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323

第323章 人才济济

“原文”

世民以海内浸平[1],乃开馆于宫西,延四方文学之士[2],出教以王府属杜如晦[3]、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分为三番,更日直宿,供给珍膳,恩礼优厚。世民朝谒公事之暇,辄至馆中,引诸学士讨论文籍,或夜分乃寝[4]。又使库直阎立本图像[5],褚亮为赞[6],号十八学士。士大夫得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7]。

“注释”

[1]世民:即李世民。浸平:渐渐平定。[2]延:招揽。文学:唐时诸王所辟官员,略如后世的教官。这里是人才的意思。[3]出教:诸王出命曰出教。[4]夜分:半夜。[5]图像:图绘画像。[6]赞:赞词。[7]瀛洲:海上仙山。凡人不能至,至则成仙。

“译文”

李世民见天下渐渐平定,于是在宫西开馆,招揽四方人才。发布命令,以王府属官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均以本官兼任文学馆的学士。分为三批,轮日在馆里住宿值班。提供珍奇的饮馔,恩遇礼节,十分优厚。李世民朝廷晋谒、公事之余,便至馆里,与诸位学士讨论典籍,有时候直至半夜才休息。又让库直阎立本图绘画像,褚亮撰赞词,号称十八学士。士大夫得以入选者,时人称之为“登瀛洲”。

“点评”

李世民的手下,人才济济。杜如晦是智囊,房玄龄、姚思廉是相才,虞世南是文学家、书法家,孔颖达、陆德明是经学家。可是,世民收揽的,也不尽是人才,许敬宗就是武则天时的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