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只眼看女人
852000000007

第7章 唯“女”独尊:女权主义和单身情结 (3)

傻冒女子:被掏空了口袋

由于她们有钱、有时间又没有顾虑、无负担,所以更有花钱的激情和冲动,只要东西够时髦、够奇趣,一掷千金不在话下。于是,面对这一阶层,社会学家忧心忡忡,但是市场营销专家对此兴奋不已,他们看到了一群最容易被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牵着鼻子走的消费群体而且势力将越来越大。由此,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课题,“单身女子经济”。这些女子,亦不得不承认,研究她们“花钱现象”的经济学家们以男性居多,且多心怀叵测;而掏空他们口袋里“孔方兄”的商人店主们亦是前恭而后倨的大老爷们。没钱时,亦步亦趋跑在男人后边;有钱时,男人贼眉鼠眼地盯着你,傻女人始终没有摆脱“被看”的地位,还故作大方,何苦来着?

“单身女子经济”产生的经济效应肯定不亚于“结婚经济”这个群体拉动的整体经济需求。要抓住这一商机,必须及早研究单身女子的特性。

电影《BJ单身日记》,描述的是单身女子的阶层,年龄约在25至35岁之间,大多是高薪收入者,衣食无忧,拒绝婚姻,我行我素,生活得很舒心,无忧无虑。

《BJ单身日记》中,有一份BJ们在英国最大一家商厦——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的购物清单:两瓶葡萄酒,一罐土豆泥,12块烟熏鲑鱼,1块黑莓蛋白奶油饼。从清单中可以反映出,她们比较喜欢喝酒,吃的东西都是方便食品,可以在微波炉中“搞掂”。单身女子们喜欢吃,但厌倦厨房。针对崛起的单身女子,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适时调整了商品结构,以更好地“讨好”这些单身女贵族们。

在美国方言学会举行的一次独具创意的“世纪之字”评选活动中,令单身女子们雀跃双呼:“她”以绝对优势战胜“科学”等候选字,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

随着“她世纪她经济”翩翩而至,以前只把男性作为购房主要人群的地产公司似乎也开始在销售策略上有意地向女性人群频抛媚眼,比如推出小户型等,还有一些针对女性买房的优惠政策,而时尚商品房是专门为女性度身打造的。商人们最精明,当一个消费群体形成时,他们就会想方设法为之服务,说白了是掏空她们的钱袋子——何况又是一群“有产阶级的”崇尚消费的女子们呢?

人们的生活总离不开“衣食住行”,对单身女子来说更是必不可少。

首先要解决“窝”的问题,于是买房成了必修课。632%的女人表达了“如果我有钱,第一件事是买房子”的愿望。一间房子,在心理层面等同于自尊、独立、安全感;在现实层面,则等同于投资意向、经济收益。

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子》中提示:经济独立可以使女人不再依赖任何人;在一间自己的屋子里,女人就可以平静而客观地思考,以自己的性别体验“像蜘蛛网一样轻的附着在人生上的生活”。她们的单身不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种态度,瞬间也罢,永远也好,都无关紧要了。她们生活中最坚挺的本钱是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

除了房子以外,还拉动了“休闲经济”。下班后,单身女子会买零食吃,与朋友聚会,参加晚会或是上因特网约会网络情人等。购物仍然高居在单身女子喜欢做的事情榜首,此外还有度假、艺术课程、音乐课程、健身中心、音乐会、瑜珈、看电影、外出吃饭等。

于是,正如以前所说的结婚经济一样,形成了独特的阶层,而且“单身女子经济”产生的经济效应肯定不亚于“结婚经济”。

美国一份市场调查显示,2002年,女性商务旅客将占到客源的50%,而在1979年,女性商务旅客仅为1%。英国酒店行业的一项市场调查表明:如果不针对女性服务,就会失去大约40%的客源。德国汽车商发现商界女强人喜欢开敞篷车,于是便委托研究机构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敞篷车——女性”类型学,开发出“法拉利911—女企业家”、“美洲豹XK8—女经纪人”、“奔驰LSX—成功的女性管理者”等系列。女性正在成为消费主体,成为商家利润的源泉所在。

白领购房计划则不约而同地成为了各种时尚杂志的选题。

此外,大量女性杂志、女性畅销书、女性网站,乃至女性电视频道已经或将要大张旗鼓地占领市场。“为她服务”已成为西方服务行业目前流行的经营策略。

——“花自己的钱,心里很坦然。”

