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儿童教育心理学
82874100000004

第4章 怎样指引儿童朝着优越出发

每一个儿童都追求优越感。父母和老师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指引到富有成就且有益的方向。我们必须确保的是,儿童对优越感的追求能给他们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健康和富足,而不是精神上的疾病和思维混乱。

社会情感:确定儿童优越感的正确方向

众所周知,每一个儿童都追求优越感。父母和老师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指引到富有成就且有益的方向。我们必须确保的是,儿童对优越感的追求能给他们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健康和富足,而不是精神上的疾病和思维混乱。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而区分追求优越感是有益还是无益时,又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呢?答案是:要符合社会利益。古往今来,每一项有价值的事物和亮眼的成就都是与社会有关的。想一想那些我们所认为的伟大行为就会发现,他们不仅为行为者自身带来了回报,更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因此,我们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培养他的社会情感,换句话说,就是要加强孩子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感。

那些不理解社会感情为何物的儿童将会成为问题儿童,因为他们对优越感的追求很容易被导入歧途。

确实,人们对于什么是有益于社会的看法不尽相同,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能确定的是,正如我们可以通过树结的果实来判断这棵树的优劣一样,我们可以从某种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来判断它是否对社会有益。事物的普遍结构是对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这种评价技术十分复杂,因为行为的结果和这种标准的契合程度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所幸,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经常运用复杂的技巧对行为本身进行判断。不过,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一个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终究会证明该行为是否有价值及正确与否。然而,从科学角度来看,没有任何一种行为是绝对有益无害的。因为这关乎绝对真理,关乎对人生问题的正确解决,而人生的种种问题受到宇宙、地球及人类关系网的逻辑的制约。这种制约就像一道数学难题一直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明知道答案就藏在问题中,却不一定能够解开。我们只能通过参考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背景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判断这种解决办法是否正确。可惜,检验这些答案的时机可能会姗姗来迟,致使我们没有时间去纠正错误。

由于我们难以从客观性和逻辑性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生命历程,这使得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是连贯一致的。我们在生活中一遇到问题就害怕,第一时间不是在想怎么去解决问题,而是质疑自己是因为选错道路才落得这种下场。要注意的是,当偏离正确生活轨道时,儿童不会从错误的经验中学到正确的教训,因为他并不理解问题的真正含义。因此,教导儿童学会将生活中发生的事关联起来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儿童应该明白,生命是一种贯穿所有相互关联的事件的线索,任何事件都存在于自己的整体生命背景下,而且只有参照以往所有的事件才能得到理解。只有这样,儿童才能真正明白自己偏离正轨的原因,并从消极经验中获得积极的教训。

儿童追求优越的错误方式1:懒惰及其他

在我们进一步讨论对优越感如何区分好坏前,先来讨论一种看起来似乎与理论相悖的行为——懒惰。从表面上看,懒惰好像和“所有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的观点相矛盾。其实,我们对懒惰儿童的责备无非是因为觉得他们没有表现出追求优越的渴望和雄心。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普遍的观点是错误的。懒惰的儿童其实正在享受懒惰带来的好处。他们不需要背负太多外界的希望,不用努力,总是一副无所谓吊儿郎当的样子,也不会因为没有成绩而被人责备。而且,他们的懒惰反而使自己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起码他们的父母要时时关注他们。试想,有多少孩子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而不惜代价去努力。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明白,这些孩子为什么会通过懒惰来引人注目了。

当然,这不是心理学对懒惰的全面解释。很多时候,儿童懒惰是为了缓解自己当前的处境。他们可以把目前的无所建树归咎于懒惰,这样人们也很少会指责他们的能力不够,家人甚至会说:“如果不是他懒,他做什么都会很棒。”相比而言,孩子还是更喜欢懒惰的评价,这对于没有自信的孩子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安慰。因为,这个“如果”句式——如果不是他懒,他做什么都会很棒——抚平了他们的挫败感。当这些儿童做出一点努力,取得一些成就的时候,会与他们之前的毫无成绩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就会被大力表扬。而那些一直努力的儿童,虽然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但未必受到如此大力的表扬。甚至即使犯了同样的错误,人们对懒惰的儿童的批评也总比对其他的儿童要温和很多。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懒惰背后通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把戏。懒惰的儿童就好像走钢丝玩杂耍的人一样,即使他们掉下去,底下也总是有着保护网,基本不会受到伤害。简而言之,懒惰是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的一道屏障,也成了阻碍他们面对困难的借口。

