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无为胜有为:老子究竟说什么?
8387400000017

第17章 虚静是芸芸众生的命根

导语

人生在世,想要有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康,就得首先懂得老子所说的这两个字——一个是“虚”,一个是“静”。

“虚静”观是东方心理学的精髓。“虚静”是保持自身完整性的前提,它引导人们走进自己的意识去感觉它。在平常的状态下,人的头脑是混乱的,因此认知也是不客观的,是扭曲的。就像水面上如果有很多的波浪和波纹,水中的倒影就会被扰乱、扭曲了一样。要获得客观的认知必须保持“虚静”。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

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直解

进入虚无之境,安守于深静厚重。

让万物自由生长,我只观察它们的回归往复。

万物品类林林总总,但都要落叶归根。

返回根本叫做静,这就叫做“复命”;

复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就叫做“明”。

不认识常,而轻举妄动,必定有凶险。

认识了常才能宽容,能宽容才能大公,

能大公才能天下归从,天下归从才能符合自然,

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不遇危险。

心解

最空的心其实也是最坚强的心

老子所讲的“虚”是什么意思呢?“虚”就是空,空就是通,通就是灵,灵就能动,所以叫做虚空,或叫通灵,也叫灵动。当你的心虚了、空了、通了、灵了,你就灵动了,你就聪明了。

一个叫憨智的小和尚拿着茶壶给方丈倒水,为了表现好,他把茶杯全部倒满了。方丈一看,笑了,问道:“憨智啊,你为什么要把杯子全部倒满呢?”见方丈看出了自己急于表现的心情,憨智脸红了,支吾道:“因为我怕师父渴。”

呵呵,方丈一听,笑出声来。见憨智不解,就起身拍了拍憨智的脑袋,径自走入院中。

憨智不懂师父意思,以为师父要责怪自己,赶紧跟了进去。

院子很大,长满了各种植物,院中是一条鹅卵石小径,弯曲却不长,右侧靠前是棵梅树,玫瑰红的花朵缀满了枝丫。再往里,是一排蔷薇,矮小纤细的茎干交错着,爬满了篱笆,正好把院子分成了两块。左边,是一棵高大橡树。橡树叶子已经干枯,高大遒劲的枝干上挂满了蜷曲的叶片,显出一种威严和苍凉。唯一不协调的是,墙角一个太湖石堆围而成的泥坛里几株瘦峋稀疏的竹子。而师父,就站在那里。

“师父,你在看竹子么?”憨智愣愣地看着师父,不明白怎么师父会看上这几株发黄的竹子。师父背着手,一言不发。

当时正值初冬,院子一大风也大,加上院子两门相对,风更是窜得厉害。憨智就和师父两个人这么一前一后站着,单薄的衣衫衬着冰冷的身体,憨智忍不住搓起手来。

这时,天空飘落下零星的雨点,风越来越大了,橡树首先飘落起叶子来,褚褐色的叶片旋转而下,在天空中吹散开来,一树的“哗啦”声,摇得枝干都在颤抖。篱笆上的蔷薇没有花,所以没有落红的惨状,但歪斜的篱笆“吱嘎吱嘎”地叫唤着。梅花还好,很多花没有开放,小小的花苞紧紧地附着在黑色的树枝上,开了的花也就零星地散落了几片,散布在鹅卵石小路以及泥土上和落叶中。而唯一不同的却是那几株竹子,依旧毫发无伤地在风中摇曳着,不管风多大都能够在风停的间歇里迅速地恢复原状,不少一枝一叶。

雨渐渐大了起来,风也更猛了。憨智准备跑回去拿伞,却被师父叫住。看着被风吹弯的竹子,师父回过头来对憨智说道:“憨智,看到什么了吗?”憨智举起手往眉毛那一挡往周围看了一看,然后皱着眉头问:“师父,您是说竹子吗?”“哈哈!”师父大笑起来,对着憨智说:“那你知道它为什么没有被风吹散了形,也没有被风刮落了叶子吗?”憨智充满疑惑地看着师父,师父继续说道:“等你知道了,你就明白为什么为师不要你把水倒满的道理了。”

