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8180600000083

第83章 回国

陈独秀出席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肖三(肖子暲)和张伯简等人自欧洲来到了莫斯科,出席这次会议。

见到肖三,陈独秀十分高兴。前年春天,陈独秀在上海发起上海工读互助团筹备会和募捐活动,肖子暲也参加了。延年、乔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陈独秀知道得力于陈公培和赵世炎二人。今年四月下旬、五月初赵世炎两次从法国给陈公培来信,请他去信与延年、乔年接洽,以推动二陈转向马克思主义。蔡和森、李立三被押解回国后,说了不少延年和乔年的情况。但后来的情况,就不太清楚了。

萧三向陈独秀介绍了大陈(陈延年)、小陈(陈乔年)等人今年夏天参与发起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情况。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后,大陈办《少年》,后改任宣传部长。陈乔年白天工作九小时,晚上油印到深夜一二点才睡觉。里昂大学事件后,陈毅等一百零三人被驱逐回国,旅法勤工俭学的学生更艰苦了,赵世炎等人为了躲避被驱逐回国,在法国北方一个清理场做苦工。

和萧三谈话后,陈独秀给赵世炎写信,指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国内青年团中央尽快联系,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解决归属。

与此同时,陈独秀和中共旅莫支部罗亦农商量,决定抽调旅欧一部分同志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并出面和苏联政府交涉,解决他们的入境手续事。在共产主义东方大学培训的第一届同学,不少返回中国,留下了二十多个空位。

开会期间,陈独秀发现瞿秋白是个领导人才,请他和自己一起回国,办《新青年》季刊,并协助身体不大好的蔡和森编辑《向导》。

辞行时,拉狄克希望陈独秀再等几天,等《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提交执委会通过后再回中国,但陈独秀不想等了。陈独秀还在去莫斯科的路上时,马林就写报告给莫斯科:“陈独秀必须尽快返回……目前与国民党的接触越发困难了。”

火车上,瞿秋白很兴奋,竞不顾医生劝告抽起香烟来,他毕竟离开祖国有两年了。陈独秀也很高兴,这次来莫斯科,是划得来的。对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问题,比以前清楚多了。

瞿秋白1930年1月29日在莫斯科学术会议上说,他在莫斯科期间,与陈独秀也存在分歧。他说:“1922年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陈独秀在莫斯科。当时,我们在中国革命是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不要加入国民党这两个问题上,同他有过争论。”说明在1922年年底,瞿秋白同意共产党留在国民党内的政策,并在和陈独秀的交谈中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收到陈独秀的亲笔信后,赵世炎和周恩来、陈延年等商量,一边酝酿赴苏留学名单,一边决定,不等回国汇报工作的李维汉的消息了。他们立即根据陈独秀信的意见,举行“少共”第二次代表大会,研究改变名称等问题。陈延年、赵世炎、陈乔年、王若飞、郑超麟等人抵达莫斯科,是在陈独秀离开莫斯科之后。彭述之回忆,陈独秀参加了他们抵达莫斯科后的晚会,才离开苏联,时间有误。

王若飞,1986年10月生,贵州安顺人,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与陈延年、陈乔年等一起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4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