纵观现行的教育方法,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方法对懒惰的孩子无计可施。人们越责备一个懒惰的孩子,就越符合他的期待。因为不停地责骂会转移人们对他的能力问题的关注,这正是他所期待的。对他来说,惩罚也是如此。老师们总认为用惩罚手段就可以使儿童走向正轨,可总是失败。实际上,最严厉的惩罚也不能让一个存心懒惰的儿童变得勤快。

如果儿童真发生了转变,那也只是因为所处环境发生了转变而已。例如,一个儿童出乎预料地取得某一方面的成功,那可能是因为现在教他的老师对他态度很好,理解他,认认真真地跟他交流,没有剥夺他所剩无几的勇气,而是给予他鼓励。还有些儿童在原来的学校学业停滞不前,可换了个新的学校,环境有所改变,他也变得异常勤奋。

有些儿童并不是采用懒惰,而是选择装病来逃避学业。有些儿童在考试时显得异常紧张,因为他们认为会因此得到老师相应的照顾。同样的心理在爱哭的儿童身上也可以发现:哭喊和神经紧张都是他们获取特权的手段。

儿童追求优越的错误方式2:口吃

还有一些儿童因为某种缺陷而要求特殊的照顾,他们的心理也属于上述类型。比方说,说话结巴的儿童。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儿童在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都会有些结巴。众所周知,儿童说话能力发展的速度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状况。社会情感强,乐意与他人交往的儿童会比那些回避社交的儿童更快地学会说话。

我们还需要注意这样的场合:孩子根本不用开口,说话是多余的。例如,有些被过分保护和溺爱的儿童,往往在他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愿望之前,他们的家人已经猜到并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就像人们对待聋哑儿童那样。如果人为地减少儿童的说话需求,那么儿童的社会情感就会受限。

如果儿童到四五岁还没学会说话,父母就会担心他是否听力或者发声有问题。但在经过听觉测试后,他们很快就排除了儿童聋哑的可能。不难发现,这是因为儿童生活在一个没有必要说话的环境。就像俗语说的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他自然就没有说话的迫切需要了。如此一来,孩子自然很晚才会说话。

儿童的语言反映了他对优越感的追求以及发展方向。他们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对优越感的追求,不管这种表达是为了给他人带来快乐,还是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如果他这两方面都没有做到,我们自然会想到是不是他的语言能力出现问题了。

有些孩子会产生一些语言缺陷,例如很多辅音发音不准,如r、k、s等。这些语言缺陷都是可以矫正的。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成年人仍然会口吃、咬舌或者吐字不清。

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儿童会逐渐克服口吃的毛病,只有小部分儿童依然需要治疗。从治疗一个13岁男孩的案例中,我们就会发现治疗过程是多么艰辛。医生在他8岁的时候开始了一年的治疗,但很不成功,随后的一年他没有做专业治疗。他到了第三年换了个医生,这次的治疗依旧不成功。他第四年没有采取什么治疗方法。第五年的前两个月,他由一个专业矫正的医生接手,但是这个医生把他的情况弄得更糟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被送到一个专门矫正口吃的学校。这次的治疗持续了两个月,并取得了成功。但过了6个月,这个孩子口吃的毛病复发了。

接下来的8个月,这个男孩被送到了另一个矫正口吃医生的手里。这回毛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糟了。随后,他又换了个医生尝试治疗,也还是不成功。虽然在接下来的暑假里,他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假期一过,他又回到老样子了。

这个男孩接受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高声朗诵、缓慢说话、做一系列的口头练习等。治疗过程中,人们发现,一定程度的兴奋会使他的情况暂时改善,但过不多久就会回到老样子。这说明他在生理上并无缺陷,即使他年幼时因从二楼摔下来得过脑震荡,又在12岁时左脸中过风。

性格方面,教过男孩一年的老师曾这么评价:“他有教养,勤奋,容易害羞,有点神经质。”老师还反映,男孩在学习法语和地理的时候非常吃力,而且每逢考试,他会异常紧张。男孩喜欢体操和运动,喜欢参与有技巧性的活动。他虽然没有表现出领导者的特质,却能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只是时常会和他弟弟吵架。

