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坏”上司是所好学校
8677100000003

第3章 PART 2 他会“说”,你会“听”——“坏”上司教你读懂职场“暗语”

遇到了一个“坏”上司,职场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坏”上司们喜欢有话不直说,他们常常运用“隐喻”、“反讽”、“声东击西”等语言艺术,说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暗语”,让职场人听得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坏”上司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是对职场人工作的指引或是评判,下属如果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很多职场人因为听不懂“坏”上司的话,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若想在职场中立足,必须先从听懂“坏”上司的“暗语”做起。优秀的职场人,不仅能从“坏”上司的语言中听懂他们的暗语,更能从“坏”上司的动作、眼神中读懂他们的内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坏”上司的一言一行在自己的眼中毫无秘密可言。职场人只要读懂“坏”上司的暗语,就能使自己在职场中占据主动,立于不败之地。有效的沟通从“听”开始

“坏”上司最让员工头疼的地方,不是严苛的要求,不是无情的责难,而是他们的语言在很多时候让员工“听不懂”。这些“坏”上司说话往往都很隐晦,有时候他们话中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和字面上理解的意思相去甚远。他们在表扬你“思维敏捷”的时候,也许是在责备你“善于找借口”。他们说你的计划“基本上可行”的时候,往往是在告诉你“你的计划还有很多漏洞需要修改”……

如果你没有听懂“坏”上司们的“话中话”,就很难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时常会有员工们抱怨:“上司明明说过是可行的,为什么我照着他的说法去做了,最后反而受到了批评?”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这些员工没能“听懂”上司的话,只是简单地理解了字面意思就认为自己懂了,然后大张旗鼓地去做,到头来肯定是费力不讨好。

王杰最近跳槽到了一家饮料公司担任市场部副经理,他的上司是个台湾人。入职之日起,王杰对待工作就十分用心,希望能得到上司的青睐。

王杰的上司比较平易近人,平时喜欢和员工们混迹在一起,所以他对王杰的努力工作和创造的业绩也是看在眼里,并多次在公司中公开表明对王杰的赞赏。

在一次公司举办的全国性渠道商会议上,许多渠道商向王杰的上司提议,希望公司能够加大广告的投入,这样才能让自己的销售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上司听完这些建议后短暂地沉默了几秒,对渠道商说:“你们的意见我也很赞同。加大宣传力度是好事情,不过我们之前还没有这样的计划,所以要内部讨论一下才能最终决定。”说完,上司就向王杰征求意见。王杰听上司很支持这个方案,于是就顺着老板的话介绍了一番加大宣传的好处。

王杰讲完以后,经销商都纷纷附和,表示今年市场不好做,如果公司不加大广告投放,他们的销售工作就没法完成了。在经销商的压力之下,上司不得不当场许诺第一季度追加广告投放费用100万元。

经销商会议后,上司把王杰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王杰,他说王杰没能明白他的意思,帮了倒忙。这时王杰才反应过来:刚才在会议上,上司并不好直接回绝渠道商的要求,那番话就是在暗示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而王杰却没能领会。

从那以后,王杰就不再被上司看重了,他在公司里也一直很平庸,再没有得到过晋升的机会。

王杰的错误就在于他没能听懂上司话里的真正含义。有时上司在某种公开场合不好向下属直接阐述意见,所以大部分的“坏”上司都会使用意思模糊甚至意思相反的暗语。如果员工不能领会到其中的“真谛”,就很可能与上司的真实要求背道而驰,这对于职场人员来讲简直是一种灾难,会严重影响到职业前途。

那些能听懂“坏”上司“暗语”的员工,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上司的意图,按照上司的真实要求去行事,必然会受到上司的重视,前途无限。所以,作为一个职场中人,一切的成功都应该从听懂“坏”上司的话开始。

要想听懂“坏”上司的话,员工就必须修炼倾听的技巧。我们把职场中的倾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指员工根本就没有注意上司所说的话,他们看起来也是在听,但实际上却在考虑其他的事情,或内心想着辩驳。这种倾听的方式是职场人士的一个坏习惯。要知道,你面对的是一个“坏”上司,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大有含义,他从不把自己的真实意愿直白地交代给你,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走神可能会让你错过重要的信息。所以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往往是导致与上司关系破裂或者是你做出拙劣决策的根本原因。

第二个层次,是员工仅仅依靠对字词意义的理解来获取信息。一般来讲,这个层次上的倾听已经可以帮助员工应付大部分问题。但是,当员工面对一个“坏”上司的时候,这个层次的倾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坏”上司话中的字面意思,很可能会将你引向歧途,所以第二层次的倾听仍然不足以让员工应对“坏”上司。

第三个层次的员工就不再仅仅通过上司的字面意思来理解问题了,他们还会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上司的动作神情以及上司一贯的行为作风来解读上司的话。这样的倾听,能够更好地避免对上司的话做出武断的评价。一个善于倾听的员工,永远不会武断地下结论,他们会感同身受上司的情感,也能够设身处地看待事物,更多的是询问而非辩解。所以,能够达到第三个层次的员工,才能真正应对那些话里有话的“坏”上司。

总而言之,当上司讲话的时候,要排除一切使你紧张的意念,专心聆听。眼睛注视着他,不要死呆呆地埋着头,必要时做一点记录。他讲完以后,你可以稍思片刻,也可问一两个问题,真正弄懂其意图。然后概括一下上司的谈话内容,表示你已明白了他的意见。切记,上司不喜欢那种思维迟钝、需要反复叮嘱的人。

学会“听而不厌”

有些员工,上司一开会他的精神状态就会突然变得萎靡不振。别管刚才多生龙活虎,一到了会场就马上昏昏欲睡,无论是姿势还是神态,都让人忍不住想给他一个枕头,或者是直接打发回家让他睡个够。如果你问他原因,他会告诉你:“上司讲的话千篇一律,没有任何有效信息,都是些大话、假话、空话、套话,而且还自以为幽默,其实他的笑话段子一点都不好笑,所以我才不愿意听。”

