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东周列国志
88606300000001

第1章 千金买笑

人物表(以在故事中出现的先后为序)

周武王:姬姓,名发,周文王的次子。

周宣王:姬姓,名静,周厉王之子。

周幽王:姬姓,名宫湦(shēng),周宣王之子。

尹吉甫:辅佐太子宫湦的老臣。

召虎:辅佐太子宫湦的老臣。

申伯:申后的父亲,后为申侯。

申后:幽王之妻,宜臼之母。

姜太后:幽王之母。

虢石父:幽王的宰相。

尹球:幽王的大臣,尹吉甫的儿子。

祭公易:幽王的大臣,周军统帅。

赵叔带:正直的大夫。

伯阳父:太史。

褒珦:幽王的大夫,赵叔带的朋友。

褒洪德:褒珦之子。

褒姒:幽王之妻,伯服之母。

宜臼:幽王和申后的儿子,平乱后登基成为周平王。

伯服:褒姒之子。

孛丁:犬戎右先锋。

满也速:犬戎左先锋。

公元前1046年,姬发率领周国人消灭了商王朝,建立了周王朝,坐上了天子宝座,他就是周武王。为了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周武王分封他的兄弟以及功臣为列国诸侯。诸侯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最多,有53个,这就是中国封建诸侯同姓的“封建”的由来。到周幽王时代,前代君王基本能够保持先王的业绩,可谓“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驾崩,太子宫湦立即继承王位,他就是周幽王。幽王下诏书以第二年作为新王即位的元年,并立申伯的女儿为王后,立儿子宜臼为太子,把王后的父亲申伯晋升为申侯。

宣王病危时在病榻前召见尹吉甫和召虎两位大臣,命令他们辅佐太子继承大业。可是,幽王自小过惯了纨绔子弟的生活,继位不久,就对托孤老臣的劝告置若罔闻,甚至父亲尸骨未寒,他就开始寻欢作乐。

见此情景,申侯多次苦心劝说幽王要竭尽孝道,可是幽王不予理睬,申侯只得伤心地回到申国去了。宣王死后不久,幽王的母亲姜后因悲痛过度而去世了。不久,两位托孤老臣也相继归天。从此,幽王更加肆无忌惮,沉湎女色,不理朝政。他不信任朝中的正直大臣,却重用虢石父、祭公易和尹球等专事吹牛拍马、贪图名利的家伙。他们为了满足私欲,不择手段地陷害忠良,弄得朝政败落,人民怨声载道。

这一年,泾河、洛河以及黄河流域同时发生地震,幽王不采取任何救灾措施,却微笑着说:“区区小事,何必告诉朕。”大夫赵叔带和伯阳父对此忧心忡忡,伯阳父担心不出十年国家定会出大事,他说:“善盈而后福,恶盈而后祸。”意思是好事做得多了就会带来福气,恶事做得多了就会带来灾祸。

墙有缝,壁有耳。两个人的谈话,早就传到了虢公石父的耳朵里。石父恐怕赵叔带真给幽王提意见,把他干的那些事给说破了,就来了个恶人先告状,说伯阳父与赵叔带妖言惑众,诽谤朝廷。幽王就一气之下罢了赵叔带的官,赶到晋国去了。

大夫褒珦,从褒城来到京城,听说赵叔带被赶走,急忙进宫对幽王说:“大王不把上天降灾当回事,罢免并赶走贤臣,恐怕国家就要空虚,江山就要不保。”幽王大怒,下令把他关进牢房。从此,群臣直言规劝幽王改正错误的路就被堵死了,贤才豪杰也纷纷散去。

虽说幽王已从各地征来了大批美女,但他仍不满意。他又向全国下达圣旨,如能敬献美女者,一律加官晋爵,或重金奖赏。清官和平民们看到这张皇榜,没有不异常愤怒的。

有一天,褒珦的长子褒洪德在去家乡探望老母的路上,看见一个年轻的乡村姑娘褒姒,亭亭玉立,万分迷人。他想,父亲入狱已经三年了,若得此女奉献天子,定能将功赎罪,使他得到赦免。于是,他不惜重金,用棉布丝绸三百匹,把这姑娘买回家,并给她取名。洪德给她吃的是鸡鸭鱼肉,给她穿的是绫罗绸缎,又是教她唱歌跳舞,又是教她宫廷礼节,然后把她带到了镐京。洪德先用钱买通了虢公,求他转告幽王。

