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322

第322章 开元通宝

“原文”

隋末钱币滥薄,至裁皮糊纸为之,民间不胜其弊。至是,初行开元通宝钱,重二铢四参[1],积十钱重一两,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便之。命给事中欧阳询撰其文并书[2],回环可读。

“注释”

[1]铢:古代的衡量单位。二十四分之一两为一铢。参:铢的十分之一。[2]给事中:一种加官。给事殿中,以备顾问。

“译文”

隋朝末年,钱币泛滥薄劣,甚至剪裁皮革糊纸充数,民间深受其害。到这时候,开始通行“开元通宝”钱币,一枚重二铢四参,十枚钱重一两。它的轻重大小,最为合适,各地称便。朝廷命给事中欧阳询设计钱币上的文字,并亲自撰写,转圈可读。

“点评”

开元通宝之来历,四字的书法者为谁,记录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