家庭方面,男孩父亲是个商人,性格暴躁,每当男孩说话口吃就会被他厉声训斥。即便这样,男孩依旧更怕他的母亲,因为他认为母亲对弟弟有偏爱。他向往自由自在,但他又有一个私人家庭老师,平时很少能出门。

基于这些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儿童一和他人相处就很紧张并且会脸红,这一现象也是和他的口吃密切相关的。他的口吃已经内化为大脑系统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习惯,即使是他最喜欢的老师也不能治愈他。

如我们所知,口吃的根源并不是儿童的外部环境,而是他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方式。在这当中,他的敏感和易怒心理占了重要位置。口吃不代表他是消极被动的,相反能说明他追求优越感和他人的认可。这些追求都可以通过他易怒的特质表现出来。很多个性脆弱的人都是这样。只和自己弟弟吵架显示了他的灰心和气馁,考试前的躁动显示了他的紧张,他担心自己不能成功,担心自己比不上他人。强烈的自卑使他对优越感的追求走上了对自己和社会无益的方向。

这个男孩更愿意上学,因为学校的环境比家里好。在家里,弟弟永远是一家人的焦点。他生理上的创伤或心理上的受惊并不是导致他口吃的原因,不过也可能是他丧失信心的一个因素。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弟弟,因为弟弟让他在家里备受冷落。

还有一件事也值得关注,那就是这个孩子8岁还在尿床。通常来说,只有那些开始被宠溺又失宠的儿童才有这一症状。尿床这个行为传达的信息是他无法接受被冷落的现状,夜间也要博得母亲的注意。

要治好这个男孩的口吃,就要鼓励并教育他学会独立。我们给他一些能完成的任务去帮他树立自信。这个男孩承认,弟弟的出生让他不开心。因此,我们有必要让他明白,是他的嫉妒驱使他走向了错误的方向。

劣势防御机制:儿童会借助不良行为获得关注

对于伴随口吃产生的症状,还有很多有待解释。例如,当口吃者激动时会怎么说话?很多口吃者在生气骂人时根本不口吃。年纪大一些的口吃者在阅读和谈恋爱时通常也不口吃。这些都说明,导致口吃的最大因素是患者没有和他人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关系。也就是说,当他们必须直面要联系的人,或者必须要用语言表达自己时,紧张情绪就随之而来了。

如果儿童在学说话时没有什么困难,人们也不会特意关注他们说话;可一旦他们在这方面出现了困难,他就会成为家人注意的焦点,这样就会使儿童对自己说话格外在意,有些儿童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言语表达。这种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做法,只会引起功能的错乱。梅林克的童话《癞蛤蟆的逃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癞蛤蟆遇见了一个千足动物,兴奋地问道:“你能告诉我你走路的时候先迈出哪只脚,然后你又是怎么控制其他脚的吗?”千足动物听完后开始思考并观察自己脚的移动,想搞清楚自己是怎么迈出脚的。结果他把自己也弄糊涂了,竟然连一步也迈不出去。

虽然理清我们生活的方向和轨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试图去控制每一个步骤和细节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只有任凭身体自由挥洒,我们才能创造出非凡的艺术作品。

尽管口吃对儿童的成长有诸多不便并且影响到其将来的发展,尽管家庭对口吃儿童的过分关注不利于其成长,但有很多人依旧不想着改进现状,而是找借口自我逃避。这种现象在孩子和父母身上都有体现,父母对未来没有信心,孩子则满足于依赖别人,以表面的劣势维持内心的优越。

巨大的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巴尔扎克的一个故事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一点。故事里有两个人做生意,他们互相砍价,其中有一个人说话结结巴巴的,用这种方式来争取更多时间计算赢利。他的对手识破这一诡计后假装听不到。这样一来,口吃者落了下风,得尽很大努力才能让对手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双方就此扯平。

尽管有时口吃的儿童会利用自己的口吃争取时间,或者故意让别人等他们说完,但我们不能苛责他们。他们应该被温柔对待并得到鼓励,只有适当发掘并强化他们的勇气,才能成功地将他们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