幽王听了虢公的转告,马上宣褒姒上殿。待行礼之后,幽王抬头一看,只见这女子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容貌如花如玉,倾国倾城。于是跟申后都没打招呼,就把褒姒留在了别宫琼台,并传旨赦免褒珦,官复原职。褒珦唯恐再受迫害,就借口身体欠佳,立即随从其子告老还乡。

幽王自从得了褒姒,迷恋她的美貌,住在琼台,一连十天不上朝,在宫门口等候的群臣连幽王的面也见不着,都叹着气走了。一晃快三个月了,幽王再也没到申后的宫里去过。早有人把这些情况报告给了申后,申后怒不可遏,却无可奈何。

太子宜臼知道后,怀恨而出。第二天早上,太子来到琼台,一见褒姒,怒从心头起,揪住她的头发,抡起拳头就打,在宫女们苦苦求饶下才住了手。

幽王退朝,径直走进琼台。褒姒一把拉住幽王的袖子,放声大哭,说:“太子一看见我就连打带骂。请大王替我做主!”说完,呜呜咽咽地哭个没完。她还边哭边说:“太子为了给他母亲出气,不杀了我他肯定不会罢休。我一个人死了没什么可惜的,可是我已经怀了孩子,都两个月了。求大王放我出宫,好保全我们母子这两条命。”幽王说:“你先好好休息休息,我心里有数。”

当天周幽王就传旨说:“太子宜臼,爱逞威风不懂礼仪,暂且送往申国,听从申侯教训。”他还不让太子进宫申辩,强令他立马自己驾着车去申国报到。申后好长时间看不见太子,差宫女去打听,才知道太子已经被赶到申国去了,剩下申后一个人孤掌难鸣,每天以泪洗面。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八个月后,褒姒生下一个儿子,起名叫伯服。幽王爱如掌上明珠,慢慢就有了废掉宜臼重立伯服为太子的念头,可惜老找不到借口。虢公石父揣摩到幽王的心思,就和尹球商量如何废掉申后和太子。他们暗地里勾结褒姒,里应外合,日夜伺机寻找申后的短处,申后有个风吹草动,没有他们不知道的。

申后一个人在后宫住着,一天到晚流眼泪。有个岁数大点儿的宫女,明白她的心事,跪下说:“娘娘既然想念殿下,为何不写封信偷偷送到申国,让殿下给万岁写封悔过书承认错误?要是感动了万岁,把他召回来让你们母子团聚,这不是个美事吗?”申后说:“你这话好是好,就怕找不着人替我送信。”宫女说:“我母亲温媪,懂得不少医道,娘娘假装说有病,召老太太进宫看病,叫她把这封信带出宫,让我哥哥给送去,管保万无一失。”申后答应了,就写了封信,大意是:“天子无道,宠信妖女,让我们母子分离。如今妖女生了个儿子,更得宠了。你可以给你父亲写个悔过书,假装承认自己的过错,说:‘我已悔悟,愿意改过,请父王宽恕!’如果真放你回来,咱们母子重逢,再作打算。”信写完了,申后就假装有病躺在床上,派人召温媪看病。

早有人报告给褒姒。当温媪怀里揣着信,手里捧着申后赏赐的彩缎,正要走出宫门时,被守门官拦住了。奉命监视东宫的侍卫长、虢石父的亲信也突然赶到。他们认真搜查,很快发现了那封密信。他们拘留了温媪。

自从奸臣篡权以来,许多正直的大臣相继受到迫害,有的还被轰出京城。至此,使虢石父日夜不安的只剩下申侯一人了。如今搜获密信,虢石父如获至宝,十分高兴。他心中明白,利用申后和褒姒的矛盾,不仅可一举除掉王后和太子,而且还可就此毫不费劲地铲除申侯,顺顺当当地博得褒姒的信任,从而把褒姒握在自己手中。

琼台的宫娥们对王后的阴谋十分气愤,她们一起动手,转瞬间把这两匹彩绢撕得满地碎片。虽说褒姒终日皱着眉头,闷闷不乐,但听着彩绢撕裂的声音,心里却特别舒畅。不久,幽王步入琼宫,褒姒一面拿出密信给幽王察看,一面泪流满面地乞求幽王为她做主。幽王打开密信后,一眼就认出这正是申后的手笔。便问:“谁是信差?”“温媪,”褒姒答道,“她现已被我囚在内屋。”幽王下令把她押上来。一见到温媪,幽王立即拔出宝剑将她劈成两半。

