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七侠五义
88604500000004

第4章 审寇珠官升三级

包拯断明了乌盆案,一下变得很有名。大家都说这位老爷正直无私、断事如神。可是人一出名就容易遭人忌恨,包拯这么有本事,犯了上司的忌讳,再加上赵大因刑而死,上级就发公文把他革职了。包拯接到文书,处理好事情,把官印托付给管理的人,准备离开定远县。李保见包拯没了官职,竟卷了银子行李逃跑了。

包拯离开的时候,百姓拦住了道路,哭着为他送行。包拯很感动,一一安慰了他们,然后带着包兴出了县城。一时间,他们主仆竟不知要去哪里好。

包拯骑在马上直叹气,心想:“怎么我的命运就这么不好?小时候遇到多少磨难,幸亏有兄嫂照顾,为我请来恩师,教诲我一举成名。谁知我做官心浮气躁,妄动刑具闹出了人命。虽然那人罪有应得,但终究是我太粗心了。现在被革职了,我也没脸回家,不如还是到京师去,再想想怎么办吧。”包兴一路跟着他,明明知道三爷很为难,又不敢问他。

两人放任马儿自己走,来到一座山下。忽然,一声铜锣响,树林里冲出来好多小兵,把两人团团围住。只听为首一个矮胖的黑汉子一声大喊:“拿下!”众小兵就把主仆俩捆了,带上山去。

原来这山上有三个大王,看见包拯就吩咐把两人绑在柱子上,等四大王回来再发落。没一会儿,四大王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大声嚷道:“不好了!山底下来了个高手,比我厉害十倍,才一交手我就被打倒了。幸亏我跑得快啊,不然就吃了大亏!哪位哥哥去跟他比试一下?”

大大王说:“四弟,让我去看看。”二大王说:“小弟陪大哥一起去。”于是两人下山,只见一个人气宇轩昂地站在山坡上。大大王走过去一看,哈哈大笑,说:“我说是谁,原来是哥哥你啊,快请到山上一同说说话。”

原来这座山叫土龙岗,本来是个贼窝。张龙、赵虎误投庞府,见庞太师是个大奸臣,就不愿意留下。他们偶然路过这座山,为民除害赶走了山贼。自己又没地方去,就做了寨主。后来,王朝、马汉考武举,触怒了庞太师,被赶出考场。两人愤恨地回家,路过这里,被张龙请到山寨,四人结为兄弟。王朝是大哥,马汉第二,张龙第三,赵虎第四。

那个被请上山的好汉一进大厅,就看见柱子上绑着两个人。他走近一看,不由得失声叫道:“哎呀!包大人怎么在这里?”包拯睁开眼睛,说:“这不是恩公展义士吗?”

王朝听了,连忙上前解开绳索,请包拯他们到大厅。展昭问出了什么事,包拯全告诉了他,几个人都叹息不已。展昭又叫王朝几个给包拯赔了罪,大家坐在一起喝酒谈心。

包拯问道:“我看四位都是豪杰,为什么在这里占山为王呢?”

王朝说:“我们只是在这里暂时安身,还等着将来能为朝廷出力呢。可惜现在奸臣当道,我们也没办法啊。”

展昭说:“我看各位兄弟都是异姓骨肉,现在正好包大人在这里,虽然大人如今革职了,但以大人的英明,将来必然会被朝廷重用。各位兄弟为什么不弃暗投明,为国出力呢?”

王朝说:“我们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只等包大人被重用,我们兄弟愿意追随大人。”

包拯只好先答应了,又客套了几句。大家一起喝酒聊天,直到四更才去休息。

第二天,包拯就和展昭一起告辞了,四人挽留不住,只好送他们离开。

包拯和展昭分别之后,就和包兴直奔京师。一天,他们正好路过大相国寺,包拯头昏眼花,竟然从马上摔了下来。包兴连忙扑过去,却见他家三爷昏得不省人事,吓得大哭起来。大相国寺中的方丈了然大师听到了,出来给包拯诊脉,安慰包兴说:“没事,没事。”又问包兴人是怎么摔下马的,然后就叫小和尚们帮忙把包拯扶到自己房子的东间,给他开方抓药。包兴用心煎好药喂包拯吃下,他不一会儿就醒了。包拯挣扎着要起来致谢,被方丈劝住了。