——“一个人的独立,首先是经济上的独立。”

——“如果你依赖别人的钱袋,那你就永远不能做一个完整的人。”

了解单身女子的精神生活场景:

“单身女郎像尚未镶嵌的宝石,美丽但缺乏衬托。”

“单身女郎成功的处世哲学就是:永远不需要男人,但身边永远不缺男人。”

不断地读书是单身女子们最吸引人的精神生活镜头。

读书的最大好处是获得未知领域的知识和技巧、接受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单身女人最忠实的情人是书籍,把书作为自己进步的阶梯,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直保持自己的魅力,不与时代脱钩,紧跟生活的节奏,迈着不落伍的步伐。

幽默凄凉的“单身女子生活”

台湾诗人罗青有一首诗《茶杯定量》:设圆圆茶几上/有两杯茶/设一杯是热/一杯是冷/则圆圆房间里必会/有两个人/一个还小/另一个则已老/上述定理/圆圆地球上的任何一人/只要泡一杯茶/安安静静/定可证明这样的定律/铁一般地真实/却冰一样地冷酷。多少有一点儿张爱玲的味道,深邃却令人寒心,当然也包括心如磐石的男士们。

这诗真令人喜欢。那茶的味道,读着读着,从字面上能慢慢渗到骨髓里去。诗与本文中所说的独身状态无直接关系,可是看那“圆圆地球上的任何一人”,语气不咸不淡的,有一点若有似无的幽默。这幽默,只有单身女人体会最深,也只有用来形容单身女子的生活最为贴切。

比较起来,显然单身状态是更加幽默的了。单身者的生活在社会的眼光里是不够稳定的和没有规律的,是窘迫的和可疑的。只有非常态的东西才能给我们更多的意料之外,而所有喜剧的力量,都要从这个“意料之外”中来。这些都决定了一个单身女子,真是不想幽默,不想喜剧难上加难。至少说,单身女子会被社会描述成幽默的喜剧的姿态。

一个单身女子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搬家的滋味,我刻骨铭心。”一个女人漂泊在外拼命地工作,闲下来的那种孤独与寂寞实在是常人不能理解的,她从心底里希望有个精神家园和情感的归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换一次工作搬一回家,这时,她多么希望能有一个男人帮忙。事业上的发展、工作环境的改善,与孤零零的独处反差太大。每次搬家,泪就不争气地哗哗往下掉,甚至有时想干脆蹲到市场上插个标价嫁掉算了。“可我不行,不要说没有爱的感觉了,就是有,我也不想接受先上车后买票的生活方式。中国男人常常是又怀疑你,又欣赏你,不像国外的男人爱屋及乌,他们会因为爱一个离过婚的女人而加倍地爱她的孩子。”许多单身的女人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每逢周末,把电话本拿出来,从头翻到尾,朋友如云,却找不出一个可以倾心交流的人。

对男权的质疑

弗洛伊德对男性的杰出贡献是推导出了生殖器羡慕论。他相信女孩们很羡慕男人们性器官的大小和突出显眼。如果只因为器官的突出才引发女人们极度心理不平衡,这可能并不十分引人注目。很可能是因为,对男孩较小器官的崇拜、迷信引发了嫉妒。

小男孩学会小便时用手扶住生殖器,女孩们只能蹲下,站着和蹲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令女孩们心里产生了一些不平衡的抵触。小女孩会有这样一个印象:当她问起,两腿之间是什么东西,她的爸爸妈妈就沉默不语,愈发令她觉得不公平。

男孩从幼儿起就开始炫耀他们的性别。他们可以站着小便,但女孩们不能,他们不会白白地放过任何一次在花园那片娇艳欲滴的草莓证明自己优势的大好机会,这给那些酷爱草莓和植物的女孩儿们带来的感观和心理刺激是可想而知的。

卢梭说得好,“当女人彻底是女人时,她的价值要比她充当男人的角色大得多”。他还说:“在女人身上培养男人的特性;而忽视女人固有的素质,很明显对女人是有害的。”

女子失去的那一部分女性气质并没有消失,它似乎转移到了男子身上并从男子身上排挤出等量的男人气质。同样,男人味十足的性别象征挪到女人身上,多少会让男子们觉得不那么舒服,甚至产生相当大的反感。