当天夜里,褒姒又撺掇幽王把王后和太子都给废了,幽王答应明天早朝再做决定。当天晚上,褒姒先派心腹给虢公和尹球两人传话,让他们预先想好上朝时的答话。

第二天,早朝完毕,幽王开口就问:“王后因为嫉妒怨恨而诅咒我,难以作为国母,能不能把她提来问罪?”虢公石父说:“王后是六宫之主,如果她的德行不配当王后,只要传旨把她废掉就行了,您再挑一个贤德的王后作为天下母亲的楷模。”尹球紧接着话茬儿说:“臣下听说褒妃的德行就好极了,可以当东宫娘娘。如果您同意,我们都愿意扶持伯服当东宫太子!”

幽王非常高兴,传旨把申后打入冷宫,把宜臼的太子名位废掉,降为平民百姓,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两旁的文臣武将,心里都替这娘儿俩抱不平,可是知道幽王的主意已定,多说只会招来杀身之祸,皆闭嘴不语。太史伯阳父长叹一声说:“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道德规范都让他们给糟蹋完了,看来周朝没几天奔头儿了!”当天就告老还乡了。大臣们辞职回家的也不少。朝里边就剩下尹球、虢石父、祭公易一帮奸臣小人。幽王从早到晚和褒姒在宫里边寻欢作乐。

褒姒虽然篡位当了正宫娘娘,受到幽王的专宠,可是从来也没露过笑脸。幽王想讨她高兴,就叫来乐师敲鼓撞钟,吹拉弹唱,吃饭的时候还叫宫女唱歌跳舞,可褒姒一点儿高兴的意思也没有。幽王问:“你既然讨厌听音乐,那你喜欢什么事呢?”褒姒说:“我没什么喜好。只记得从前有一次用手撕破彩绸,那声音还怪好听的。”幽王说:“你既然喜欢撕绸子的声音,怎么不早说呢?”当下命令司库送来一百匹彩绸,叫那些有力气的宫女撕着玩,好让褒姒欢喜。奇怪的是,褒姒虽然喜欢撕绸子,可照旧没个笑脸。幽王问:“你为什么老不笑呢?”褒姒说:“我从生下来就没笑过。”幽王都快急死了,说:“无论如何,我也要叫你笑一次。”

于是就四处张贴告示说:“不管宫里宫外,有谁能让王后笑一次的,就赏他千金。”虢石父出了个主意说:“当年先王因为西方的部族日益强盛,唯恐他们进犯,就在骊山那块儿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又架上几十面大鼓,一有敌人,就点起狼烟,直冲云天。附近的诸侯见了,马上就会派兵来救援,然后又敲起大鼓,一个劲儿地催他们。这么多年来,天下一直太平无事,烽火狼烟也始终没再点过。您要是想叫王后开口一笑,必须和她一道去游骊山,然后半夜里点起烽火,诸侯派的援兵必然赶到。到了之后又找不到敌寇,王后必笑无疑。”幽王说:“这主意可真不错!”

于是,幽王和褒姒一块儿坐车到骊山去玩,晚上在骊宫里摆下酒宴,传令点起烽火。这时,正直大臣郑伯友正好前往都城朝拜幽王,知道这事大吃一惊,急忙赶到骊山对幽王说:“烽火台是先王防备敌人进犯建立的,所以诸侯都相信它。今天您无缘无故点起火来,就是在戏弄诸侯。以后真要有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您就是点起烽火,诸侯再也不会相信了,到那时你拿什么来召集兵马救急呢?”幽王气呼呼地说:“现在天下太平,有什么事用得着召集兵马!我和王后这次出游骊宫,没什么可玩儿的,不过略微和诸侯们开个玩笑。以后有事,与你没有什么关系!”幽王死活不听郑伯友的劝阻。等烽火都点上了,又让敲起大鼓,鼓声像打雷一样,火光烧红了天空。

邻近诸侯怀疑镐京有战事,一个个马上领兵点将,连夜赶到骊山,可是只听见楼阁里有笙管笛箫的声音。幽王正和褒姒饮酒行乐,让人去对诸侯们说:“幸运的是没有外敌来犯,让你们白跑了一趟。”诸侯们面面相觑,收起旗子灰头土脸地走了。

