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兆福(布音爱立布吉乎)忆述 聂义声 整理
阿拉善的戏剧发展史几乎和阿拉善旗建旗的历史一样久远,有200年的历史。在文学艺术这个意识形态范畴内,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很多领域。但戏剧却是其中最精彩,最复杂,涉及艺术领域最多的一枝文艺奇葩。它是由歌、舞、剧三者有机结合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对于一个地处大西北的蒙古民族地区来说,能在18世纪就产生和发展戏剧,这是一种很稀奇的文化现象。既是在整个内蒙古自治区100多个旗县中,也是为数不多的,在内蒙西部独此一家。但它却发生了、发展了,并曾产生了轰轰烈烈的社会效应,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序幕
阿拉善和硕特旗正式编旗封爵,是从大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开始的,到全国解放时是九代十王。阿拉善戏剧的产生是第三代王罗卜藏多尔济和第四代王旺沁班巴尔时期,即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和嘉庆四十年(1835年)之间,因阿拉善王爷为大清国家稳定、边疆安宁立过汗马功劳,所以它的王爷爵位是世袭制不说,其中九位王爷还是清朝的驸马王,这么多的清廷公主从京城远嫁来到阿拉善,同时就将北京的建筑艺术、服饰艺术、语言文化、饮食文化等带到草原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戏剧艺术了。
京剧: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吸收了湖北汉调,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长处,相互影响,兼容并蓄形成了国粹——京剧。这是大清社会文化领域的一大奇观。而远嫁阿拉善的公主们,从小在京城、皇宫里听惯了京剧,深受其艺术的感染。来阿拉善也不甘寂寞,就从京城搬来了“二黄”戏剧。由同时带来的满、汉仆人表演。后来就组成了戏班,住在定远营王爷府,长年给王爷、福晋、公爷演唱。每逢王爷、福晋、公爷和阿哥的寿辰、生日或有重大庆典活动时,都要演唱,以此来助兴、庆贺。从此“二黄”戏在阿拉善定居了,成为阿拉善王爷府的官方戏剧。
二、发展时期
清宣统年间(1909年),阿拉善第八代王塔旺布里甲拉时期,阿拉善的戏剧演出显现出兴旺发达的态势。塔王从北京引进了京剧,从山西引进了晋东梆子,从陕西引进了秦腔。并从北京购置了全套历史戏剧服装。各种戏剧班子在阿拉善王府所在地定远营王爷府公开演唱,现出一派百花齐放形势。这些外地戏班子每年来阿拉善演唱数月后,就将他们送回原籍,全部费用由王府的霍硕厢支付。由于塔王特别爱好戏剧,王府的大小官员都形成了看戏的习惯和爱好。而单靠外地戏班的不定期表演,已不能满足王府的需求了。在民国七八年间(1918年、1919年),由塔王的五弟(人称五爷)自己组织王府内的奴卑人员演唱京剧,这个戏班子叫“自演戏班”。从此,阿拉善就产生了自己的戏班子,可常年在王府演唱。
那时演唱的剧目都是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历史戏剧,有《清风亭》《包公私访》《彭公案》《施公案》《薛仁贵征东》《大舜传》《甲午战争》等。
晋剧:又称山西梆子,山西梆子按地域不同又分为晋东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蒲州梆子等。晋东梆子的曲调接近于河北梆子。
民国12年(1923年),塔王的八弟塔旺策林(人称北公爷)亲自组织领导了一个戏班子叫“自乐戏班”。从山西请来唱晋东梆子的三位艺人,名叫李富贵、李天贵、保三旦。由他们主持在北公爷府内培训了公爷府内的役使人员和一部分当地的蒙、满族演员共有30多人,由此组成了北公爷府内的晋东梆子戏班,“自乐戏班”常在王府内公开演出,城外的一般老百姓可自愿到王府看戏。
“自乐戏班”是个很正规的戏班,有教练,演员有生、旦、净、丑、须生各种角色,司鼓、胡琴、箱官、后台管理人员,一应俱全,现排列如下:教练:李富贵、李天贵、保三旦。司鼓:王兴、二保。板胡:张作兴、尉关。演员:王万有、王万才、张继德、刘延庆、舒哥、张光泰、田满贵、张光海、俞光焕、张三三、徐恒瑞、金阿哈、张玉宝、张俊麟。
演唱的剧目如下:《黄河阵》《灯棚失子》《牧羊圈》《五雷阵》《麒麟山》《明公断》《盗九龙杯》《三岔口》《黄鹤楼》《甘露寺》《草船借箭》《摩天岭》《八大锤》等。
演员每天给北公爷府内理事完,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戏剧,不定期演出。由北公爷支付生活费用。每人每月30斤米面,再发五百铜钱小费。