这位员工说得可能没错,他的那位“坏”上司也许就是喜欢长篇大论、不着边际地讲话。但是这位员工没有意识到:这位“坏”上司虽然讲话乏味,但他自己却喜欢人们津津有味地听他讲话,讨厌别人在他讲话的时候表现出漫不经心的状态。可想而知,如果员工在这种“坏”上司发表言论的时候表现出昏昏欲睡的神态,那么他一定会认为你是不屑听他讲话,或者对他的观点不认可。这样一来,你在这种喜欢长篇大论的“坏”上司手下自然没有好日子过。

行政部的小王最怕刘经理组织开会,这位刘经理常常是“我简单地说几句”,然后一说两个小时,还常常因为他的长篇大论误了下班的时间。所以每当刘经理在会场上讲话的时候,小王总有种“痛不欲生”的感觉。

最后,小王总结出一套对付刘经理的办法,就是在刘经理讲话的时候根本不听,脑子里天马行空地想些其他的东西。这样一来,似乎时间也过得快了些。而小王的同事小何,虽然也在私底下说过刘经理讲话太过于拖沓,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但在开会的时候注意力还是比较集中,还经常拿个笔记本写写画画的。

时间久了,刘经理也发现了这两个人的不同。

有一次,公司决定提升一个人做行政部门的经理助理,让刘经理把这个消息传达给下面。刘经理在开会的时候一开始并并没有提这件事情,依旧是天马行空的“长篇大论”。直到会快到一半,刘经理才说:“公司要提拔个经理助理,你们今晚上把自己的工作总结发到我邮箱。”

这个时候,小何自然把这话听得清清楚楚,而那边的小王此时还正走着神呢,所以没有听到。

当天,小王也没有把工作总结交给刘经理。

最后,小何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经理助理,而小王知道之后却后悔莫及,因为无论是资历、能力,他都要超过小何,但就因为漏了一句话,失去了一个机会。

案例中小王的这位上司,确实够“坏”。他利用小王不喜欢听他讲话的这个特点,狠狠地教训了小王,让他失去了一次晋升的机会。但是,话又说回来,小王受到这个惩罚也算是“罪有应得”,他在刘经理讲话的时候漫不经心,早就给他的遭遇埋下了伏笔。不认真听“坏”上司讲话,这就是下场!每一个职场人都该引以为戒。

对于一个员工来讲,无论你的“坏”上司是怎样喋喋不休地摧残你的听力,你都该学会“听而不厌”。

要知道,上司在企业里拥有着无上的权威。而且他们也喜欢在下属面前将自己的权威表现出来。开会,除了解决问题之外,也正是他们树立自己权威的一个最佳时机,所以他们会尽可能地向员工们展示自己的优点和才能,这也导致了“坏”上司们喜欢在开会的时候无休止地发表言论的原因。而作为员工的你,如果在他们展示权威的时候表现得毫无兴趣,甚至有厌烦的神情流露出来,可想而知他们在内心里会对你有多不满。更可怕的是,“坏”上司们甚至会把你的这种表现视作是对他们权威的挑战,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你的处境将会越来越“悲惨”。

再者,“坏”上司也喜欢接受下属由衷的崇拜。他开会的时候,众人全神贯注地倾听会被他认为是一种崇拜的表现。假如所有人都在全神贯注地“崇拜”上司,只有你是昏昏欲睡、萎靡不振、漫不经心的表现,那“坏”上司们怎么能不“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对于那些充满自信的“坏”上司而言,他们讲话的时候就把会场当成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他需要观众(下属)的配合,也希望从观众的关注中获得成就感。如果你在上司卖力表演的时候,表现得没有丝毫兴趣,这无异于剥夺了他们的成就感。你剥夺了“坏”上司的成就感,就不要怪“坏”上司剥夺你成就自己的机会了。

所以,要想在“坏”上司手下生存,你就必须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听众”,这样才能使自己在老板眼中有分量,才能赢得更多的机会。听,还要听而不厌,才是应对喋喋不休“坏”上司的最好办法。

作为一个职场人,不要以为自己在听上司讲话的时候装装样子,应付过去就算完事。那些“坏”上司们,总有办法检验你是否真的在听他们讲话。他们往往在一番长篇大论之后,向员工提几个自己讲话中的细节问题,如果你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地听上司讲话,这些小问题就会成为你的大困难。所谓的听而不厌就是要求职场人要认真地听“坏”上司的每一句话,即使上司的话枯燥无味,也不能有厌烦的心里,这其实是一个职场人应有的职业素养。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为了满足上司的虚荣心,在他们展示自己的时候,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认可,这样才能让老板得到想要的肯定,同时,员工也会得到老板的肯定。如果员工能不断地给老板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那么员工自身也会给老板留下很好的印象。

弦外之音最难懂

咱们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是含蓄,而这个特点如果表现在“坏”上司的身上,就是让无数职场人最为头疼的“话里有话”,相信许多职场人都被“坏”上司们的弦外之音搞得头疼不已。在和“坏”上司谈话的时候,职场人往往要异常小心谨慎,唯恐没有听出他们的弦外之音而误了大事。

曾经有人专门针对职场“弦外之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一千多人的调查对象中,有接近九百人曾经遭遇过“坏”上司的弦外之音。这证明,“弦外之音”是“坏”上司们在职场中经常会用到的手段。由此可见,作为职场人,领会上司的“弦外之音”,基本上可以算作自己的一个职业技能。如果领会得好,会给自己的职业前途加分,而如果听不懂“坏”上司的弦外之音,就可能会遭遇“职场滑铁卢”。