老方丈精通医药占卜,看包拯气色,又问了他的年龄,掐指一算就知道他有一百天的灾难。于是要包拯好好休息,过几天就好了,而且还会有机缘。

包拯就在大相国寺住下了,还在了然方丈的建议下打扮成一个道士。三个月后的一天,了然叫包拯写了副对联,贴在山门两边。包拯出去观看的时候,碰见一个厨子。那厨子盯着包拯看了好一会儿,见他进了寺,就飞快地跑了。

原来,这人是王芑丞相家的厨子。王丞相前几天被皇上召唤了,赐给他一张亲笔画的图像,叫他暗中找到这个人。王丞相回家后,照着图画了几张,叫虞候、伴当、执事人员到处留心,暗中寻访。没想到居然被这厨子找到了,他回府禀告王丞相,王丞相立刻传轿到大相国寺拈香。

了然方丈听了小和尚汇报,只顾着和包拯下棋,理都不理。包拯问他:“大师不去迎接一下吗?”方丈说:“我又不做官,迎接他做什么?”包拯说:“话是这么说,但他是个忠臣,就是迎接他也不会妨碍大师什么。”方丈听了就站起来说:“他来这里跟我没关系,倒是跟你有点关系。”说完就迎出去了。

到了禅堂,大家客套一番就坐下了。王丞相问:“大师庙里有多少僧人?多少道人?老夫有一个心愿,想给每位僧道一双鞋袜。只是需要他们当面领取。”了然方丈知道他要干什么,就吩咐僧道来领鞋袜。王大人一个一个看过去,没有画上那个人,就问道:“完了吗?你庙中还有人吗?”

了然叹息一声,说:“确实还有一个人,但这人未必要大人这一双鞋袜。如果要见他,大概还要大人以礼相见。”

王丞相一听,忙说:“那就麻烦大师引见一下,怎么样?”了然方丈答应了,带着他往禅房走。

包拯在窗子后面看见了,知道不能再回避,就出来行礼说:“小人参见丞相。”

王丞相一看,这人长得跟皇上画的人像一模一样,大惊失色,连忙让座,问道:“你是什么人啊?”

包拯说:“我叫包拯,曾经是定远县的县令。”又把因为乌盆案革职的话说了一遍。

王大人跟他聊了几句,觉得他说话耿直,忠正严肃,不由得满心欢喜,就把他接到相府里。

第二天,王丞相叫包拯穿了县令的官服,在朝房里等候,上朝的时候就把找到人的事情禀明了皇上。皇上一听大喜,连忙宣召包拯,仔细一看,果然是自己梦中看到的人。

皇上又问包拯为什么被革职,包拯就将乌盆案的事情奏明了,一点都没隐瞒。

王大人心里很着急,担心皇上听了怪事不高兴。

谁知皇上不仅不怪,反而很高兴地说:“卿家既然能破乌盆案,为盆中冤魂伸冤,那一定能镇住皇宫里作祟的邪气。玉宸宫每天晚上都有冤鬼哭泣,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朕就派卿去镇压。”说完,就派太监总管杨忠带着包拯去玉宸宫了。

杨忠这个人一向喜欢舞刀弄枪,胆子又大,皇帝就赐给他一柄宝剑,让他每天晚上巡逻。他带着包拯进去,却瞧不起人,问了姓名一路上却叫包拯“老黑”“老包”。到了昭德门,他又说:“进了这道门就是内廷了。想不到你一个七品芝麻官竟有这样的造化!今天你能得到皇上召见,还进了内廷,回乡就能好好跟老乡们吹一吹牛了,是不是啊?喂,老黑呀,我跟你说话你怎么不应呢?真不懂礼貌!”

