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126

第126章 澄清天下

“原文”

琼辟汝南范滂[1]。滂少厉清节[2],为州里所服。尝为清诏使[3],案察冀州,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守令臧污者[4],皆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5]。会诏三户掾属举谣言[6],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馀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7],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8],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尚书不能诘[9]。

“注释”

[1]琼:即太尉黄琼。[2]厉:磨砺。[3]清诏使:三公所辟属官。负责巡察。[4]臧:贪赃。[5]厌塞:满意。[6]三户掾:三公府的属员。谣言:风闻传说。[7]猥:滥。[8]叨:涉及。[9]诘:诘问,诘难。

“译文”

黄琼征聘汝南人范滂。范滂自小便磨砺清高的节操,为州里所敬佩。他曾经担任清诏使,到冀州巡视考察。出发时,他登上车,手揽缰绳,慷慨激昂,大有澄清天下吏治的壮志。贪赃枉法的郡县长官,听说范滂要来巡察,都自己解下印信,辞职离去。凡是范滂所举发和弹劾的,全都使众人满意。正好遇上皇帝下诏,命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府掾属举出社会的风闻传说品评地方官吏。范滂弹劾刺史、二千石官员、权贵党羽,共二十余人。尚书责备他弹劾得太滥,怀疑他有私人恩怨。范滂回答说:“我所举发弹劾的官吏,假如不是奸邪暴戾,为害百姓,岂让他们来玷污我的奏章?只是因为迫于朝会的日期太紧,所以先举发应该急待惩处的,还有一些没有查清的,待调查核实后再行弹劾。我听说,农夫除草,庄稼才能茂盛,忠臣铲除奸臣,王道才能清平。如果我的弹劾有差错,我甘愿被公开处决!”尚书无法责难他。

“点评”

深受儒家学说熏陶的书生,以天下为己任,面对黑暗的社会,他们无不愤世嫉俗,怀着澄清天下的志向。范滂的弹劾权贵,确有一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勇气。此所谓疾风中之劲草,逆流中之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