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你是想要当个耿直的“忠臣”,还是想要做一个八面玲珑的“奸臣”?这其实不是由你自己决定的,而是要看你的上司喜欢哪类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职场中与“坏”上司沟通的秘诀。职场要随着不同上司的不同喜好,来转化自己的角色属性。一根筋的职场人根本无法适应善变的职场,只有那些善于在不同情境下转变自己角色的职场人,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在职场混迹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上司变,你也变。
最优秀的职场人,就像川剧里面会变脸的演员,红脸白脸都是一个人。对于“坏”上司而言,他们需要“忠臣”的无私奉献,也需要“奸臣”的迎合奉承。职场人如果只会扮演一种角色,就永远无法成为“坏”上司身边的“宠臣”。真正优秀的职场人,要集忠奸于一身,既能冲锋陷阵、攻城略地,也能八面玲珑讨得上司欢心,只有成为如此员工,方能笑傲职场。忠臣奸臣都是一个人
在职场中,所谓的忠臣就是指那些工作能力强,但不善于迎合上司甚至时常与上司因为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的员工。而奸臣则是指那些工作不努力,却习惯于讨好上司、迎合奉承的员工。
这两种人,一种善于办事,一种善于拉关系。若从实用的角度来考虑,当然是善于办事的人更应该得到器重。但实际上,那些善于拉关系的奸臣却往往更会得到上司的青睐,他们获得的机会也会更多。于是,有些忠臣就会感慨:这些“坏”上司没有识人之明,妄用小人,而忠臣却无用武之地。
其实,作为一个“忠臣”的你,如果遇到了这样的一个“坏”上司,你发感慨、一味地埋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集忠奸于一身的员工,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职场中处处占得先机。
王刚曾经是公司里的业务骨干,在公司上下他的业务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他却选择了辞职。原因就是上司提拔了一个能力比他差很多,但却善于溜须拍马的同事,这让他十分愤愤不平。
辞职之后他向自己的朋友抱怨说:“我数年如一日,工作时那真是全力以赴,把自己累得半死,到了该提拔的时候,却没有我的份儿,反倒让那些手无寸功的人得了志,我真是咽不下这口气!但是,遇到这样一个‘坏’上司,我真是没办法了。”
朋友则对他说:“其实这不完全是老板的错,你想想,公司里那么多人,你的上司不可能都了如指掌吧,所以被上司忽略就是因为你不会和上司搞关系。只要你事办得漂亮,和老板的关系也搞得好,那些只会奉承的人是竞争不过你的。”
王刚恍然大悟,从那以后,王刚在公司不仅仅努力工作,还很注意和上司拉关系,很快就得到了晋升的机会。
案例中的这个王刚,起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忠臣,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等他在工作中学会了一些“奸臣”的手段之后,就获得了很好的机会。这就证明,真正聪明的员工,都是红脸白脸都会演、忠臣奸臣都会当的人,也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成为“坏”上司手下的“宠臣”。因此,混迹于职场中,得学会做一个两面派,忠臣奸臣都是你一个人。
有人曾问乾隆皇帝:“您对忠臣、奸臣怎么看?”乾隆说:“奸臣当然坏,但是忠臣又太耿直,很难让人接受。”乾隆的这段话宛如现代版的职场生态,对于“坏”上司们来讲,其实在用人的时候他们也存在着这样的矛盾心理。虽然奸臣善于讨欢心,但是上司知道大部分奸臣无才无德,关键时刻没有什么用处;“忠臣”虽然在关键时刻能够堪当大用,可总让老板感觉“让我欢喜让我忧”。欢喜的原因是因为忠臣能干、绩效好,但才高难免傲人,容易让老板有被人挟持的压力。由此可见,无论是单纯的忠臣或是单纯的奸臣,都不足以让“坏”上司们真正放心,只有那些“忠奸合一”的能臣,才是老板们真正需要的。
有些“忠臣”们认为,我如果像奸臣们那样去迎合老板,那与奸臣有什么两样?其实不然,“奸臣”的可恨之处在于他们工作上的不作为,而不是他们善于讨上司欢心的这种能力。一个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忠臣”,同样可以拥有这种讨欢心的能力。
作为一个“坏”上司,他们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娱乐。但是你不能指望这些“坏”上司们娱乐自己,他们会把与员工的接触当做一种娱乐。这个时候,适当的迎合就会让这些“坏”上司加深对你的好印象,如果这种好印象再加上工作上的成绩,那么你势必会赢得“坏”上司更多的信任。而且有了这种讨好上司的能力并不意味着你这个忠臣就变成了奸臣,只能证明你将工作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结合得很成功,成为了一个能被“坏”上司认可的“能臣”。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员工来讲,在单位中他都有双重属性:一个是工作能力,另一个是角色功能。对于很多人来讲,他们要么只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能很好地扮演自己在单位中的角色;要么是只忙于扮演角色,却根本不注意完成工作。这两种员工或许都可能在一定的情况下受到器重,但他们绝不是那种笑到最后的人。真正的职场高手,不仅工作上兢兢业业、成绩突出,同时也善于扮演自己在单位中的角色,能够赢得老板的欢心,这才是最后能够叱咤职场的人。
历史上那些最后能够执掌大权的名臣,无一不是能力突出又善于迎合上意的“忠臣奸臣结合体”。那些纯粹意义上的忠臣,反而有许多人因为方法不对路,被“忠臣视作奸臣”。在职场中也如此,那些“坏”上司常常会因为种种原因把忠臣的告诫看做是别有用心,这时候这些辛辛苦苦工作、一心一意为公司好的忠臣们,就可能因为方法不当,被“坏”上司看做是“奸臣”,这样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公司都是一种损失。所以,忠臣也是要讲“手段”的。
电影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奸臣奸,忠臣要比奸臣更奸。”这句话其实是我们混迹职场时的一个至理名言,值得我们每一个职场人牢记。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奸臣手段的忠臣,也是我们在职场上安身立命、飞黄腾达的关键所在。
做变色龙才能生存
职场是一个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因素的地方。在这里,一成不变的处事风格没有出路,只有那些八面玲珑、懂得随机应变的员工才能得到上司的最终肯定。所以,擅于做一个职场上的“变色龙”,是每一个职场中人生存的法宝。
对于那些“坏”上司而言,他们苛求自己的员工能在任何环境中把任何棘手的问题完美解决。这种苛刻的要求,对于员工而言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所以许多员工在遇到这样的老板时都会抱怨:“我又不是万能的,凭什么要求我能够处理那么多不同的情况?”