小刘在公司干了三年,由于他工作十分认真,工作能力也很强,所以得到了老板的器重。

有一天,老板突然问小刘:“小刘,本周末有时间吗?你会打高尔夫吗?”本来老板问他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想说:“小刘周末和我一起打高尔夫吧!”但是小刘对于老板的这个弦外之音完全没有领会,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说:“我不会打高尔夫球,没打过。”老板淡淡地说了句:“哦,这样啊,那我叫别人去好了。”小刘因此而错过了一次和老板私下接触的好机会。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和小刘在闲谈中突然说:“我最近看了一些辜鸿铭的书,这个人确实很有才华。”小刘回答说:“啊,他的书我还真没看过。”老板笑着对小刘说:“你应该回家看看,他的书不错,对中国人的人性分析得很透彻。”

几天后,老板又和小刘谈起辜鸿铭,但是小刘还是没有读过他的着作,所以也搭不上什么话,老板谈了几句就转开了话题。

最后,老板对小刘越来越冷淡,和他的话也少了。小刘在这个公司始终没有什么太好的机会,郁郁不得志之下,选择了另谋高就。

案例中的小刘,因为没有听懂老板的弦外之音,错失了几次接近老板的绝佳机会。职场中的机会本来就少之又少,像小刘这样浪费机会的行为最终肯定会导致他难以获得成功。小刘的失败之处就在于他不擅于理解老板的“话中话”,这就是不知弦外之音的恶果。

作为一个职场人,应当明白“坏”上司们的“弦外之音”是你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一般来讲,上司的弦外之音多半会涉及到加薪、升职、绩效考核、裁员这些重要的信息。如果没能从中获取信息,实在是职场人的一大损失。

“坏”上司们会以试探、提问、激励等方式说出他们的弦外之音。因此,职场人对上司的话要时刻注意,不能被言语中的字面意思所迷惑。“坏”上司一句不经意的谈话就可能是对你当下工作成绩的判定和下一步工作方向的指引。不懂他们的弦外之音,就很可能走上职场的迷途,这显然也不是职场人希望看到的结果。

若你在一个职场中“扎根”久了,对身处企业的一些内外部运作制度、身边的环境和自己的上司都十分熟悉了,那么一切对你来说都好像成为了一种固定模式。在这种固定的模式中工作,那些“坏”上司们更喜欢用弦外之音来透露一些重要信息。所以,职场人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对上司的性格、兴趣、习惯都有一定的掌握,这样可以让你更容易理解“坏”上司的弦外之音。

由于个人所处的行业不同,或者遇到的“坏”上司性格不一,所以遭遇到的弦外之音也各不相同。不能单纯地把语言当做弦外之音的唯一载体,而要看得广泛一些。在很多时候,“坏”上司的一个举动、一个表情都可以传达一些弦外之音。

当然,职场人也不能总把“坏”上司的“弦外之音”看做是恶意的,在很多时候,他们也会利用弦外之音向你传达一些积极的有利的消息。“捕捉”到这些弦外之音,对于职场人是大有帮助的。但是,如果“坏”上司看你没有弄明白其中的意思,他们很可能就会当“没说过”,这样你就错过了一些机会。在职场生活中,如果你能很好地领悟上司的“话”,那么你将会加快进步的步伐。

如今在职场中流行“职场情商”的测试,其实,能否听懂弦外之音,就是考验职场人职场情商的一个重要标准。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场情商,就必须在自己每一次的经历、尝试判断之后,刻意地进行总结,看看自己所理解的弦外之音是否与最后的现实情况相一致。如果理解错了也不要紧,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不断地与“坏”上司的交锋中提升自己理解弦外之音的能力,到最后你的职场情商一定会大大增加。

听懂领导的“弦外之音”是职场功力的体现。一个称职的职场人士,就必须要研究你的每一个“坏”上司,对他们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和爱好情趣都要有足够的了解,只有这样你才能精准地掌握领导的心思,才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在平常的工作中,职场人也应该多注意考虑事物的另一面,多进行换位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领会上司的“弦外之音”就不是问题了。

如果最后你能够修炼成“一叶知秋”的职场神功,对于“坏”上司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中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都有明确判断,那么你一定可以在职场中大展宏图,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你自己看着办

如果要评选“坏”上司经典语录,这句“你自己看着办”绝对可以是开篇第一句。多少职场人为了这么一句话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最后自己看着办了还不合“坏”上司们的心意,被无情地痛斥一番。所以,提起这句“你自己看着办”,职场人早就是不寒而栗、心中揣测不安了。

可以说,有无数职场人曾经栽倒在这一句看似漫不经心的话语上。而这句话在“坏”上司们的口中,其含义早就远远地超越了本身的字面意思。如果不细心琢磨,善于观察“坏”上司的心理,就很可能错误地理解这句话,到时候会给职场人带来不小的麻烦。

秘书长老彭跑到刘市长办公室请示政府大门改造事宜。老彭心想:如果刘市长同意,就赶紧把事情办了。如果要是刘市长不同意,这件事情便就此打住,以后不用再提了。

但是,当刘市长听完秘书长的报告之后,既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淡淡地对彭秘书说了句“你看着办吧”,就没有下文了。

彭秘书当时心里直犯迷糊!这看着办到底是个怎么办?他马上意识到,事关重大,要是一不小心办砸了,事情就不好收场了。

不过彭秘书好歹也干秘书工作这么多年了,他虽然心里不明白,还是连声说:好,好。

出了刘市长的办公室,彭秘书心里想,刘市长说看着办,可不是真让咱自己拿主意,很明显刘市长还是想办的,只不过他不好说出来,所以只能让我看着办了。

于是,彭秘书下定主意,改造市委大楼。不过他心里也明白,这件事情刘市长没表态就是不想掺和进来,要是将来有什么事情,这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和刘市长无关。想通了这一层,彭秘书就更放心地去改造大门了。

果然,事情办完之后刘市长很满意,在会上借其他事情表扬了彭秘书。

在这个案例中,这么一句“看着办”的话,就能让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彭秘书长大费脑筋,可见这句话的威力。在职场中,你如果不能按照当时的情况理解这句话,就很可能走弯路,违背了“坏”上司们的意愿,给自己带来麻烦。

具体来说,按照情况的不同“你自己看着办”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意:

1.“坏”上司自己也没主意

“坏”上司们也不是万能的,他们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他们自己没主意的时候不会直接告诉你说:“我也没办法,你自己决定吧。”事实上是,每当这个时候,他们都会胸有成竹地说:“你自己看着办吧。”

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倒是真可以自己看着办,要是办好了,上司自然会认为自己“领导有方”,而作为下属的你,他们也会肯定你的能力。要是没有办妥,上司自然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你头上,会当众批评你。不过唯一可以放心的一点是,他们不会因为你这次失误否认你的能力,因为他们自己也毫无办法。

2.“坏”上司们自己有想法了,在考验你

这种情况证明“坏”上司对你的印象还不错,但是他需要考验你一下。遇到这种情况,你可千万要尽心尽力地把事情办漂亮了,这真是一个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关键时刻。如果你成功了,估计离晋升加薪就不远了;要是失败了,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从头再来,甚至会失去这个从头再来的机会,直接被“坏”上司“打入冷宫”,永不重用。

3.“坏”上司不好把具体的方法告诉你,让你自己体会

这第三种情况就微妙了。有时候“坏”上司早就心中有了想法,但是不好直接把他的意思当面传达给你,只能让你自己领会。如果你领会得了,OK,他好你也好,大家万事大吉,“坏”上司会把聪明的你当做心腹,你以后也会一路顺风。如果你没能反应过来,没能领会“坏”上司的真正意图,那么事情就严重了,“坏”上司对你会很失望,到最后黑锅你得背,而且还落不下任何好处。“坏”上司从此会认定你不够机灵,对你不再器重。

由上可见,一句“你自己看着办”,蕴涵了职场中种种的惊涛骇浪,身处于职场中的你,如果不会“看着办”,那么很难获得上司的青睐,永远成不了他的心腹。

对于你的“坏”上司的个人性格与动机以及期待,有所了解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想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回应,只要观察他一段时间,就可以开始了解他的反应大概会属于哪些类型,并且可以知晓能从他身上指望些什么。表面上,你的“坏”上司也许神秘莫测、难以预料、反复无常,但是实际上你会发现,构成他行为的,也就是那么一些基本的因素。对你的“坏”上司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也许并不会让他本人变好一点,但却可以使他变得容易共处一些。

我们常说职场是残酷的,其实职场最残酷的还不是激烈的斗争和利益的冲突,而是这些可以决定你命运的小细节。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就可能决定了你未来很长时间的职业走向,这才是职场中最为残酷的地方。所以,作为一个职场人,从学会“看着办”开始,逐步了解“坏”上司的所说所想,才能最终成功。

识别羊皮下的狼

并不是每一个“坏”上司都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满脸的凶神恶煞,满嘴的批评不满,让人一眼就能识别出他就是那个“坏”人。实际上,许多花言巧语、巧言令色的上司,才是真正可怕的“坏”上司,他们就犹如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表面看起来和善、没有攻击性,实际上背地里却是阴招不断、心机极深,这样的“坏”上司才是职场人的心腹大患。因此,职场人要想在职场中风平浪静地扬帆起航,就必须先要辨别出这些羊皮下的狼的本来面目。

如果一个职场人没有识别上司善恶的能力,就很有可能被那些表面和善的“坏”上司利用、陷害,你辛辛苦苦做出的成绩会被他们记在自己的功劳簿上,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在暗地里打击你、排挤你,但在明面上你却毫不知晓,还是忠心耿耿地“自投罗网”,这样的“坏”上司对于职场人来讲才是最大的危险。

王冰是一个刚毕业就顺利地进入一家事业单位的小青年。他所在的部门没有几个人,他的上司和他的年纪也差不多。

由于两个人年纪相仿,所以接触也比较多,王冰一直觉得自己的这个上司和自己的关系不错,所以有什么话都敢和上司说。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王冰发现自己的这位上司会把他说过的一些负面的话一字不差地反应给上级,而正面的评论却一字不提。这时候王冰才意识到这个上司是个“笑面虎”,为了自己在领导面前能够多多表现,居然辜负了王冰对他的信任,这让知道真相的王冰不寒而栗!

其实每个职场人都会遇到类似王冰上司这样的阴险之徒。这些“坏”上司在表面和你十分亲热,但在本质上他们却擅长干讨好强者贬低弱者的勾当。这些“坏”上司做事情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自己,但是他们却善于把自己伪装得很无私、很和善。他们是天生的演员,即使狭隘也不表现出来,甚至表现出正相反的一面。

这些“坏”上司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表扬自己的下属,无论是在私底下还是在公众场合,他们从来都不会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坏”上司的这种行为常常会让下属感觉到很幸运,以为自己遇见了一个伯乐。可在这些“坏”上司的眼里,这些赞扬只不过是自己的一种手段罢了,而且实施这种手段的成本相当低,只要嘴唇一张一合即可,真是不用白不用。

“坏”上司用这种极低的成本换来了下属的忠诚和付出,但是到最后他们会将下属创造的功劳照单全收。如果你不幸是这些“坏”上司的下属,并且完全没有识破他们的真实面目,那么到最后你就会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工作所换来的不过只是他们毫无意义的口头表扬罢了,而他们却因为你的忠诚和付出,得到了更加实际的利益。

很多职场人会因为“坏”上司的巧言令色而沾沾自喜,把这看做是上司看得起自己、重视自己、即将要提升自己的前兆。他们完全被这种铺天盖地的好评冲昏了头脑,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的这个上司是不是在利用自己、是不是在迷惑自己、是不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这种天真的一厢情愿,实际上是这类职场人的一个弱点。

