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说话更到位
8180800000040

第40章 2、了解对方心理,有利于把话说好

要想求人办事,首先要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性格不同,其接受方式也不同。要想达到求人成功的目的,就要收集信息、顺水推舟。

赵太后刚刚掌权,秦国便大举进攻赵国。于是,赵国向齐国求救。可是,齐国却说:“要以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才答应出兵救赵。”赵太后不肯答应齐国的要求,无论大臣们怎样进谏,赵太后都不肯采纳,她明确地对左右人说:“谁再来劝我把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我就把唾沫吐在他的脸上。”

左师触龙听闻此事后,希望面见太后,太后气鼓鼓地等着他的到来。触龙一路小跑来到太后跟前,谢罪道:“老臣脚上有病,不能快步行走。已经好久没有见您了,我私下里原谅了自己。我担心您的身体欠安,所以想来看看您。”太后道:“我要凭借车子才能行走啊!”触龙继续问:“每天的饮食没有减少吧?”太后道:“只吃些稀饭罢了。”触龙说:“我最近特别不想吃东西,每天勉强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路,这样才稍微增加一些食欲,身体也逐渐有了起色。”太后说:“我不行啊。”此时,赵太后的怒色已经减缓了许多。

触龙又说:“我的小儿子舒祺,年龄最小,很不成器。但是,我已经老了,很是疼爱他,希望他能当一名卫士,保卫王宫。我冒死把他托付给您了。”太后答道:“好吧。他多大了?”触龙道:“十五岁了。虽然他还小,但是我希望在我临死前,把他托付给您,这样我死也瞑目了。”太后问道:“男人也宠爱他的小儿子吗?”触龙答道:“比女人爱的程度更深啊!”太后答道:“女人也十分疼爱小儿子。”触龙说:“我自认为您对燕后的爱,要超过对长安君的爱。”太后道:“您错了,我对燕后的爱赶不上对长安君的。”触龙道:“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要为他的长远利益考虑。燕后远嫁他方时,您拉着她的脚跟,哭泣着为她送行,认为她嫁得比较远,悲痛难耐,那情景非常伤感。燕后走后,您还时常惦念着她。祭祀时必为她祈祷祝福,希望她不要回来。这难道不是为她的长远利益考虑吗?难道不是希望她的子孙能继承王位吗?”太后答道:“的确是这样的。”

触龙又说:“从现在的赵王上推三代,直到赵氏从大夫封为国君为止,赵国每一代国君的子孙被封为侯的人,其子嗣继承其封爵的,有人存在吗?”太后道:“没有。”触龙接着问:“其他诸侯国有这种情况发生吗?”太后道:“目前为止我尚未听说过。”触龙说道:“近一点祸患会落到自己身上;而远一点,灾祸就会牵连到子孙后代了。难道是因为这些人的子孙后代没有能力吗?是因为,他们虽然有尊贵的地位,但对国家却没有功劳;所拿的俸禄颇多,却毫无建树,而他们又持有许多珍宝异物。现在您给了长安君尊贵的地位,又把最肥沃的土地和许多珍奇宝物赐给他,可是,却不让他为国家做点贡献,有朝一日您不在了,长安君凭借什么在赵国立身呢?老臣以为,您为长安君设想得过于短浅了,所以您对他的爱比不上对燕后的爱啊!”太后道:“好吧,你看着办吧。”于是长安君乘百辆车子,到齐国作了人质。齐国这才出兵,救赵于危难之间。

触龙在说服赵太后时,就是了解到赵太后的爱子心情,然后说出自己的爱子之心,使双方产生共鸣。从而顺水推舟,把太后对长安君的爱,与对燕后的爱加以对比,然后,使太后分清了利弊得失,成功地完成了进谏任务。

求别人办事时,倘若能想对方所想,了解对方的脾气、禀性,说起话来就比较容易了。以下列举四类不同脾气、禀性的人,并加以分析,可供参考:

(1)过于死板的人

与死板的人交谈,即使与之非常客气地打招呼,对方所做出的反应,也未必如人所愿。这种人通常不会在意你所说的话,甚至会以怀疑的态度对待你的客气之言。

与这种人交谈,开始或多或少会产生不安,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对待这样的人,应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了解他的兴趣、爱好、脾气、禀性等,和他随便聊些轻松的话题,只要对方能做出反应,那说明事情就好办了。接下来,只要能充分利用好这类话题,让对方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就可以了。

(2)自视清高的人

有些人自视清高、目空一切,常常以唯我独尊的架势,出现在别人面前。这种举止无礼、傲慢的行为,让人看了会产生厌烦,但是,在社交过程中,各种人等都能遇到,遇到这样的人,总不能躲着走吧!

其实,与这样的人交谈,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与这样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尽量少和他啰唆,要知道“多说无益”。

(3)心思细腻、深藏不露的人

那些心思细腻、深藏不露的人,是最难令人琢磨透的,如果要探知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大多会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只要一谈到正题,他们就东拉西扯,自我防范心理极强。如果遇到这样的人,最好不要和他兜圈子。如果是求他办事,直接把预先准备的资料拿给他看,让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做出最后决断。

无论与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交谈之前最好先对对方有个大致的了解,如果对方是初次蒙面的陌生人,应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揣摩出其性格、爱好、脾气、禀性,这样才能顺水推舟,说出符合对方口味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