这些喜欢抱怨的员工,最终会失去上司的信任,甚至会被那些“坏”上司无情地淘汰。因为在“坏”上司的眼中,最有竞争力的员工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可以用极少的时间适应环境,并尽快做出成绩;他们从不抱怨环境,对于环境的变化他们会极力地去适应,并擅于在不同的环境中做出成绩。如果你不能符合上司们的这一要求,那么对不起,无情的“坏”上司们是不会再给你机会的。
所以我们才说:职场人很有必要学习一下变色龙的“变色”技巧。
变色龙性格温顺,攻击性也不强。然而,它们却广泛地分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无论是怪石嶙峋、寸草不生的险峰,还是酷日当头、干旱无比的沙漠,你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变色龙得以悠然生存的唯一法宝。这种对于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正是职场人所需要的。
20世纪的80年代,吴士宏还是一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护士,不甘平庸的她偶然看到了一则IBM(中国)公司的招聘信息,于是就当即拿处方纸当信纸,向IBM公司投递了一份求职信。
不久后,她接到了IBM的面试通知。在面试之前,需要先参加英语笔试,吴士宏顺利通过了。但是接下来要进行的英语口试却是吴士宏的一个软肋,因为她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和大部分人一样,学的是“哑巴英语”,只能写,不会读。
怎么办?吴士宏经过一番思考,认为自己虽然遇到了困难,但是不能放弃,她要自己创造条件,即刻去练口语,以便顺应招聘方的要求。
于是,吴士宏马上找了个口语班,开始学习英语。但是她才刚刚学了一个礼拜的口语,IBM就突然通知她去上班,而此时她的口语仍然不过关。在这种情况下,吴士宏再次选择面对挑战。就这样,她被公司派去带领一个来自西雅图的合唱班成员游览北京。
她带着这些美国人去北京的各大旅游景点,并且在工作中把这些人当做了自己最好的英语陪练,在三天的时间里,她抓住每一个和这些人交流的机会,练习自己的口语,最后终于一举通过了IBM的口语测试。
在通过口试后,负责面试的考官又问吴士宏会不会打字。这让吴士宏大吃一惊,因为在这以前,她连打字机都没见过。这时,吴士宏悄悄观察了一下四周,发现房间内并没有打字机一类的东西,她知道当时并不会考打字技能,于是大胆地说自己会用。
果然,当时考官并没有让吴士宏打字。回家之后,吴士宏马上借了200块钱买了台打字机,开始疯狂地练习。因为不知道考官何时会考查自己的技术,所以她便抓紧一切时间,甚至练到手都拿不住筷子了,仍不停止。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地她便练成了准专业的打字技术。后来,吴士宏终于被IBM录取了。
我们看,吴士宏在应聘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又一个新情况与新挑战,但是她没有放弃,而是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努力地去适应环境,并想方设法满足上司的要求,最终她成功了。
像吴士宏这种有着变色龙一样适应本领的员工,才能最终战胜自己所处的不利局面,灵活地应对各种危机,最终得到“坏”上司的肯定。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帮助他们迅速适应环境、打造个人竞争优势的同时,也让他们在职场中左右逢源,获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所以,当一个“坏”上司不断地给你制造难题,不断地把你放到一个新环境中去处理问题的时候,你必须要有像变色龙那样超强的适应能力,才能最终把问题处理好,进而赢得“坏”上司的青睐。
在困难面前一味地抱怨没有任何意义。实际上,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在竞争中不断地发展的,企业必须不断地开拓新的市场才能最终取得成功,所以“坏”上司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员工不断地推向新的挑战当中。作为一个员工如果你不能适应这种接踵而至的新挑战,“坏”上司们自然会认为你没有“利用价值”,逐渐失去对你的信任。要知道,那些重要的岗位,“坏”上司们永远会留给“变色龙”一样的员工。
所以,在面对“坏”上司们对你的苛求时,你需要说的是:
“我行!”
“我可以!”
“我能适应!”
“我到哪都能做得更好!”
然后,去面对挑战,战胜困难。只有这样,“坏”上司们才会变得“可爱”起来,给你信任,给你机会。
其实,从员工自我提高的角度来看,“坏”上司的苛求也将会是员工成长的一个积极动力。一位优秀员工,本来就不该惧怕环境的改变,相反,他们会把这看做是一种提高自己能力的契机,是上司在给自己提供锻炼适应环境能力的机会,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干。而那些拒绝去适应新环境或者害怕面对新环境的员工,他们如果只会抱怨上司的“坏”,而不懂得去适应新环境的话,那么他们也只能在企业的发展中越来越默默无闻,最后惨遭淘汰。
所以,职场中的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变成“变色龙”一样的员工,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可以快速地适应并融入到新的工作中,打造出一片新天地。只有这样,你才将是优秀企业最需要的人!