事实上,这些“坏”上司夸你,并不是真的看重你,他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你。

他们明白,想要利用你就必须给你好处,而天底下哪有一样东西的成本比夸奖更低呢?所以他们会和善地对待你,会用各种夸奖来收买你的心。这几乎是职场上最大的骗局,是所有“坏”上司们所惯用的伎俩。当然,在关键的时候,“坏”上司也会给你一些承诺,尤其是在你为他创造了显而易见的利益之后,他们常常会许下一些虚无缥缈的诺言。许多人会因为这个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般的诺言更加信任自己的那位“坏”上司。但下属们却忘记了,如果上司真的要给你,不需要承诺就会给你。如果不想给你,承诺了又有什么用呢?其实有句歌词可以很好地揭示“坏”上司们承诺的真相,这就是“承诺不过代表没把握”。

事实上,“坏”上司们的承诺,也往往是一张空头支票。等你做完了活,你的利用价值被榨干,上司很容易就能找到借口来避开承诺。他可以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甚至告诉你,他曾经多么努力地帮忙,曾经去和高层争辩,但是无济于事。很显然,他们太容易也很善于为落空的承诺找借口。

职场人要想在职场有所付出有所回报,就必须先看清这些“面善心狠”的上司真实的一面。如果你被他们和善的外表所蒙骗,就会落得个有付出没回报的下场。

其实,职场人要想识破“坏”上司的真实面目也不难。首先,作为一个职场人,你必须明白,你身处职场的目的就在于为自己创造实际价值,而不是博得上司的喜欢或者是听他们的表扬(事实上,上司根本就没有理由喜欢你,他们的表扬也只不过是为了激发你的积极性,为他创造更多的利益)。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你就可以根据到最后你获得了多少实际好处来判断上司对你的善良是“伪善”还是真的器重你。

如果你确实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好处,那么恭喜你,你遇到了一个伯乐,而且他很器重你。相反,如果你除了几句口头表扬什么都没有得到,那么基本上可以证明,你的“坏”上司就是披着羊皮的狼,他用很和善的面目接近你,获取你对他的信任,但是却在暗地里窃取你的劳动成果,让你到头来一无所有。

对于一个职场人而言,千万不能被这样的“坏”上司所迷惑。只有识别出他们和善背后的真相,才能做出相应的对策,才能在职场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东西。

边听边看,洞悉心灵

在和“坏”上司的接触中,要想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单纯地听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学会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察言观色。

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操纵自如的基本技术。尤其是在面对“坏”上司的时候,他们往往是最喜欢说暗语的人,这些“坏”上司们喜欢故弄玄虚,喜欢用细节表达,所以你如果不会察言观色,就根本无从知晓他们话里的真正含义,弄不好还会让职场人在小风浪中翻了船。

在现实中,有些人会被人认为善解人意,而有些人则被人看做是“愣头青”,其实这两种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否会察言观色,是否善于“边看边听”。所以,只有那些把看和听结合在一起的职场人,才能真正洞悉“坏”上司的心理,得到“坏”上司的垂青。

王明和叶凡在同一家公司任职。

这一天,他们两个同时有事情去找上司谈。王明先到了上司的办公室,上司招呼他坐下,问他有什么事情。王明就开始汇报工作,但是这时候王明发现,上司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电脑,还不断地在打字,只是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于是王明就对上司说:“您一定很忙。要不我过段时间再向您汇报工作吧!”上司说:“那好吧。”王明就离开了。

王明前脚出,叶凡后脚就进去和上司汇报自己的工作了。但是他完全没有注意到上司手头上还有事情,对于他的汇报完全是心不在焉的,依旧侃侃而谈,一直和上司汇报了半个多小时才离开。

其实,当时他们的上司确实是有些私事要处理,但因为是上班时间,所以也没有办法拒绝他们的汇报。

王明因为看出了上司正有事情,选择以后再汇报,给了上司一个很好的印象,所以从那以后上司对他格外关照,很快就加薪升职了。而叶凡却因为没有看到上司当时的状态,依旧不识颜色地侃侃而谈,所以上司对他的印象并不好,在公司中一直碌碌无为。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与“坏”上司的接触中,光听是不够的,还要学会看。尤其是对于那些言不由衷的“坏”上司而言,你如果不识眼色,就可能无法称他们的心。

其实,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言语、表情、手势、动作以及看似不经意的行为有较为敏锐细致的观察,是掌握对方意图的先决条件,和“坏”上司打交道更是如此。

那么如何可以通过一些动作看出上司的心理呢?总结来讲,有以下几点。

1.“坏”上司在说话的时候根本不看你一眼,目光涣散或者是瞧着别的地方。这是一种比较坏的征兆,这意味着“坏”上司对你的能力很轻视,或者是并不看重你这个人,这个时候你就该考虑要做点什么给他看看了。

2.他看你的时候是从头看到脚,由上至下的。这种“坏”上司一般支配欲较强,而且为人也很自负,他的权威不要轻易去挑战。

3.他的眼睛一直盯着你,这意味着“坏”上司对你还不够了解,或者是对你刚才说的话并没有完全理解,这时候你要让他更明白你要做什么、要说什么。

4.“坏”上司目光尖锐,面部表情变化无常。这是在暗示你:“你小子要对我说实话,你的谎言我很容易就戳穿了!”这个时候你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撒一个全无破绽的谎,就老实点,实话实说吧。

5.他双掌合十,从上往下压,身体起平衡作用,这时候你的这个“坏”上司情绪比较平静,如果你有什么平时不好说出来的话,比如说加薪、升值的要求,这倒是个说出来的最好时机。

6.“坏”上司们喜欢双手插腰,肘部向外撑,这表明他要做决定了,而且是不容置疑的决定。一般来讲,“坏”上司们在遇到具体的权益问题时,才会不自觉地做出这样的姿势,所以这时候你千万不要质疑他的权威。

7.上司坐在椅子上,将身体往后靠,双手放到脑后,双肘向外撑开,这固然说明他此时很轻松,但很可能也是自负的意思。

8.在谈话中上司用食指指指点点。这是个极端不好的信号,这意味着你的“坏”上司有极强的好胜心和斗争欲望,另外,他或许对你很不满意,你要小心了。

9.双手放在身后互握,也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

10.上司拍拍下属的肩膀——对下属的承认和赏识,但只有从侧面拍才表示真正承认和赏识。如果从正面或上面拍,则表示小看下属或显示权力。

11.你的“坏”上司手指并拢,双手构成金字塔形状,指尖对着前方,这个时候表示他不同意,所以你就不要再坚持了。

12.当你的“坏”上司把手捏成拳头的时候,这不仅仅是代表他要保持自己的强势,也表示要维护自己的观点。倘用拳头敲桌子,那你最好还是闭嘴不言吧,因为这时候他已经听不进任何意见了。