有一句古老的德国格言:“女子喜欢好听的,男子喜欢好看的。”对于大多女子来说,所爱的人的道德心理魅力常常处在第一位,而美的魅力处在第二位;对大多男子来说,则常常相反,女子的美貌魅力居主导地位,其次才是心理魅力。

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关于女子所讲的一句话:“离开她和与她的一起生活同样感到很困难。”

现在,一些女权倾向的女子们用这句话来反驳男子,作为与他们抗衡的依据和充足的理由。

但凡女权至上者,她们的座右铭是:男人所拥有的,我也一定要拥有。当然,在事业上与男人一决雌雄,本无可厚非,但在某些方面一定要与男人决一高下,那就有“玩火”之嫌了。男人可以玩女人,我也可以玩男人;你养二奶,我就包小白脸;男人可以左拥右抱,我也要一个个男人跪在我的石榴裙下。其实,你把男人当玩物,你也仅仅是男人的床上用品而已。

一位女性曾这样描绘自己的爱情梦想:40岁以前,我独身!她说:“在我40岁以前,在我有能力顽强地生存于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之时,我希望——独身。但是,一个爱我的同时我爱的男人必不可少,这样,当我在世上打拼身心疲惫时,还有一个可以暂时依靠的胸膛,我可以在这里缓冲内心的劳累,停停歇歇。在他叹息一声面露倦容时,我可以付出火热的激情与关爱——那是绝对真心实意的。40岁以后我将停止一切打拼,当然,身边有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是最好不过的了。”

有人曾对新世纪做过展望,说“单身女将称王”,并称这将是改变未来社会的趋势之一。该预测说:“有一个群体的地位无疑在上升。她们引起了商家和形形色色产品销售商的注意,她们是单身女人。她们的吸引力在于薪水丰富,并且没有其他负担,工作所带来的收入和疲惫都急需释放出去。”

京城的一大批单身族中,以女性居多。她们的年龄跨度从30岁到50岁,但最多是30岁到40岁。她们大多个性独立,崇尚自由,受过高等教育,个人事业发展良好,过着锦衣玉食的优质生活;当然这种丰裕和充足完全依靠自己营造起来,跟男人无半点关系。

女人对男人的期望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她有能力,她温柔,她能做自己的保护神。

这些愿望不论什么时候也不会变化,但是单纯按照字面上的意义梦想男人有能力和体贴人,已经是老话了。

很多女人不把结婚当做一辈子的终极幸福来经营,很多女人在工作、经济上都独立了,对男人毫无依附之情,反而是平起平坐了。

当今虽说被认为是女人的好时代,作为有职业的独身女性与男人一样工作的话,在能力上还是有质的区别的。

男女是不一样的,无论从生理或其他方面,在这里不是说谁好谁不好,只是觉得男女对事物的感觉、对待事物的态度,以及对应的方式各有不同。

老话一般都是真理,比如“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已经嫁了人的女人因为失去了通过婚姻联姻致富的捷径,所以她们的任务就是使用各种家庭内手段,鞭打着丈夫们那颗不肯为金钱上进的心。已婚的女人由此变得面目狰狞。“黄脸婆”成了她们的代名词,万幸的是她们并没有面临“被休”的威胁,因为男人们还远远不成气候。

不过,卿卿我我的二人世界里,女人又希望男人是女权主义者,能与自己平等相待。哪怕距离很近,也希望男人会体贴地帮自己搬东西。我们经常议论:今后肯定是既有能力、又会体贴女人的男人最受女人喜欢。

那些以为男人必须强硬的男人,恐怕以后就没有多少魅力了,或者只会说跟我走的男人也将不吃香了。另外,在女人已经如此自立的今天,不会命令、支配女人,但是也不敢说跟我走的男人,女人也是不会喜欢的。

男人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工作、坚信自己的人生、寻觅温驯恭良的女人、让女人得到幸福,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那么,女人又怎么样呢?有工作、有钱,相应的什么都有,但是反过来由女人供养男人,而让男人幸福的女人却极少。几乎所有的女人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的时候,内心里却感到无可名状的烦躁不安。

对女人来说,被男人支配仍然是很重要的。被自己喜欢、愿意一起生活的男人支配时,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有时候,对方一句蛮横霸气的话“不行,我不同意你那么做!”“不行!那样太危险!”会让女人很心动,心甘情愿地被管制、受束缚,而且心里甜滋滋的。女人是“捕蝉的螳螂”,却甘愿投到“黄雀”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