这个时代没有绝对的公平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公平的理想国,只有幻想公平的乌托邦,职场亦如此。虽然现在人们呼唤公平、平等,而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也是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做事,但不可否认的是,几乎每一个职场人都曾感到自己受着不公平的待遇,却又无法苛求自己的上司把一碗水端平,无论是所谓的“好”上司,还是所谓的“坏”上司。
公平,这是一个让职场人很受伤的词语,“好”上司也好,“坏”上司也罢,你永远不可能在他们那里找到绝对的公平,你越想寻求百分百的公平,你就越会觉得上司对自己不公平。何况,现在的职场,追求真理的人往往又容易讨人厌。所以,你要做的、你能做的就是清醒一点,不要渴望出现绝对的公平,学会接受现实,学会适应环境,如果你动不动就与上司理论、提出质疑,到头来受伤的还是自己。
华子最近越来越感觉职场是个不公平的地方。工作的时候,只要做得稍微慢了点,就会被上司责备说动作太慢,而上司用了很长时间才把工作做完,就是“心思缜密”;自己和同事搞好关系,就会被说是“搞小圈子”,上司拉帮结派也会被人说“平易近人”;自己坚持立场,就是“太固执”,而上司不听劝告则是“有原则”,诸如此类的不同“待遇”让华子越来越不爽。但是这些还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谁让人家是上司,自己是下属呢。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华子忍无可忍了。
那天,华子到财务去领工资。他每个月的工资是3000块,在公司属于中产阶级,他也很满意自己的收入状况,毕竟自己来公司两年了,基本上每隔一段时间都能提一级工资。
华子在工资表上签字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放在旁边的另一张工资表,是他同部门小孙的,上面赫然写着,本月工资:4500元。华子愤怒了,因为这个小孙才来公司不到半年,而且平时在公司也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华子一度以为小孙待不了多长时间就要被轰走,可是半年过去了小孙依旧很坚挺地在公司每天“打酱油”。这不关华子什么事儿,所以华子也没心情管。
可是现在,这个每天都在混日子的新员工,居然比自己这个努力工作、业绩突出的老员工挣得多!这让华子感到非常不满,他心想:“这也太不公平了,这小子凭什么挣得比我多?
华子决定找上司理论,一进上司的办公室,华子便痛斥了公司的不公平,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要求上司给个解释。上司也很理解华子的心情,对他说:“其实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你要求公平本没错,可是职场中没有绝对的公平。”
听了上司这番话,华子更是觉得不可思议,他质问上司:“凭什么这么不公平,多劳多得难道错了?”上司无言以对,过了一会儿问华子:“你真想知道理由?”华子点点头。
“小孙是公司老板的亲弟弟,你明白了吧。”
华子当场愣住了。
的确,这个时代没有绝对的公平。在职场之中,不论上司是好是坏,是私是公,对此你都不必愤愤不平,等你深入地了解了公司的动作文化,慢慢地熟悉了上司的行事风格后,也就见怪不怪了。公平只是一个神话。在“坏”上司眼中,就没有公平与不公平的概念,他们懂得什么叫相对论。“坏”上司告诉你:在职场上,甚至是其他领域里,永远不会有绝对的“公平”出现,因为这个世界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而创造的。无论社会进步到什么程度,企业管理如何扁平化,企业内部永远是个金字塔结构。既然是个金字塔,就必然会有上下之分,就必然会有不平等的现象存在。而上司往往是最大利润的谋求者,与追求“公平”相比,他们更喜欢“效率”,才懒得理你什么公平不公平。
公平,只是相对来说的,就像一个人,他昨天捕到了鱼,那么对他,是公平的;他今天没捕到鱼,那么对鱼来说,鱼是公平的。如果因为没捕到鱼就认为不公平,这就错了。公平永远是相对的,就是到了上帝那儿也找不到绝对的公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清楚的事实。我们永远都无法否认时时刻刻都发生在世上每个角落里的不公平!
面对是否公平这件事,就看我们如何看待。人的十个指头都不一样长,又怎能要求在复杂的职场中,处事待人要求绝对公平呢?而上司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喜好,这也不能保证他们对其他任何人都公平对待。例如,大家认为平均就是公平,但结果如何呢?每个人都缺乏积极性,导致公司亏损,因为“平均主义”的所谓公平就是对工作积极员工的最大不公平。如果在一个公司里,一个职员忿忿不平地说:“我跟某人是同时进公司的,学历一样,干一样的电脑工作,为什么他的薪金比我高呢?”这又该如何对答呢?公平,是相对的公平。
因此,作为职场中人,就要抛弃公平与不公平的概念,接受企业的等级制度和淘汰制度,不要因自己的“仁义”而失去竞争力。因为在现实生活之中,永远不会出现你想象中的那种“公平”。现实就是这样,处处存在着不公平,但是这种不公平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的几率又是相等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其实世界又是公平的。那么,既然每个人遇到不公平的几率都是如此相近,我们就不需要抱怨那么多了。在我们面对工作的时候,所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地使每一步尽可能完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世界上的事从来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所施才有所获。职场中没有公平不公平,关键是你想要什么、付出了什么。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公司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最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所谓上司对我不公平,付出得不到回报等等,都不是理由,一个人付出的努力也许一时间看不到效果,但如果每天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信不管是好上司还是“坏”上司都会看在眼里。