包拯没办法,只能回答说:“公公说的是。”

杨忠又说:“你可别板着个脸,我是喜欢说说笑笑,那也是给你面子;别人想巴结我我还不理呢。”他边走边说,包拯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不一会到了玉宸宫,杨忠也不说笑了,宫殿金碧辉煌,令人肃然起敬。

到了殿门口,杨忠停了下来,悄悄说:“你是奉旨除邪,本来就应该进去,我在这门槛上看着就行。”

包拯听了,轻轻地走进去,到了殿内,向正中间的宝座行了大礼,弓身坐在旁边的位子上。杨忠见他好像见到君父一样,坐得端端正正的,目不斜视,心里很佩服:“没想到这个小官居然这么懂礼,难怪皇上见了他高兴呢。”他正想着,突然背后起了一阵冷风。杨忠吓得拔剑乱挥,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在门槛上。包拯坐在里面,心里好笑。

杨忠正在喘气,忽然又吹来一阵风,里面隐隐传来哭泣的声音。包拯看过去,只见灯火一暗,杨忠就扑倒在地了。顷刻间,他又站起来了,袅袅婷婷地走进殿来,灯也亮了。

包拯以为杨忠想戏弄他,也假装审问说:“你到这里来,有什么冤情?只管报上来。”

只听杨忠捏着嗓子,娇滴滴地哭着说:“奴婢寇珠,为了救主子,被人冤枉。我等了二十年,终于等到星主来了,求您替我申冤。”就把当初被害的事情说了一遍。

包拯答应了,说:“你既然有冤情,包某一定会详细探查。但是你必须隐藏行迹,如果惊扰了皇上,那可是不小的罪过。”

冤魂说:“谨遵星主之命。”磕头站起来,出去仍然坐在门槛子上。

一会儿,杨忠打了个哈欠醒了,看见包拯仍然坐在那里,就悄悄地问他:“喂,老黑,怎么没动静啊?咱们明天怎么回复皇上啊?”

包拯说:“鬼已经审了,只是你贪睡,让我等了好久。”

杨忠惊讶地问:“是什么鬼?”

“女鬼。”

“叫啥名?”

“寇珠。”

我的个天啊!杨忠吓得要死,这寇珠已经死了二十年了,包拯怎么会知道?他连忙赔笑说:“寇珠为啥在这里作祟?”

包拯说:“你奉旨跟我一起进宫除邪,谁叫你贪睡?我都问明白了。明天见了皇上,我奏我的,你说你的就行了。”

杨忠听了,急得团团转:“哎呀,包……包先生,包老爷,我的亲亲包……包大哥,你这不是要害我么?皇上叫我们一起审,我睡了你审了,我怎么办呢?你怎么就这么不心疼人呢!难道你以后就不用我帮忙啦?我才跟你开个玩笑,你立马就捉弄我了。好包先生,告诉我吧,我明天送你个小哈巴狗,这么短个小嘴儿。”

包拯见他求得可怜,忍着笑说:“明天见了皇上,你就说:‘审明了女鬼,是金华宫承御寇珠含冤,来求超度她的冤魂。臣等已经答应她了,她以后不会再出来作祟了。’”

杨忠听了,牢牢地记在心里,谢了又谢,从此再不敢小看包拯,也不敢跟他开玩笑了。

出了玉宸宫,包拯到内阁跟王丞相说明案情的由来。过了一会儿,皇帝临朝召见,包拯和杨忠把事情一一奏明,只说冤魂求他超度,没有说别的事情。

皇上龙心大悦,越发相信了乌盆案是真的,马上就封包拯为开封府府尹、阴阳学士。包拯叩谢皇恩。

有了“阴阳学士”这个封号,百姓都开始传包拯有“日断阳,夜审阴”的本领。一时间沸沸扬扬,好不热闹。

包拯后来拜见了王丞相,又谢过了然方丈,这才到开封府上任。他每天查办案件,忙得脚不沾地,就派包兴回家送信,替他给甯老先生请安。又给隐逸村写了书信,一来报喜,二来请求和李小姐完婚。包兴得了命令,马上启程。