以上十二个“坏”上司经常会做的小动作,如果职场人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相信可以帮助职场人了解“坏”上司的内心活动,从而做出最合理的应对方法。如果能学会从上司的肢体语言中获取信息,那么当你的“坏”上司言不由衷或者是“惜字如金”的时候,你就有了另一个读懂他们的途径,这能让你避免许多错误的理解和不解,让自己的事业更加顺利。所以,作为一个职场人,将“看”和“听”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读懂你的“坏”上司,在“坏”上司的手下干出一番成绩。

“坏”上司眼神里的秘密

“坏”上司们往往很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不仅仅在语言上让人难以琢磨,有些上司甚至会掩饰自己的动作、神情,给人一种看不穿的神秘感。因为很难猜透他们的心思、立场和喜好,所以职场人对于这样的“坏”上司总是心存畏惧,而又毫无办法。

那么,是不是这样的“坏”上司真的就是一本读不懂的书?其实也不尽然,一个人就算城府再深、再会伪装,总有一个地方会暴露出他们真实的情绪,这个地方就是眼睛。

深层心理中的欲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眼睛上,视线的移动、方向、集中程度等都表达不同的心理状态,观察视线的变化,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爬上窗台就不难看清屋中的情形,读懂人的眼色便可知晓人们内心的状况。一个人,他的心理活动总是不经意的从眼神中流露出来,这是无法控制的。从医学上来看,眼睛在人的五种感觉器官中是最敏锐的,人有百分之七十的感觉系统都在为眼睛服务。正因为眼睛如此敏锐,所以每一个轻微变幻的眼神,都能透露出一个人心理的活动趋势。

作为一个职场人,当你从别的途径无法感知“坏”上司的心理时,不妨注意一下对方的眼神。无论“坏”上司怎么样隐藏自己,他的眼睛总会出卖他的真实想法,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识眼色”。一个不识眼色的人,因为无法读懂“坏”上司眼神中的秘密,所以根本做不到善解人意。

卫华在一家商贸公司担任部门经理。这天,来了一位客户与他们公司的老总讨论合作事项,卫华当时也在场。

谈到一半,客户和老板在产品价格上有了分歧,并且因此而激烈地辩论起来。两个人的脾气都比较火爆,到最后已经吵得不可开交,大有不可调和之势。

卫华一直愣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直到他们老总拂袖而去,才缓过神来,要和老板一起离开会议室。临出门的时候,卫华看见老板冲他摇头示意,让他回到会议室,最后还给了他一个眼神。

卫华当时认为老板这个眼神的意思是“送客”,所以他回去之后和客户客气了几句,眼看着客户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他就给客户送走了。

等他送走客户之后,到了老板的办公室,老板问他:“怎么样,那客户现在还生气呢?”卫华说:“我和客户谈了一会儿,他不生气了。”

老板很高兴,说:“那好,那我再和他谈去。这可是个大客户,可不能丢了。”

卫华很惊奇地说:“您不是示意我把他送走吗?我已经把客户送走了。”

老板当时就发怒了:“我的意思是让你把他留住,你怎么给我送走了?”

卫华无言以对,当时就愣住了。

从那以后,老板就对卫华的工作能力很是怀疑,再不信任他了。

案例中的卫华,就是因为没能弄明白老板眼神的含义,会错了意。结果不仅公司失去了一个客户,自己也失去了上司的信任。由此可见,不识眼色真是职场人的一个大忌。反之,如果职场人能从“坏”上司的眼神中获取有效信息,就会让自己的职场之路走得更顺利一些。

要知道,一个人情绪所表现最显着、最难掩的部分,不是语言,不是动作,也不是态度,而是眼睛,言语、动作、态度都可以用假装来掩盖,而眼睛是无法假装的。我们看眼睛,不重大小圆长,而重在眼神。

在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难以解决的时候,你不妨观察一下你的“坏”上司,如果他眼神沉静,这就意味着他对于你着急的问题早就有了对策。这个时候,你要向他请示方法,把自己的焦虑传达给他,就一定可以得到解决。相反,如果你见他眼神散乱,就意味着你的“坏”上司也毫无办法,这个时候你再向他请示无异于将问题“推”给他,不但对于解决当前的困境毫无意义,而且还会引起“坏”上司的反感。其实这时是你展示能力的机会,自己想办法是最聪明的决定!

在和“坏”上司谈话的时候,如果你见他眼神横射或是眼神阴沉,这证明他正处于负面情绪当中,这个时候多言无益,应该迅速地找机会脱身。

如果你的“坏”上司眼神流动异于平时,通常证明他们此时“心怀鬼胎”,想给你苦头尝尝。这时候即使他们嘴上甜言蜜语,你也要加倍小心,否则极易落入“坏”上司的圈套中。

他如果眼神恬静、面有笑意,证明他们的情绪还是不错的,对眼下的事情很满意,这是你提要求的最佳时机。相反他如果眼神四射,神不守舍,则是在向你表明,你现在所说的话他一点都不感兴趣,你需要赶紧换个话题了。

在你提出自己的见解时,如果“坏”上司眼神凝定,便证明他认为这话还是有道理的,应该照你预定的计划,这时候你的意见往往容易被采纳。但是如果他此时眼神上扬,你就要明白他是不屑听你的话,无论你的理由如何充分,你的说法如何巧妙,还是不会有高明的结果,不如戛然而止,退而求接近之道。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情况之外,眼神中其实还有很多秘密。可以说,“坏”上司心理的任何一个念头,都会在他的眼神中反映出来,你如果善于把握,就一定能从这些眼神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当然,要想读懂他人的眼色不是一日之功,只有阅历丰富的人才有这样的本领。职场人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这种能力,如果能够修炼成功,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将大有好处。