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作为团队的一员,这个定位就决定了你的身份。作为一个职场中人,步入职场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自己在团队中的职位,然后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
有人认为,在团队中做得越多,上司就越器重自己。所以他们常常大包大揽,忙里忙外,做许多超越自己身份的事情,到头来,非但没有得到“坏”上司们的青睐,反而引起了他们的厌恶。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这些员工没有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他们虽然在卖力地工作,但是却常常因为没有明确自己的身份,把属于“坏”上司的工作抢来做了。职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你把“坏”上司的工作包揽了,就等于抢了上司的“戏份”,让他们失去了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他们自然会不高兴,自然会想方设法地给你小鞋穿。
黄明是一家公司业务部的业务员,工作能力突出,业绩优秀,他的上司王晓鹏对他也很器重,曾经许诺黄明让他做副经理。
到了年底,由于他们这个业务部业绩很好,所以公司特意开酒会慰劳他们,酒会上会有很多公司高层出席。
酒会上,公司的高层讲完话之后,王晓鹏也发表了很短暂的演讲,最后,王晓鹏提议让黄明和大家谈谈一年以来的工作经历。
黄明上台之后,口吐莲花、妙语连连地讲了半个小时,台下的公司高层都被他幽默的语言逗得前仰后合。他讲完之后,公司的总裁还特意叫他过去,当着王晓鹏的面夸奖黄明是个人才,值得培养。酒会结束之后,黄明认为通过自己的优异表现,给自己的晋升又添加了一些砝码。但是他左等右等,都没有得到晋升的消息。到最后,一个业绩没有他好的同事反而得到了晋升。
黄明对公司的这个决定很不满,所以在失落中选择了辞职。
在这个案例中,黄明最后没有得到晋升的原因相信很多人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就是因为他在公司酒会上表现得太过耀眼,超越了自己的身份,抢了上司王晓鹏的风头,最后被“坏”上司背地里暗箱操作了一把。
其实,黄明的不如意与其说是“坏”上司的心胸狭窄造成的,倒不如说是他对自己不当的身份定位造成的。每一个人在职场中都必须有符合自己身份的自我定位,像黄明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身份越位”。
所谓的身份越位,可以理解成员工做出了超越自己身份的事情,这会让“坏”上司们感觉到挑战,把你的存在当做是对于他地位的一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坏”上司自然会把暂时还处于劣势身份的员工扼杀在晋升的摇篮里。
对于职场人来讲,既然你的身份是人家的职员,那么就放聪明些,学会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在自己的职位角度上有节制地出力和做人,切忌轻易“越位”。具体来讲,“身份越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决策越位
作为一个普通的职员,你也有机会参与一些公司的决策。在参与决策的时候,你应该认识到,谁做什么样的决策,是有限制的。有些决策你可以参与,但有些决策还是少言为妙。
2.表态越位
在团队里,时常会要求员工做出一些表态。但是作为员工也应该注意,表态同一定的身份密切相关。超越了自己的身份,胡乱表态,会给自己带来大麻烦。首先你不应该抢先表态,上司还没有说什么你就先表明态度,这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其次,你应该得到上司授权后再表态。抢先表明态度,会造成喧宾“压”主之势,这会陷上司于被动。这时,“坏”上司要是因为不高兴而给你难堪,你也是有苦难言。
3.工作越位
什么工作你该干,什么是你不该干的,你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份做出明确判断。做了不该做的,有时比不做还严重。
4.场合越位
客人应酬、参加宴会等等场合中,你应该知道上司才是此时的主角,你的身份充其量是配角。如果不明身份定位,过多地显示自己,“坏”上司自然会不高兴。
以上是职场人应该注意的几个危险越位,如果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时常处在“越位位置”,“坏”上司就会视你为“危险角色”,设法来“制裁”你。要真到了这一步,你再想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恐怕也为时已晚,因为“坏”上司已经把你放到了“黑名单”里。
忘记自己的身份,除了会造成“越位”这种危险状况之外,还会造成“错位”和“失位”。
错位就是指那些老员工居功自傲,他们认为自己在团队中有背景、有资历、有功劳,甚至因为自己是创业元老而居功自傲。他们对“坏”上司也敢处处违背,甚至私底下聚众“造反”,这实际上已经把自己凌驾于所属岗位之上。这种“功臣”的职业生涯就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其实在职场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所谓的失位,就是指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履行与自己身份相关的义务,工作中漏洞不断、错误不断。这样的员工,“坏”上司自然不会给你情面。
总而言之,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就容易造成“越位”、“错位”和“失位”,这三种情况都是危险的,都可能引起“坏”上司对你的不满甚至是戒心,这对于职场人来讲是极度不利的。其中“错位”和“失位”的现象虽然不如“越位”多见,但是其危害也并不在越位之下。
作为一个职场人,牢记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是成功的关键。在职场中,我们应该常怀敬畏之心,少些非分之想,避免非常之祸,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避开超出自己身份的言论和事件,才能游刃有余。
得罪人是有成本的
在职场里,总有些“无畏”的人,他们不怕得罪同事,甚至也不怕得罪“坏”上司。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既不想升职,也不想抱上司的大腿,所以经常会说:“就算得罪了他们,又能怎么样?”