过了几天,包兴回来了,呈上回信,又跟包拯说了家里的事情。

之前,包拯掉落枯井捡了一面镜子,大嫂王氏帮他收起来了。因为镜子很亮,王氏就把它挂在屋子里。一天包海的老婆叫丫鬟来找王氏,那丫鬟曾给包拯送过毒饼。她走到门口,不小心摔跤磕破了头,进屋照镜子时,血滴镜面竟然发出好大的亮光。那丫鬟当时就疯了,跑到包海老婆房里挖了她的右眼。现在包海夫妻天天请医生,一直没有治好。王氏知道了,就让包兴把镜子带给包拯。

包拯听了,也没打开包袱,只吩咐好好收着。

包兴见大人不开心,又递上一封信,说:“小人还去了隐逸村报喜投信。李大人非常高兴,答应了婚事,说过几天就送小姐来成亲。”包拯打开一看,原来李夫人已经带着小姐上路了。

过了几天,李夫人果然带着小姐来了。包兴跑前跑后,帮包拯把婚事办得妥妥当当。成婚当日,好多官员前来贺喜。

李小姐是个端庄的大家闺秀,对包拯非常体贴,小两口感情很好。过了几天,李夫人就启程回家了,走的时候留给包拯夫妻一件宝物,名叫“古今盆”,还有一个叫李才的小厮。李才忠心耿耿,和包兴一起成了包拯的心腹。

一天早上,包拯刚刚升堂,就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农前来告状。

包拯问:“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冤情?”

那人说:“小的叫张致仁,住在七里村。我有个弟弟叫张有道,是个货郎,住的地方离我家不远。一天我去他家探望,谁想他三天前死了,我却连个信都没收到。他老婆刘氏说他得心疼病死的,因为家里没人就没报信。我不相信就告到祥符县县衙,要求开棺验尸。县太爷准了小人的状子,谁知开棺检验并无伤痕。那刘氏就发泼了,说了很多诬赖的话,县太爷就打了我二十大板。回家我越想越不对劲,我兄弟实在是死得不明不白。求青天大老爷替小人做主啊!”

包拯又问了一些事情,传唤刘氏到堂,暂时还没什么头绪。

正在此时,外面衙役送来一封信,说是一个儒生拿着了然方丈的信来找包大人。包拯一直很尊敬了然方丈,打开一看,原来是封推荐信,忙叫包兴请那人进来。

包兴一看,那人身上穿的是包拯以前常穿的那种衣服,也不多说话,恭恭敬敬地请他进来。那人举止端庄,非常斯文,进来就跟包拯行礼。交谈中,包拯得知此人名叫公孙策,因为科举屡考不中,流落相国寺。包拯考校学问时,发现他对答如流,学识渊博,就明白他是个没被录取的才子,一时爱才心切,就把公孙策留下了。

这时,刘氏也到了公堂。这妇人不过二十几岁,却一点都不害怕,边走边说张致仁的坏话,见了包大人便袅袅婷婷地跪下,一看就是经常打官司的人。

包拯问她话,她伶牙俐齿,说得头头是道,还委屈得哭了,求大人替她做主。包拯见她口若悬河,巧言令色,而张致仁又是个老实巴交的老农,肯定说不过她,就让刘氏先下去。

刘氏得意洋洋地走了,包拯却更怀疑了。他退堂后到书房找公孙策,把供词给他看。公孙策看完就说:“晚生觉得张致仁怀疑得有道理。只是刘氏非常狡猾,我们必须暗中查访明白,才能让她心服口服。”

包拯一听,和他想的一样,不觉高兴起来,问道:“依你看应该怎么办呢?”

公孙策说:“晚生愿意改扮换装,暗中查一查这件事,等查到了再来回禀大人。”

包拯点点头:“那就有劳先生了。”叫包兴给公孙策准备要用的东西。

公孙策装成一个郎中去七里庙查探,不巧弄错了方向,只好到一家小店吃饭。没想到,他在小店遇上了王朝他们。原来,这四人知道包拯起复了,就来开封府投奔,想要追随他。

几人相互认识了,公孙策便答应把四人引荐给包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