如何听上司的逆耳之言

喜欢批评人的“坏”上司在办公室并不少见。许多职场人会因为上司的批评而产生巨大的心理波动,甚至会因此影响到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对职场人造成负面的影响。

如何面对“坏”上司们的逆耳之言,是职场人应当注意的地方。一个经不起批评的人难以获得职场上的成功,一个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坏”上司批评甚至是责难的职场人也不是成熟的。优秀的职场人能在批评中找到自己的错误,即使是遭遇“坏”上司的错误批评,他们也能够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去面对,只有拥有这样能力的员工才能在职场中笑到最后。

小王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对自己的上司很不满意。原因就是这个上司喜欢动不动就对下属大加指责,这让小王感到很可怕。他的心情因此会很紧张,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讨厌的上司就要来找自己的麻烦了。

小王原本还以为自己被批评是因为刚刚参加工作,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才遭来责难。但是转眼间他在公司已经干了一年,业务上的事情都很熟练了,即便是这样也逃脱不了上司的批评责难,似乎上司一不高兴,就总有理由来骂自己。逐渐地,小王的心理产生了变化,他开始逃避上班,即便是去上班内心也总是坎坷不安。这样的情况维持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改观,小王终于支持不下去,选择了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案例中的小王,因为上司的责骂而产生了心理阴影,最终难以坚持,选择了离开。其实,在职场中,一级骂一级、层层骂下去是经常且正常的事。作为一个职场人,有谁一辈子都没有挨过训的?被“坏”上司责骂不能说是一种职场的常态,但也是每个人都会遭遇到的一点小挫折。

对于职场人来讲,有的时候被“坏”上司责骂还能接受,但是他们却无法接受自己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就被一顿臭骂。职场人在遭遇到无端指责的时候,常常会觉得这个“坏”上司是不是有病?就喜欢骂人?你放心,你的上司既然能当上领导,就不可能患有精神疾病。他们之所以会无端指责下属,通常是有理由的,只不过是你没有意识到罢了。一般来讲,“坏”上司们无端责骂有以下几种原因。

1.气骂

下属平时做工作不到位,属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类型”。这让“坏”上司一肚子气但是也不好说什么,可是日子久了,“坏”上司心里的怒气越攒越多,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随便找个由头就会大发雷霆。这种情况基本上属于上司情绪的自我发泄,他们实际上并不想把下属怎么样,只不过是你平时的点点滴滴小错误让他们很不爽,他们借机爆发一下而已。责骂过后,“坏”上司的气消了,事情也就过去了。但是你以后可要注意自己了,该改改就要改改了,要不然迟早有一天他还会火山爆发的。如果挨上这种骂,你闭着耳朵听着就是了,不必辩解,更不能还口,忍一忍天就会放晴。

2.代骂

什么是代骂呢?举个例子,有一天你在给公司老总办事的时候犯了个错误,这个时候老总还没说什么呢,你的顶头上司先站出来“代”老总把你骂得体无完肤。这个时候你会觉得顶头上司有点小题大做了,实际上,职场里的事情很难说明白的,如果你的错误被老板惦记上,那小错也成了大错。你的顶头上司这么做,一是为了讨好老板,二也为了保护你。他这么当着老板的面又责又骂,老板反而会觉得你其实也没有那么大错误,闹不好还跳出来做个和事佬,这样就给了老板展现宽容的机会,老板也会很高兴。这种骂,一箭三雕,是“坏”上司们的拿手好戏,你要是为了这样的挨骂而感到苦恼,就太不应该了。

3.指桑骂槐

这种骂很可怕,有的时候你无缘无故被骂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被骂,根本就毫无理由,这可能就是“坏”上司在指桑骂槐了。有的时候,“坏”上司想骂某人而不敢骂,就会在这个人在的场合找个别人指桑骂槐地映射一下。如果他找的这个对象偏偏是你,你也只好自认倒霉吧。最好的方法是配合他一下,表现出一副自己罪大恶极的悔过神态。

知道了以上三种“坏”上司骂人的理由,职场人就不会在无缘无故被骂之后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职场中,大部分人对爱骂人的“坏”上司非常反感,实际上,这种上司反倒是职场中比较容易对付的一种。只要你能听懂他们在骂什么、为什么而骂,能够明白“坏”上司的动机和用意,也就自然体会了他们的心理。

职场人不仅仅在自己被骂的时候应该多动动心眼,就算是“坏”上司在骂别人,自己也应该多听听多想想,看看他们为什么被骂,自己怎么才能避免被这样骂。这都是职场人应该注意的地方,说不定,你在听别人挨骂的时候,听着听着会发现“坏”上司原来是在骂自己,到时候就更要注意了。

常常有人形容办公室是人生最重要的修炼道场,每天都可以收到各式各样的批评,有恶意的中伤,有良性的建议,有赞美式的批评。作为职场人,对待批评最为理想的方式是将“批评”当成“报告”来听。当“坏”上司在批评自己的时候,就当他是在给自己指出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的心理才是健康的职场心理。

在职场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批评指教是肯定少不了的,如何消化处理别人的评语,就成了职场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门功课。“坏”上司的逆耳忠言,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人性,更能帮助我们修炼身心。所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用敏捷的思考来判断,是职场人面对批评所应有的态度。

做一个理性的员工

有一个词语叫知人善任,善任者,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相应的智慧,敏锐的洞察力。只有这样,方能在澎湃的商海中自如地驾驭自己领导的团队。然而,职场人并不能指望每个“坏”上司都有足够的理性,更不能指望每个“坏”上司时时刻刻每天都理性。正如歌德所说:权术是不讲信义的,权术使人们从心里失去坦率、真诚和宽容。作为一个员工,一个被管理者,如何能更好地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团队,如何更好地为企业创造效益,同时能更好地与上司长久相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味地迁怒于管理层,一者不能很好地工作,二者就有可能失去工作。

