个童子用头顶着他的背来行走,他接受了礼物后微微笑了,答应借给那读书人八百两银子。他的侍从说:“今天天色已晚,等明天主人才能给你银子。”

那读书人出来以后,高兴得不能自禁。那外地人又嘱咐说:“你明天早点来,我在这里等你。”到了第二天天亮时他前去一看,原来是一座空宅,堂下有两堆煤土,都是从袋子里倒出来的。

那读书人问那宅第的人是怎么回事,管宅子的人说:“昨天有个宦官,来借过宅子用了半天,我怎么知道他是谁?”原来与那读书人交往的外地人也从此不见踪迹,他这才醒悟过来,原来这是一场针对自己的骗局。

读书人明理、懂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他为什么被骗?这是因为他欲望过强,想沾便宜。这个读书人虽然有了官职,但还没有拿到俸禄,他就想借钱,这是一种透支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不是想借几十两、一百两,而是一千两,这就带有严重的想沾便宜的心理,他没想想他能不能还得起,什么时候还得起。当外地人告诉他宦官可以借给他五百两之后,他还不满足,非要借一千两,这就导致他对事情的发展失去了基本的判断。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无暇去想想这个宦官是不是真实的,这个外地人靠不靠得住,他也不想想一个没有见过一面的人、毫无交情的人怎么会把一千两借给他?因此,他始终被牵着鼻子转。被一些丝绸衣服、“御用”大米等等外在的东西迷住了眼。可以说这个读书人懂很多知识,但他过强的欲望把他的知识遮住了。当今社会,也有很多想沾便宜而吃大亏的事情。温州地下钱庄频频发生命案,就是人们欲望过强而付出沉重生命代价的事情。一般来说,通过借高利贷的方式融资赚钱就带有图方便沾便宜的心理,心里涌动着很强的欲望,而放高利贷图利也是如此,就是想冒着胆子简化手续去获取高额利息,这样利利相交就极容易出现问题,道德生态非常脆弱,不是钱庄逼债就是借款者逃跑,生命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老人家”教导我们: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更需要记住“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这句老人言。当今社会,“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疯狂博士”、“直线提分”、“一粒见效”、“缘分秒杀”等等词汇充斥耳边,这些词汇反映了贪图便宜和方便的心理,存在这种心理容易出问题。汤唯一脱成名,广电总局封杀一段时间是有一定社会担当的。“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蹲在墙根听听老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