北公爷领导的这个戏班子在定远营兴盛了很久,一直持续到1928年(民国十七年),北公爷逝世后,戏班随即解散,从此再没人组织演唱过,这个剧种在阿拉善失传了。
秦腔:秦腔流行于陕西及邻近省份。明代中叶以前在陕、甘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中受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影响,形成音调激越高昂,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唱名基于七字句,音乐为板腔体的一个剧种。
1942年,定远营城外戏剧爱好者、板胡演奏家张作兴,以私人自筹资金的方式组织起一个秦腔剧社。剧场在二道河沟最西头修建了一座简陋的戏院,能容纳观众400多人,剧社起名《新华剧社》,由于是一座戏院,就开始卖门票。
新华剧社的演员大都来自陕、甘、宁三省的易俗社、尚友社、新民社、觉民学社这些西北很出名的专业剧社。演员大部分是科班出身,有一些是半路出家,还有一部分是青年学徒。他们是演艺水平很高的艺人,文戏武戏都能演。这些演员的历史情况比较复杂,其中有青帮、红帮,江湖义气很重,十有八九吸鸦片。剧社是一种凑合戏班子,人员不稳定,流动性较大,原则是能维持生活就留下来,生活不行了就到其他剧社搭班子。
剧社的经营管理方式是自食其力,自负盈亏,盈余分红制,每月按个人的演艺水平评分支付工资,其中扣除箱主私人的服装折旧费和其他费用。剧社每年有三、四个月淡季,生活就十分困难,就由箱主张作兴拿出资金支付,等到旺季再扣回。
新华剧社的编制:该剧社下设领财箱主、正副社长、派戏的班主任、导演、编剧、前台管理、后台管理、大衣箱官、二衣箱官、帽子拐杖箱官、外出联络人员。每人都有明确职能,各负其责。如:正副社长管理经济收支、业务工作和生活;编剧要编写新的戏剧;导演、教练要安排演员每天的练功和晚间的演出。
剧社的演员名单如下:剧社有60余人,按照戏剧的组成,各种角色行当一应俱全。
须生:任凤鸣、陈化礼、丁振华、霍振川、康正中。小生:吴玉中、余新民、杨觉民。大花脸:王常福、冠银川、苏金荣。二花脸:朱老九(文阳)、杨益民。小丑:白玉板、年金铭(陕西人)。武生:宋乐民。大净:田德年(西安人)。武须生:朱华民。青衣旦:吕金叶(少亭)、关玉忠、张国金。小花旦:张金兰、俞金凤、田小兰、钱森、孟玉和。二花旦:俞金花、田慧卿(田德年之女)、刘锁(万镒)、武旦:李花婷(陕西人)。司鼓:刘三成、刘万金、俞沙锅、尹殿科。板胡:高正明、李三、魏思秀。前台:石生玉。后台:龚长命。售票:徐思成。剧社上演的剧目如下:
该剧社有40余本历史剧,其中封神榜戏有:《纣王降香》《苏护进女》《闯宫抱斗》《渭水河》《文王访贤》《兵发岐山》《黄河阵》《绝龙岭》《诛仙阵》《万仙阵》《杀妲姬》《姜子牙封神》。三国戏有:《桃园三结义》《虎牢关》《凤仪亭》《示五关》《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祭东风》《回荆州》《夜战马超》《大报仇》。其他戏有:《烙碗计》《五雷阵》《姚黎刺秦》《于让刺袍》《专诸刺僚》《伍员逃国》《卧薪尝胆》《雷炮行兵》《火烧锦山》《玉虎坠》《五典坡》《南天门》《蝴蝶杯》《玉堂春》《全家福》《杀释》《打镇台》《访宁夏》等。
1944年秋,由陈化礼编导的唐朝历史大本戏《拾万金》,整整演唱了一个月。还编导了四本连续剧《孟丽君》。
演出活动的范围:新华剧社的演出有旺季、淡季之分,冬春是旺季,由地方商会组织演唱各寺庙的会戏,依据当地的习惯由各行业筹办经费,和剧社商定各寺庙的会戏,每个庙会都演三天,每天支付演出费100元纸币。伙食由商会管理供应。夏季是淡季,演出活动很少,剧社的演员们就3人5人一伙分散活动,外出活动的地区就是陕、甘、宁地区,到秋冬季又回来集中活动。
由于宁夏的马鸿逵对阿拉善旗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统治和封锁,新华剧社在1945年底以给马鸿逵祝寿的名义被调到宁夏银川,再没有回来,从此阿拉善旗的戏剧又消失了。
阿拉善人不甘寂寞,出于调剂文化生活需要,加之长时期受到各种戏剧的熏陶,于是在学校中兴起了演秦腔的热潮。特别是简易师范班的学生,在三青团的鼓动下经常演唱秦腔,学生中十有八九都会唱几句秦腔,由于没有专门团体,他们只演唱一些小折子戏,如《南天门》《三回头》《柜中缘》《断桥》《杨氏婢》《别窑》《杀庙》等。在这个阶段,原阿拉善旗保安大队的一些戏剧爱好者,和学生们共同演了几折戏,效果很好,这就给保安大队办戏剧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高潮时期
阿拉善霍(和)硕特旗骑兵保安总队组织秦腔俱乐部,把阿拉善戏剧演出推向了高潮,具体情况如下。