褒姒在楼上,靠着栏杆看着诸侯们忙去忙回,没事找事,忍不住拍着巴掌大声笑起来。幽王一看,说:“你这一笑真是太好看了,这都是虢石父的功劳!”于是真的赏给虢石父千金。到现在人们常说的成语“千金买笑”,就是从这儿来的。

再说申侯知道幽王废申后立褒姒的事以后,就写信劝告幽王说:“当年夏桀因为宠信妹喜而把夏给亡了,商纣因为宠信妲己而把商给亡了。大王现在宠信褒姒,废正妻而立小妾,既违背夫妻的礼义,又伤了父子的感情。桀纣的事,正发生在现在,夏朝商朝那样的祸事重演也用不了多久了。恳求大王收回不公正的命令,或许还能避免亡国的大祸。”幽王看完了,气得直拍桌子:“这老家伙怎么敢胡说八道!”虢石父在一边煽风点火,他说:“申侯见太子被赶走,早就对您不满意。这回听说您把王后和太子都给废了,存心想造反,所以才敢揭您的短儿。”愤怒之下,幽王听信了虢石父,下令削去了申侯的爵位,又命虢石父为大将,召集兵马前去攻打申国。

申侯得到这些消息后大吃一惊,说:“咱们国小,没多少兵将,怎么抵挡得了幽王的军队?”大夫吕章建议说:“幽王不讲道理,废正宫而立偏妃,以致忠臣们辞官,百姓们怨恨,这就把自己给孤立起来了。如今西戎兵强马壮,又和咱们申国接壤,主公应该马上写信给西戎的首领,向他借兵攻打镐京,救出王后,再要天子传位给原来的太子宜臼,这可都是为了周朝的大业啊!古语说‘先发制人’,机不可失。”申侯说:“这话有理。”于是准备了一车金银绸缎,派人送信给西戎借兵,许诺攻下镐京后,国库里的金银绸缎,任凭他们搬取。

于是,西戎首领派出一万五千西戎兵马,分成三路,右先锋孛丁,左先锋满也速,他自己统领中军。申侯也发来本国的兵马前来相帮。一时间,浩浩荡荡,杀奔镐京,把镐京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幽王听到发生了兵变,大惊失色,说:“机不密,祸先发。我们还没起兵,西戎的兵倒先来了,这事可怎么办?”虢石父说:“大王快派人去骊山点起烽火狼烟,诸侯的救兵马上就会来到,里外夹攻,一定能打胜仗。”幽王就照他说的派人去点火。可诸侯的兵马连个影儿也没见到。这都是因为前些日子诸侯们被幽王耍了一回,以为这次又是假的,所以都没派兵来。

幽王见救兵不来,西戎又日夜攻城,就命令虢石父先带兵出城迎战,他自己挑选精兵强将,随后出城。可是,石父本来就不是能征惯战的大将,这时候只好勉强答应,率领二百辆兵车,打开城门杀出去。申侯在战场上远远就看见石父出了城,指着他对西戎的首领说:“这家伙就是那个欺君误国的奸贼,千万别让他跑了。”西戎小将孛丁见状,一拍战马,挥舞着大刀直奔石父杀过去。斗不上十个回合,石父就被孛丁一刀砍死在战车下边。西戎首领和满也速一齐向前冲杀,在一片喊杀声中冲进了城,见屋子就烧,见人就砍,城里边顿时大乱。西戎把宫殿给烧了,把国库给抢了,祭公也死在乱军之中了。

幽王见势头不好,用小车载着褒姒和伯服开了后宫门往外逃,顺着弯弯曲曲的道路往骊山奔去,半路上又遇上慌不择路的尹球。西戎的兵一直追到骊山脚下,把骊宫团团围住。左先锋满也速,早把幽王的小车给捉回来了。西戎首领看见车里边有个人穿着龙袍,围着玉带,知道是幽王,没等他下车,就一刀把他给砍死了,太子伯服和尹球也被西戎兵扯出来杀了。褒姒因为长得好看被免去一死,用小车装着带回毛毡帐篷,供西戎首领取乐。

请神容易送神难。申侯在晋、卫、秦、郑联合出兵相助下,才最终把无恶不作的西戎兵从镐京驱赶出去,把太子宜臼从申国接回镐京。宜臼继承了王位(公元前770年),号为平王。戎军侵占期间,宫廷建筑均被战火毁成一片废墟。新王决定,把京城从镐京迁到东边的洛阳,西周王朝终结,东周王朝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