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8180600000181

第181章 到重庆

1938年7月2日,陈独秀、潘兰珍及包惠僧、夏松云夫妇登上了“中、中、交、农”四银行包的专轮直接去了重庆。估计陈松年已达重庆,陈独秀没有在宜昌停留。当时下船换船票,十分麻烦。和陈独秀夫妇同船的,还有郑学稼、胡秋原夫人及其母亲等。船到重庆,陈松年一家已到,住绣壁街。陈独秀、潘兰珍暂住禁烟委员会主任李仲公办事处。

在重庆,《新民报》、《新蜀报》张恨水、张慧剑等人为陈独秀接风洗尘。张恨水四十三四岁,脑门宽阔、头发后梳,五官匀称。他的祖籍是安庆潜山,与怀宁接壤。在金陵狱中,陈独秀读过张恨水的《啼笑姻缘》。宴会上,张恨水第一见到潘兰珍,对她默默无语,不插话印象很深。陈独秀去世后,张恨水1944年写《陈独秀之新夫人》,回忆说:“先生来重庆,门生故旧,视为不祥物,无近之者。唯高语罕先生伉俪,日趋左右,敬礼在师友之间。先生已六旬,慈祥照人,火候尽除。面青癯,微有髭,发斑白。身衣一旧袍。萧然步行。后往往随一少妇丰润白晰,衣蓝衫,着革履。年可二十许。或称之陈夫人,则郝然红晕于颊,而先生微笑,意殆至乐,与之言,操吴语。宴会间,先生议论纵横,畅谈文艺(先生早讳言政治思想矣),夫人则惟倾听,不插一语。”

这次见面,《时事新报》请陈独秀为主笔,一篇稿子三四十元。陈独秀便隔几日写一篇文章,或应邀演讲。7月14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邀请他去演讲,他把四川军队歌颂了一番,并劝四川同胞戒掉鸦片。从李仲公处,陈独秀发现四川人好吃鸦片烟。

北大的老同事沈尹默来看他,作了一首诗赠他:“声名晦已久,不挂齿颊间。时乘逐入市,曲尽宜归山。”陈独秀作诗和之,末四句云:“但使意无违,王乔勿久待;俯仰无愧怍,何用无吝悔。”

见到“俯仰无愧怍”句,沈尹默心里“咯噔”了一下,使他想起当年和汤尔和等人怂恿蔡元培撤消陈独秀文科学长的事。

一日,陈松年对父亲说,在从宜昌到重庆的船上,葛康俞说他舅舅在江津,看看我们能不能到江津去住。陈独秀说,试试吧。几天后,邓仲纯到上石板街十五号通源公司大资本家黄某家找到陈独秀。

邓仲纯就是陈独秀留学日本时的朋友邓初,邓以蛰的哥哥,当年曾一起留学日本。那时,他在日本学医,后到山东大学,抗日战争西迁,到江津临时开了一家医院。想不到,国难中遇上了少年时代的朋友陈独秀。谈话中,邓仲纯邀请陈独秀到江津去,说:“江津是小城,比重庆凉快,目标小,敌机袭击也少,江津白沙镇驻进了不少国民党大机关。不少人还经常提到你。”陈独秀一听,兴趣大增。江津到重庆去,一百二十里水路,坐船半天就到了。

邓仲纯走后,陈独秀和陈松年及吴季严哥哥吴景羲一商量,都赞成去江津。吴景羲想在江津租屋开店,父亲吴欣然曾在安庆大新桥开“吴家顺”酱园。加上邓仲纯在江津开了一家医院,陈独秀有什么小病,治疗起来,十分方便。后面这一条,促使陈独秀迁住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