还有一些人,说话没心没肺,办事不计后果,不知不觉得罪了一大批人,也包括自己的那位“坏”上司。
如果你碰到了一些这样的同事,那么你完全可以充当一回预言家的角色,你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到最后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原因很简单,在职场上,得罪人是有成本的。这些人或许不怕得罪人,认为得罪人对于自己大不了是没有好处,更谈不上什么坏处。但实际上,在得罪人的同时,这些人都在支付着高昂的成本,其恶果就算当时没有显现出来,但到最后一定会影响到他们的职场生涯。
王新在单位是个典型的天不怕地不怕,他总觉得自己在这个单位也待不了多久,也不指望能挣多少钱。所以只要和他稍有矛盾的人,他都会毫不留情地还击,其中就包括了他的顶头上司叶总。
王新和叶总发生过大大小小几次冲突,终于,叶总忍无可忍,将王新开除出了公司。
王新认为这不算什么,反正自己也早就不想干了,所以他也没觉得得罪了叶总会给自己造成多大的损失。
之后,王新就换了一家新公司。新公司的待遇很不错,而且王新也找到了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王新很希望自己能在新公司里有一番作为。
可是,王新渐渐地发现,无论自己的工作多努力,业绩多出色,他的上司对他也总是不温不火。在试用期到了之后,上司借他犯过的一个小错误为由,把他开除了。
这让王新感觉很委屈也很不解,他最终带着失望的情绪离开了那家公司。
其实,王新不知道,自己之前得罪过无数次的那位叶总是这家公司老板的朋友,这两人在一次闲谈中无意聊到了王新,这位叶总自然对王新没有什么好评价,所以王新最终才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案例中的这个王新,认为得罪“坏”上司对自己并没造成什么实际的影响,哪知道却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在关键时刻,他尝到了得罪“坏”上司的恶果。
王新犯了一个职场中绝不允许的错误——千万不要得罪上司。得罪上司,对于职场人来讲铁定是一件又亏本又没得赚的买卖。因为上司是可以左右你职场命运的关键人物,他们有给你机会的能力,也同样具有让你失去机会的实力。所以,得罪上司,尤其是得罪“坏”上司,是一件成本过高的事情。
而当面和上司起冲突,更是绝不能为。就算有再充分的理由,或者是再大的火气,也没有必要做这种事情。
维护与“坏”上司的关系是一件长期工程,而要想搞砸这种关系,你只要得罪他一次就够了。
也许得罪“坏”上司不会让你当场得到什么惩罚,但是你要知道,“坏”上司就算再无能,可他的记性都是相当不错的,你得罪了他,别指望他会轻易忘记。对于职场人来讲,真正可怕的不是当面冲突,而是别人将你牢牢记恨在心,等到时机成熟时再对你发动进攻。有句老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你若是被“坏”上司“惦记”上了,等待你的绝不会是什么好事情。你要明白,在职场里得罪人,必定是有成本的,那些当面与你冲突的人还好对付,而对于那些“坏”上司来讲,他们是不会和你进行正面交锋的,因为他们有的就是背地里搞鬼的伎俩。他们想治你,大可不必着急,他会在你露出大破绽的时候,直接给你致命一击。
另外,在职场中得罪了人,你也没有被对方原谅的机会。因为职场就是一个讲利益的场所,虽然你和你的“坏”上司们朝夕相处,但是人家与你非亲非故,所以没有任何理由放过你。由此可见,得罪“坏”上司,实在是一件太划不来的事情,每一个职场人都应该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些人会说:“我就是看不惯我的那个“坏”上司,我恨他,所以我就要得罪他。”这种说法看起来有道理,其实完全不符合职场中的逻辑。你恨他,为什么就要得罪他?你得罪了他,到头来承受损失的却是自己,这难道不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吗?
确实,在很多时候性格是会冲突的,也许恰巧你的性格就与你上司的性格相互冲突。但是作为一个理智的职场人,不能让自己的性格成为阻碍自己前进的障碍,一个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的职场人注定是要失败的。更何况,如果你与“坏”上司本来就性格不合,如果还不懂克制的话,很容易把一件小事变成刻骨仇恨。
所以说,即使对方是你最讨厌的“坏”上司,你也不能因此而故意得罪。所谓在人屋檐下,哪能不低头?你如果还想混迹职场,就应该学会忍辱负重。套用之前的一句话“这个时代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因此而愤愤不平。
要知道,在职场中得罪人的机会永远比讨好人要多,像得罪人这种事情大家都是唯恐避之而不及。如果你还是一意孤行,完全不管不顾地去和“坏”上司冲突,那么对你来讲绝对是要付出大成本的。
不要得罪人,更不要得罪上司,且万万不能得罪“坏”上司,这是你混迹职场需要牢记的不二法则。
犯言直谏不可取
“坏”上司犯了错,怎么办?这是个让许多下属犯难的事情。
面对“坏”上司的错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有些员工,就会选择比较直截了当的方法,他们会直接向“坏”上司说明:你错了,你应该改正。这种方法会让“坏”上司顿时觉得颜面无存,产生怒气。所以,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之为“犯言直谏”。
在传统观念中,敢于犯言直谏的人一般都是忠臣,所以这种方法也被人们大为赞赏。但是,一般来讲采取这种方法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因为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绝对意义上的“明君”都是少之又少。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你不顾情面当场指出他们的缺点,就是一种威胁、不尊重、挑战领导权威、伤及自尊的做法,这是“坏”上司们很难接受的。
赵鹏在公司工作了将近十年,他的老板是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而赵鹏又在工作上很有建树,所以两个人的关系一直保持得很好。
有一次,老板提出了一个运作方案。赵鹏经过一番思量,觉得上司的这个方案中有一个不太明显但是足以让整个计划流产的漏洞,所以他当场就对老板说:“您的这个方案行不通,虽然它看起来很完美,但是有一点小问题,这个问题足以让咱们的计划全盘落空。”
赵鹏的老板是一个很自信的人,由于赵鹏当着所有人指出他的错误,他当时就感觉很不高兴,问赵鹏:“那你说说,漏洞在哪儿?”