说完师父就回去休息了,留下憨智一个人,呆呆地看着这个空旷的庭院。雨停了,他也没有发觉。直到大师兄了尘找他拿水壶给方丈煮茶才看到憨智在庭院发着呆。

大师兄把憨智拖到院子外,见憨智还是愣愣的,也就不理会他,只自顾自地整理着东西。被雨打过的杯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大师兄诧异地看看天,嘀咕了句:“奇怪,这杯子还是满的。”就随手把水给倒了,把所有杯子一起摞了起来,放进托盘里。一见这情景,憨智突然想到了什么。马上跑到厨房拿着菜刀赶到了院子,对着一株最小的竹子砍了下去……

原来,师父的意思是,茶杯一满就装不下别的东西了。师父要憨智明白的是不要被心所束缚,保持无物的态度,用无欲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第二天,憨智就给自己改了名字,叫竹空。

竹子不倒是因为竹子里面是空的,杯子不满是为了装别的东西。心也是如此,保持虚怀若谷的心,就可以不断装新的知识,可以在危机到来时装载压力和委屈,从而保持自我的本性。

这就是竹子的柔韧,最空的心其实也是最坚强的心。

一动不如一静

“动”与“静”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是人生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老子说:“无欲以静。”庄子说:“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总之,心能静,即无欲,便是大清明、无蔽之境界,便是客观心境,这种心境便能照见一切,深入万物之理,获得宇宙之普遍知识和“道”之大理。至于动,道家一直视动与欲相连,动则不能照见万物,因此主张“君子慎动”。

任凭你外面乱糟糟,任凭你外面红尘滚滚,我心不动,胸中自有一块宁静的家园,我有一块宁静的圣地。“静”就是清,静了就能够清,清了就能够明,明了不就聪明了吗?

“忙”成了现代人的一个关键词,大家都把自己逼得太厉害,疯狂地工作疯狂地赚钱,结果得不偿失。心灵上都是滚滚红尘,为何不放松一下,把心平静下来品味生活的乐趣呢?人生如品茶,唯有静心细细地品味,才能品尝出茶水的芬芳。《红楼梦》中妙玉笑宝玉即是如此:“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现在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安静下来,看一本书、听一首歌、写一行诗,似乎已是一种奢侈。其实,只要宁静淡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活得更充实和轻松。

“静虑”这一意译,当从《礼记·大学》而来:“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教也有“因定发慧”之说,后引用“一动不如一静”,指不必多此一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吧!”

嵇康在其《养生论》中对“心静”有其独到之见:“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也就是说,无论冬冷夏热,遇事均要心平气和。

曾国藩综合儒、道、释三家学说,把静字功夫看得更为重要。他在日记中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成为三代的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阳明亦是“静”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他还主张,精神静养必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三个步骤去进行。他还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和静处,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当今,我们物质富裕了,但太少停留下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向内看看自己,了解真实的自己,调整一下分离的“身体、心灵、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身体变差了,因压力过大,情绪容易抑郁狂躁,因过度的思维而头晕目眩。

其实我们人有很多与生俱来的潜能,但都在忙碌的生活中泯灭了。应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去寻找真实的自我,你会找到并引发自己本身具备的潜能,变得快乐,充满力量和智慧。

百动不如一静,百言不如一默。“静处”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人生。说到静中改过,其实就是要学会在静中思考,要想一些白天和工作中想不通、解决不好的问题。而思考的前提必须排除干扰,必须安静。

有一个木匠在工作的时候,不慎将手表掉落在满是木屑的地上,他一面抱怨自己倒霉,一面拨动地上的木屑,想找出那只心爱的手表。可是找了半天,仍然一无所获。过后,木匠的儿子悄悄地进到屋子里,没一会儿工夫,他居然找到了手表。木匠又高兴又惊奇地问儿子:“你是怎么找到的?”儿子回答说:“我只是静静地趴在地上,一会儿我就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就知道手表在哪里了。”

在慌乱中寻找出路,往往会失去方向,不如保持静默,拭去心灵的浮躁,出路往往就在面前。

老子说:“清净物之正。”南华真人将其发挥得更详尽:“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镜也。夫虚境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世间凡夫俗子,为名、为利、为妻室、为子孙,心如何静得下来?外感热浪,内遭心烦,故燥热难耐。

六祖有一次在南华寺讲经,突然一阵风吹来,寺前的旗帜哗哗作响,不少听讲的人侧头望之。六祖问:“是什么在动?”有人回答是风,有人回答是旗。六祖厉声说:“不!是你们的心在动!”

宠辱不惊,看门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其意既是方法,也是心态,运用之妙,则存乎一心。动心不如静心。所谓“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没有先期的“静”,也定会没有后期的“超脱”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