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137

第137章 二次党锢

“原文”

闰月,永昌太守曹鸾上书曰[1]:“夫党人者,或耆年渊德[2],或衣冠英贤,皆宜股肱王室[3],左右大猷者也[4];而久被禁锢[5],辱在涂泥[6]。谋反大逆尚蒙赦宥,党人何罪,独不开恕乎!所以灾异屡见,水旱荐臻[7],皆由于斯[8]。宜加沛然[9],以副天心[10]。”帝省奏,大怒,即诏司隶、益州槛车收鸾[11],送槐里狱[12],掠杀之。于是诏州郡更考党人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在位者,悉免官禁锢,爰及五属[13]。

“注释”

[1]永昌:郡名。治所在今云南保山县。属益州刺史。[2]耆(qí)年:老年人。渊德:高德。[3]股肱(ɡōnɡ):大腿和胳膊。比喻辅佐皇帝的大臣。这里是辅佐的意思。[4]大猷(yóu):大道。这里指重大决策。[5]禁锢:废置,不许做官。[6]涂泥:卑微之地。[7]荐臻:频接而来。[8]斯:这。[9]沛然:这里指恩泽。[10]副:符合。[11]槛车:囚车。[12]槐里:县名,属扶风郡。[13]爰(yuán):连及。五属:即五服,即斩衰、齐衰、小功、大功、缌麻。

“译文”

闰月,永昌郡太守曹鸾上书说:“所谓党人,或是年老德高,或是士大夫中的英俊贤才,都应该辅佐王室,在陛下左右参与重大决策。然而他们竟被长期禁锢,忍辱在卑微的地方。谋反大逆的重罪,尚且能蒙陛下的赦免,党人又有什么罪过,独独不能得到宽恕?之所以灾异经常出现,水灾、旱灾接踵而至,原因都由于此。陛下应该赐下恩典,以符合上天的心意。”灵帝看完奏章,大怒,立即下诏,命司隶和益州官府逮捕曹鸾,用囚车押到槐里监禁,拷打而死。灵帝又下诏各州、各郡官府,重新调查党人的学生门徒、旧时的部属、父亲、儿子、兄弟,凡是当官的,全都被免职,加以禁锢,不许再做官。这种处分,扩大到包括党人同一家族中五服之内的亲属。

“点评”

曹鸾讲真话,结果是严刑而死。最高统治者不把王朝的元气全部摧毁不肯罢休。一个害怕真话、惩罚真话,神经如此脆弱的政权,它的寿命不长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