赵鹏把自己的观点说了出来,虽然老板心里也暗自认可,但是嘴上还是说:“这也算不上什么严重的事情。”
赵鹏这时候还是不依不饶地对老板说:“这可不行,我们必须修正这个漏洞,否则这个方案绝对不能实施。”
这么一来,由于赵鹏完全没有给老板留面子,所以对方很生气,当场就拂袖而去,留下了赵鹏愣在那里。
案例中的赵鹏,虽然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由于他的犯言直谏让老板觉得很没面子,所以造成了尴尬的局面。事实上,在很多时候不是对或者是错就能解决职场中的所有问题。作为一个职场中人,也不能因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就不管不顾,在任何场合都“犯言直谏”。要知道,在职场中上下级的等级是相当森严的,不能因为你是对的,就肆无忌惮地挑战上司的权威。也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公司的利益着想,就忽视了上下级的地位差别。即使你的意见是有利于团队的,只要“坏”上司认为你已经触犯到了他的尊严,那么你也是“功不抵过”,会让“坏”上司对你产生不满。
事实上,不宜犯言直谏不仅仅是在职场中的生存法则,这也是一种在社会上被广泛认同的“潜规则”。在我们的思维中,职位低的人是不宜反驳职位高的人的。举例说明,如果你的上司冤枉了你,你该怎么办?据理力争的话,他会明白是他错而非你错,但这又如何呢?他身为上司,竟然失察而冤枉了你,自然觉得相当没面子。
中国人好面子,世所共知。你是忠臣,你的犯言直谏是为了集体的利益,也许这些道理你的那位“坏”上司都明白,但是就因为你没有给他留面子这一点,他就有理由嫉恨你。你让他丢了面子,他便会设法找回面子。如何挽回他的颜面?很简单,他只要挑出你的毛病、你的不足,“坏”上司就会认为自己的面子挣回来了。作为上司,他若是“一心一意”地找你的麻烦,那真是太容易不过的事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旦你被“坏”上司发现了错误,他便会毫不留情地公之于众。关键是,你找出他的错误,他最多也就是反省一下自己,然后改正就算完事儿了。可若是你的错误被他掌握了,“坏”上司还会给你改过自新的机会?由此可见,不顾“坏”上司的脸面犯言直谏,到最后伤害的只能是你自己。
所以说,在职场中当个“犯言直谏”的忠臣的成本过高,作为一个职场人还是应该尽量避免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有人会问:“不能犯言直谏,那么就该沉默不语?放任上司的错误给公司造成损失,那不就成了奸臣了?”
这样的观点显然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犯言直谏”和“明知不语”两种方法。在面对“坏”上司的错误时,你没有必要犯言直谏,但是为了避免损失,你可以用很婉转的方式提醒“坏”上司:你错了。
你可以在会议结束之后,单独找“坏”上司,以讨论的态度指明“坏”上司的不足之处。你也可以在“坏”上司犯错的时候,采取先扬后抑的方法,婉转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咱们有什么必要非得用“犯言直谏”的方式当面揭开他的伤疤呢?
对于有些人而言,他们只是一心想着维护公司的利益,他们有能力发现“坏”上司的不足,但是他们却不会采取迂回的手段。我们说这样的人是尽职的员工,是不折不扣的忠臣,也是有能力的能臣,但是他们却不能将自己的才华尽情地发挥,因为他们常常会因为得罪上司而无从施展自己的才华。
其实,在职场中,忠臣也不妨采取些奸臣的手段,变得世故一点,圆滑一点,这样才能更好地生存,更好地以自己的能力为团队服务。所以,我们说忠臣不见得非要“犯言直谏”,不见得硬是要站在“坏”上司的对立面。想要创造价值,必先明哲保身,这才是职场的生存之道,也是体现自己能力的最佳方式。
混迹职场需学变脸术
“坏”上司很讨厌,但他是个典型的“惹不起、不能躲”的家伙。如果遇到了这样的“坏”上司,职场人就要做好与自己讨厌的人长期共事的心理准备了。任何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都会以自己的好恶去选择交往的对象,在办公室里,职场人也倾向那些和自己有更多共同点的人打交道。但是,人在职场身不由己,职场人根本就没有能力和条件去挑选我们的上司,所以,职场人也必须要和那些讨厌的“坏”上司们共事。
绝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极端郁闷,可是偏偏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面对。面对讨厌的人,职场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些不和谐的信息,时间长了,对方当然也会有所察觉,双方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差,这对职场人的发展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在面对自己讨厌的“坏”上司时,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你可以告诉自己:“也许在我们讨厌的人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
李飞本来在公司的行政部门工作得很开心,但不幸的是他最近遇上了一个很讨厌的上司。那个上司原来只是客户部的一个小姑娘,名牌大学刚毕业就到了他们公司。这名牌大学出来的高才生,自然张扬得要紧,当时李飞看她就很不爽。
但是小姑娘得到了老板的信任,来公司没多久就当上了行政部的经理,成了李飞的顶头上司。
自从当上了经理,这小姑娘就更加飞扬跋扈了。李飞工作上稍微有点疏忽,她马上就来挑刺。李飞向她汇报工作,小姑娘也是很老成地说句“我知道了”,就打发走李飞。自己辛辛苦苦制订的工作计划,在小姑娘那里似乎一文不值。而且李飞一有什么过错,这个上司就揪住不放,非要闹得众人皆知才满意。
小姑娘的恶劣行为让李飞极其愤怒,所以李飞经常去总监那里投诉,但是总监并没有理会李飞的抗议。
看到自己无法让这个小姑娘从自己的眼前消失,李飞决定改变自己的策略。他渐渐地开始对小姑娘变得友善起来,有几次还主动邀请这位上司一起去吃午餐。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李飞发现上司不再总挑自己的刺儿了,而且李飞有什么困难的时候这个上司还比较关照他。虽然这只是面子上的事情,但是李飞明白,最起码他和这个上司不再对抗了,这对于两个人来讲都是解脱。
