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351

第351章 非高祖罪

“原文”

同州刺史尉迟敬德预宴[1],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谕解之。敬德拳殴道宗,目几眇[2]。上不怿而罢,谓敬德曰:“朕见汉高祖诛灭功臣,意常尤之[3],故欲与卿等共保富贵,令子孙不绝。然卿居官数犯法,乃知韩、彭菹醢[4],非高祖之罪也。国家纲纪,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得,勉自修饬,无贻后悔!”敬德由是始惧而自戢[5]。

“注释”

[1]同州:州名。在今陕西大荔县。[2]眇(miǎo):一目失明。[3]尤:责怪,谴责。[4]韩:韩信。彭:彭越。汉高祖和吕后所杀功臣。菹醢(zūhǎi):碎尸,剁成肉酱。[5]自戢(jí):约束自己。

“译文”

同州刺史尉迟敬德参加宴席,见到有人的席位在他之上,勃然大怒,说道:“你有何功劳,竟然坐在我的上方!”任城王李道宗坐在他的下首,好言劝解。尉迟敬德用拳头殴打李道宗,眼睛被打得几乎瞎了一只。太宗很不高兴地罢宴,对尉迟敬德说:“朕见汉高祖刘邦大肆诛杀功臣,内心常常责怪他,所以想和你们一道共同保持富贵,令子子孙孙延绵不绝。然而你身居高官却屡次犯法,由此可知韩信、彭越被碎尸,剁成肉酱,并非只是高祖的罪过。朝廷的纲纪法令,无非是赏与罚,非分的恩遇,也不能几次得到,深望你好自为之,不要将来后悔!”尉迟敬德从此才知道恐惧而约束自己。

“点评”

韩信、彭越、英布的死,为后世留下了鸟尽弓藏的嗟叹。刘邦杀功臣历来为人诟病,可唐太宗提出了另一种解释。功臣自己的不够谨慎也是原因之一。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