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说话更到位
8180800000039

第39章 1、看性格说话,见人品共事

针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说服方法,这也是人们应掌握的说服技巧之一。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善于用不同的方法,说服不同的人。例如:他针对张飞暴烈、倔强的性格特点,使用“激将法”说服。诸葛亮怕张飞喝酒误事,激他立下“军令状”,而不是大费口舌去说服他;对关羽自负的性格,诸葛亮则常使用“推崇法”。如关羽提出,要从荆州到四川与马超比武,诸葛亮便给他写了一封信,说马超只能与张飞等人为伍,怎能与你“美髯公”相比呢?再说,你担当镇守荆州的重任,如若有失,罪莫大焉!关羽看了信后说:“孔明知我心也。”就不再坚持要比武了。

诸葛亮在说服关羽时,实际上是激起关羽的自尊心,关羽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后,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诸葛亮的观点。

而说服孙权与刘备联手抗击曹操一事,更充分验证了诸葛亮这种说服技巧的实用性。

当时,刘备兵败樊口,无力反击,要与曹军抗衡,必须与孙权联手,于是派诸葛亮去江东说服孙权。

如果是一般的使者,为了请求对方的援军,一定会低声下气。但是诸葛亮却相反,他摆出一副强硬的态度,以触动孙权的自尊心:“将军您是否也要权衡自己的力量,来处理目前情势。如果您的军力足以和曹军抗衡,则应该早早和曹军断交才好;若无法与曹军相抗衡,则应尽快解除武装,臣服于曹操才是上策。”

年轻气盛的孙权,自认为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便反唇相讥地说:“照你的说法,刘备为何不向曹操投降呢?”

诸葛亮便说:“你知道田横的故事吗?他是齐国的壮士,忠义可嘉,为了不事二主,而自我了断。更何况我主刘备乃堂堂汉室之后,钦慕我主之英迈资质,而投到他旗下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不论事成或不成,都只能说是天命,怎可向曹贼投降?”

此时,孙权的自尊心被诸葛亮充分激发起来,他激动地表示:“我拥有江东全土以及十万精兵,能受他支配吗?我意已决。”

因此,在说服他人时,要抓住对方的心理,使双方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打动对方的自尊心是第一要诀,这也是看人说话的一大技巧。

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说出不同性质的话,这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极为重要,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说话水平,为成功社交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