这个案例中,李飞见风使舵非常及时,在他明白了自己虽然讨厌这个“坏”上司但是拿她没办法的时候,他果断地选择了打破两个人之间的僵局,“化干戈为玉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有些人比较“爱恨分明”,一旦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就会千方百计地远离他,要是没有办法远离,也会采取对立的态度去面对自己讨厌的人。但是,每一个职场人都该明白,在办公室中,上司不是超市里的商品,你想要哪个就拿哪个。就算是遇到了一个你所讨厌的“坏”上司,你也毫无办法。如果真的遇到所作所为、行事说话让你很不喜欢甚至非常讨厌的“坏”上司,你就要学习李飞的做法,要尽可能做到礼让、容忍,不要挑起冲突,搞得像仇人一样,偶尔还可以开开玩笑、拉拉家常,问寒问暖,不必成为多好的朋友,但是可以保持良好的关系。若是当他们的所作所为与我们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也要学会防范。
对于那些笑里藏刀的“坏”上司,你绝对要加强一些警惕,但是不论你多讨厌他,都不要表现出来。同时与这样的人交往应该只限于公事,千万不要在他面前评价公司其他人的是非,只要凡事有所保留,他便无法向你下手。
至于那些爱挑拨离间的“坏”上司,你和他们只能谈谈工作,工作以外的空间,就赶紧远离他们吧。
碰上好捅娄子的“坏”上司,切莫提意见或妄下断语;要是事件与自己有关就公事公办,保持低姿态,所有公文必须依照手续。最主要的是维持好风度,事后也应保持缄默。还有就是千万不能和这样的“坏”上司同上一条“贼船”,因为他们随时会捅娄子,假如他们捅了娄子的时候你恰巧就在他身边,你不要指望他们相信什么“千年修得同船渡”,一旦有什么不测,他们会第一个把你扔下海去,让你当替罪羊。
总而言之,生活中让我们讨厌的人也许有很多种,而且也不能保证你的上司不在你所讨厌的那个类型里。既然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上司,那么遇到了自己讨厌的“坏”上司也只能选择试图和他缓和一下关系,然后在心里默默讨厌他而不表现出来。如果因为自己讨厌“坏”上司而影响了工作就太不应该了。因为我们的个人喜恶只能代表自己的想法,但工作还是要开展的。无论如何,不能让个人的喜恶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这是在职场中需要做到的一个职业素养。
上司对你越坏,你要对他越好
在职场中,总有些人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遇到上司表扬夸奖的时候就喜笑颜开、眉飞色舞,但是如果遇到他们不喜欢的“坏”上司,脸上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厌恶的情绪,甚至还会发脾气、闹情绪。这样的职场人,我们只能说他是不成熟的,还没有真正体会到混迹职场的真谛。
职场之中,你的情绪不是想发泄就可以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发泄,你的那位“坏”上司,可能时常会引起你的不满,但是你却不能把这种不满转化为实际的行动。真正的职场高手都懂得“以柔克刚”的道理,“坏”上司越是对他“坏”,他对上司就越好,处处笑脸相迎,坦然面对批评,到最后这种“软暴力”会将上司的“坏”统统软化,让自己在职场中取得主动。
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当上司对他“坏”的时候,他会选择“以暴制暴”,用同样恶劣的态度去回击“坏”上司。这样一来,和上司之间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僵。在员工和上司的对抗中,员工很难取得主动,而那些“坏”上司会用自己手中的各种资源、权力来打击那些与他有间隙的员工。这样以来,那些与上司有直接冲突的员工就常常处于被动的局面当中。
小刘和小李是同时毕业后来到同一家公司的,他们的公司经理属于那种比较难接近的人,时常会板着脸教训人,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无情地训斥员工的错误。
小刘和小李因为初来乍到,工作上有许多不懂的地方,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而这位经理也经常毫不留情地批评他俩。
过了一段时间,小刘对于经理的恶言相向忍无可忍了,所以在经理批评他的时候常常会针锋相对,因此与经理闹了不少矛盾。而小李那边呢,每次经理在批评他的时候他都会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还常常主动找经理检讨自己的不足,询问一些工作上的注意事项。
小刘忍不住问小李:“他那么凶,常常是因为一点小事情就把咱们骂得狗血淋头,你干嘛还给他好脸色!”小李说:“其实咱们就算是和他争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和和气气的呢。”
小刘不再问了,但之后他还是我行我素,似乎真要和经理争出个结果才肯罢休。而小李则还是一如既往地笑脸相迎,久而久之,经理对他的印象越来越好,也就口下留情,不再多说什么了。
到了年底,公司论功行赏的时候,小李被晋升为公司的主管。而小刘则原地踏步,似乎经理已经忘记了还有他这么一个人。
这个时候,小刘才明白,原来小李的做法是对的,自己的行为只能让自己受到损失,没有任何作用。但是,此时明白已经为时已晚,他和经理之间的隔阂很深,最终他在公司待不下去了,只好选择离开。
这个案例中的小刘,明显就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他还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职场人。而这个小李,“坏”上司对他越坏,他反而对上司越好,这才是一种明智的表现。也只有这种人,才能在“坏”上司手下安身立命。
也许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上司对你越坏,你就要对他越好呢?这句话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受虐狂说出来的。
实际上,在职场中混迹,是需要一点牺牲精神的。面对上司的“坏”,你应该懂得容忍和避让。实际上,很多“坏”上司之所以对你恶言相加、毫不留情,不代表他们对你个人有成见,而是因为对方性格就是那么恶劣。
职场是一个极度现实的地方,这是一个权力和利益主宰的地方。“坏”上司有权力,他的喜恶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利益,所以他有资本随着性子来。而作为下属,处于权力和利益的末端,如果你也随着自己的性子来,肯定会遭到“迫害”。所以“以柔克刚”,用笑脸迎接、软化对方的恶劣态度是下属们明哲保身的最好方法。
当然,如果有一天你能够在权力和利益中凌驾于你的“坏”上司之上,届时也不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要想有那么一天,你现在就必须学会对他好。他对你“坏”,在你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你对他好却给了他一个好印象,就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了一条坦途。孰轻孰重,谁是谁非,在这种利益关系的对比中显得再明确不过了。