小张来新公司时间不长,新公司资金雄厚,待遇颇高,小张很喜欢这份工作。小张的直接上司本来是经理,但是一个主管却总派活给他(他的办公位置在这个主管的管辖区内)。某天,主管让小张写一篇文章,小张就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了,然后给自己的直接上司经理抄送了一份,结果主管给小张回复的邮件就写了小张文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该主管还同时给别的经理也抄送了。而且这个主管总是把闲、杂的事情交给小张处理,像会议之前投影仪的准备、张贴东西等等。于是小张很苦恼,在闲暇时总跟别的员工说该主管如何如何对他,而且有时候也抵触该主管委派的任务。可这些也都无济于事,小张就找了高层领导反映了这些事。不久,小张收到了公司的辞呈。

而小李来新公司的时间同样不长,小李对于公司的实力及待遇也非常满意。同时,也是由经理直接领导,但同样的主管也总是派活给他。不同的是,小李一如既往地完成工作,并总结了很多经验,使得该主管再也没有办法挑出瑕疵,同时,小李的工作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终于成为一名部门主管。

同样的外部环境,最后不同的结果,如何处事就决定了成与败,甚至是去与留,如何应对便是一个成功员工、出色员工不得不考虑和履行的事。

综上不难看出:

这是一般公司的潜规则:新人总比老人低。如果刚入公司不久,必须审时度势,不要认为主管总把闲杂事情给你做,也许有一天,有新人再进公司的时候,你也会这么教他们的,这也是一个熟悉的过程。此外,也不要在主管面前表现得十分不满,因为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过程,一个融合摩擦的过程。当时间久一点,你已经对同事比较熟悉了解的时候,如果还是这样,你就可以考虑直接通过经理与其对话。要知道,如果在刚进公司就打报告,是没人会帮你说一句话的。工厂也好,公司也好,都是一个样的,元老一句话抵新人一百句,这与能力无关。

与上司相处,离不开与人交往的一般原则。有时候想想,上司在自己的职位上可能也不总是称心如意,可能很难与员工有真正的沟通,不易获得朋友般的友谊。此时,如果员工通过良好的沟通,充分体察上司或管理人员的意图、追求目标、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气质性格等,就能极大地增加彼此的信任、理解与支持,从而对个人工作、公司事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力。

当与上司交谈的时候必须保持自信,而在方式上则要心平气和。同时,也不能为一点小事情就去找高层领导,以免造成误解。你的直接上司是经理,他的上司也是经理,也就是说,在认清地位的同时,要认清资历。通常,上司不愿意接受一般员工的越层报告,而且“大老板”会信任他选中的中层管理者。

当与上司或管理者发生误解时,切忌私下议论或传播对上司的不满。私下议论于事无补,而且效率很低,而向外传播更是等同于自毁形象。每个人都一样,管理者也是普通人,也要面对来自上层甚至其他方面的压力。你的上司遇到问题并不是要故意刁难谁,而是希望大家更快地完成任务。所以,双方的误解和矛盾通过正常的沟通解决才是正途,更重要的是,沟通才是领会上司意图的必要手段。大家一起完成工作任务,少了沟通自然不成,缺乏沟通,只能使信息闭塞,导致错误发生。

从做人的角度来看,与上司或管理者的和谐相处需要员工善于抓住上司的心,这也是沟通的结果。通过了解上司的心理需求,了解他所处的环境及人事关系,往往更能理解上司或者管理者的意图、策略。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在工作中先行一步,棋高一招,带动个人事业的稳健发展。当然,在与上司或者管理者的交往过程中千万不能自作聪明,采取蒙蔽的做法,对于上司或管理者,如果有一句话不符合实际,那就必然带来不必要的怀疑,日后便很难再有一件事能得到上司或管理者的赞许。碰到难办的事情时,诚心诚意向上司报告、请示,也是良好沟通的要义。

人事动迁是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的事务,一个员工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原本雇用你甚至提携你的主管忽然离职,有个陌生的面孔走进你的办公室时,作为员工,如何去适应突如其来的新情况?《华尔街日报》对此是这样说的:“尽管处在这样紧张的情况下,只要以正确的态度应对,让自己成为新主管不可或缺的帮手,即便更换主管,也不一定会对你的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

乔丹曾经是英孚公司的CFO,一天,一位她素未谋面的董事突然走进办公室对她说:“你好,我叫基尼斯,我是你的新CEO。”原来,乔丹的前老板已经被公司调离了。

基尼斯接任英孚公司的CEO后,他决定对公司改革,他鼓励乔丹继续留任,他需要乔丹的协助。于是,乔丹以自己丰富的经验,每天花很多时间,帮助新CEO详细熟悉公司,并且迅速地做出改变,甚至重新安置公司总部。经过重整,英孚公司被拆划成两家。

面对这样的结果,乔丹认为她的阶段性任务已结束,因而提出辞呈,结果被大老板大力挽留,显然这位新CEO已经将她当成不可或缺的左右手了。

盖威担任《读者文摘》行销主管时,遇到了CEO被更换的情形。盖威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他主动向新CEO简明扼要地提出建议,表示他愿意同意新领导的意见,认为《读者文摘》应该要注重传统的力量。另一方面,他也表示反对前CEO的某些政策,例如在深夜的电视上做广告。他告诉新上司,他不觉得这样可以在短期内获得报酬。新CEO马上决定要与盖威一起整顿公司,他也成为新CEO引进的新高层主管。

所以作为员工,包括一个中层管理者,面对新主管时的态度相当重要,这能为自己在主管面前留下良好的印象,更能使自己成为新主管重用的对象。当主管离职时,并不是一个终结点,只要对自己的经验和实力有信心,对公司有持续的贡献,不管在什么样的主管领导下,你都会是主管领导乃至公司企业的好帮手。高薪、晋升,舍你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