职场中人,如果懂得了“寄人篱下”的时候“以德报怨”,会让你占很大的便宜。
有些人常常会说:“上司太坏,我忍无可忍。”这是一种极不成熟的想法,事实上,正是因为“坏”上司太“坏”,所以你才更要忍。佛陀说:“他打你右脸怎么办?你把左脸也给他打。”这是因为佛陀是“好人”才这么说。对于你的“坏”上司而言,他可没有如此的觉悟,在他的世界里,你如果动了他一根指头,他会毫不犹豫地把你的左右脸都打了。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得罪一个坏人的成本要比得罪好人的成本高得多。正因如此,当你上司越是“坏”的时候,你越应该对他好,你要是惹了他,他对你绝不会手下留情。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以德报怨,不是说让职场人做老好人,做个活该受欺负的主。我们要做的,就是自己掌握尺度,以保障利益为大前提。
我们对坏人好,是为了保障将来的大利益,为了不付出得罪人的成本。但是如果对方的“坏”已经触犯了你的实际利益,你就完全没必要给他笑脸了,该回击也要回击。其实说白了,就是个成本核算的问题,在职场中用利益的得失衡量你的行为,才是明智之举。不过一般来讲,回击上司的成本总是过于高昂,所以我们不妨“忍辱负重”,他对你越坏,你对他越好,用这种软刀子消磨他的脾气,让自己能在职场中获得最大利益。
没有不合理的职场,只有不合理的心态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员工,在其遭遇挫折之后会把所有的原因都归咎于自己的“坏”上司?但是那些被人认为是无恶不作的“坏”上司为什么反而都会在职场上如鱼得水、平步青云?如果一个职场人不能搞明白这两个问题,就容易陷入不合理的职场心态当中。一旦拥有了不合理的职场心态,职场人就很难以客观的眼光看待职场。他们往往不自知,在他们的心里,从来不会觉得是自己的心态不合理,反之,他们会觉得是职场不合理。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不合理的职场,有的只是不合理的心态。诚然,职场中会有很多规则与人们的传统观念相背离,但是这些规则的产生是基于职场本身的特性。如果忽视了职场的特殊性,依旧以传统的是非观念看待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显然是不现实、不理智的。一个职场人,只有首先认同职场规则的合理性,然后将自己的言行与这些规则接轨,摈弃不合理的职场心态,才能获得职场上的成功。
吴迪是一家民营制药公司的高级技术专家。他在这个行业已经打拼了十几年,所以对这个行业十分了解。他在现在的公司主要负责的是公司药品的技术鉴定和新产品的开发。
最近吴迪所在的公司计划投入一笔巨资开发一种新型的药品。吴迪对于公司的这个决定很是担心,根据他以往对市场和现在药品市场情况的了解,公司打算开发的这种所谓“新药”,其实在市场上已经广泛存在了,甚至在市场上已经处于饱和。所以,如果公司把未来的宝押在 这种药品上,肯定将是失败的。
作为新产品的技术专家,吴迪及时地向上司讲明了自己的意见。可是吴迪的上司却不认同他的观点,坚持认为这个项目还有利可图。吴迪的观点虽然没有得到上司的支持,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依旧不断地向上司阐述自己的观点。为此,吴迪和上司爆发了很多次冲突。
这个时候,吴迪认为这个上司实在是不可理喻,冥顽不化,他开始怀疑自己在这样一个上司手下是否能很好地发展。而上司那边则认为吴迪在刻意与自己作对,所以时常会给吴迪小鞋穿。两个人这样僵持了很长时间,最后吴迪终于坚持不下去,选择了辞职,从而失去了这份薪酬很高的工作。
案例中的吴迪,他在上司做出错误决定的时候给上司提醒,这本来是没错的。但在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的时候,他就认为“坏”上司是不合理的,甚至开始认为自己置身的职场也是不合理的。这时候他的职场心态就发生了变化,开始了无休止地与“坏”上司的正面冲突,导致最后关系僵化,无奈地选择离开。我们可以说,吴迪到最后之所以会觉得没有容身之所,就是因为他一直都在用生活中的是非观和办事方法来处理职场中的问题。如果一个职场人以传统的观念看待职场的话,那么势必会经常看到“不合理”的事情发生。事实上,并不是职场中有太多的“不合理”,而是你看待职场的眼光和处理职场问题的方式本身就不合理。
一个优秀的职场人,他懂得把生活与职场分开来看。对于这样的职场人而言,职场永远是合理的,虽然有些时候职场中的一些事情会违背生活中的法则,但是如果把这些事情放到职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来看的话,他们又都是合理的。
你的“坏”上司,他们责备起人来也许是口无遮拦、恶语连连,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生活中当然是不合情理的。但在职场中,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服务,只要对获取利益有利,他们会不择手段地提高工作效率,这样来看,这种行为就是合理的。
你的“坏”上司也许不公平,他们在用人的时候没有把最有能力的人提拔上去,而是“任人唯亲”,这用传统的道德观念来看也是不合理的。但在职场中他们要扩大自己的势力,增强对团队的控制力,给自己谋取更多利益,这样一来,他们的行为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认为不合理的事情是发生在你的“坏”上司身上,如果你因此而认为整个职场都是不合理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只能证明你是一个过于青涩的职场人,你还没有完全适应职场中的种种规则,你还是在用生活的心态去面对职场。实际上,就是你的这种在职场中的心态才是最不合理的。
从步入职场的那天开始,就应该学会适应职场,遵循职场的规律办事情。在成为一个职场人的时候,你必须首先扭转你的心态。如果你的人在职场,而心态却在职场之外,那么对于你来讲,这个世界就有太多的不合理。久而久之,你会对职场产生错误的认识,甚至会在心理上抵触你现在身处的环境,这对于在这个环境中的生存是不利的。
作为职场人要知道,职场和你曾经所处的任何环境都有所不同。你曾经认为合理的事情在这里不见得合理,曾经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在这里很可能是合理的。这就是职场,它是一个与你之前所处的任何一个环境都有所不同的地方,所以必须从头开始认识职场的合理性,而没有任何理由和资格质疑职场本身是不合理的。如果你还是没有从过去的环境中走出来,固执地认为职场是不合理的,那只能说明你的心理是不合理的。
职场人应该善于调整自己的心理,让自己更多地认识到职场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场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