1946年秋,旗保安总队副队长罗永寿,中队长罗步云,副官范立宪,军需主任于培根,号长王鸿钧、魏兆福发起组织了总队部司号班业余秦腔俱乐部。聘请原新华剧社老艺人张金国、石生玉2人担任教练,进行演员培训,在当地招收了七八名青年学生,经过半年多训练,就可登台表演一些小型折子戏,如:《柜中缘》《南天门》《拾玉镯》《赶坡》《别窑》《算粮》《藏舟》《二堂献杯》等。1947年,秦腔俱乐部已发展到30多名演员,而且在舞台艺术上,表演技巧上,武功训练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已能演出20几本大本戏,除给王府、军队慰问演出外,还在各种庙会上公开演出,到冬季就在蒙校礼堂售票演出。
演员的状况:演员都是贫苦家庭出身,平均年龄19岁,其中有6名蒙古族,其他都是汉族,有一大部分演员是主动参军,因当上了保安队的兵,国民党的保、甲长就不能再抓他们去当兵了,所以,那时的保安总队就成了阿拉善地区汉族青年避兵的保护伞,总队副罗永寿把他们都编进司号班,让他们精心学练戏剧技术,为发展阿拉善的戏剧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演员的角色如下:须生:宋永山、王学义、范立宪、魏恒忠。大净:高永水。二净:王敬忠、邢遂义、贺鸿禧。青衣旦:焦锁、贺万华、岳万兴。小旦:刘光山、杨大成。彩旦:黄朝金、夏全志。武小生:潘蛟其、梁武善、丁有福。小丑:杨志义、张二虎、杨二成。老旦:徐恒瑞、姬鸿喜。其他配角演员有:王成义、任奎、杨金和、王生华、王福华等人。教练员:张金国、石生玉、丁振华、夏全志。服装:郭安忠、彭福寿。司鼓:年秉中、任兴武、刘海山、刘万金。板胡:魏兆福。二胡、笛子:王能、聂保(聂有胜)、李文茂、罗保福。
这些演员经过几年的培养、学习和实习,对秦腔戏剧都有了全面的掌握和提高,所演剧目逐渐增多,做到了20天内不演重戏,又增添了新戏装,更增强了演员的信心,所演剧目受到老百姓的喜爱,自此,秦腔在旗府定远营深深地扎下了根,产生了广泛的良好的社会效应。
四、剧团的新生
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旗和平解放,1950年将阿拉善旗保安总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阿拉善旗骑兵保安总队,并将原司号班的全体演职员编为总队政治处文艺宣传队。仍以演秦腔为主。1951年定远营改名为巴彦浩特。
文艺宣传队坚决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路线,面向牧区广大群众宣传中共的各项方针政策,活跃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每逢南、北寺的庙会,宣传队全体人员身背行李,步行几十里路,到贺兰山沿山一带宣传政策并演出。为共产党的工作委员会开辟基层工作,为阿拉善旗的群众文艺工作做贡献。
1952年上级曾下文,将阿拉善蒙古自治州文艺宣传队定为国家事业单位,其中16人为国家干部,演员按文艺级别套级。1953年底,由于宣传队的工作性质不适宜在部队,政府将宣传队转为地方单位,归旗政府文教处领导,名称为民族文艺工作队。此时文艺队是旗上的正规事业单位,转为地方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颁发了转业证,北京军区发了起义证书。自此后,就为更进一步开展群众文艺戏剧工作开辟了新领域,走上了新道路。
1953年民族文艺队领导和演员情况如下。
协理员:杜世亭。队长:魏兆福、副队长:陈化礼。会计:李长生。下设三个分队:一分队队长:高永水、二分队队长:刘光山、三分队队长:焦锁。演员:贺万华、贺鸿禧、邢遂义、杨大成、杨二成、梁武善、黄朝金、王学义、丁有福、潘蛟其、王玉魁、任奎、年金铭、年秉中、宋永山、徐恒瑞、王福华、吴小武、张二虎、沈登元。司鼓:年秉中、任兴武、任奎、徐恒瑞。板胡:魏兆福、李文茂。二胡、笛子:王能、罗保福、王玉魁。服装:郭安忠、彭福寿、曾强。
1954年,在当地招收了一批蒙、汉族女演员:乌日娜、米德格、都玛、徐瑞君、孔润凤、甄淑珍、张玉珍、赵英璀等10人。又在外地请来男演员6人,总人数达到50多人。
演员们大部分是当地人,他们家庭贫穷,文化程度低,思想单纯,事业心很强,学习业务认真刻苦。每天早晨五点起床练功,八到十二点排戏、背台词、演习戏剧。下午两点继续排戏,晚间七点上台演出。那时各方面条件很差,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困难都很大,主要是经济条件差,设备也落后。如下牧区演出,连续20几天都是步行,大家都毫无怨言,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演出宣传任务。
为了尽快与社会发展的形式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文艺方针相适应,使文艺工作队全面发展,提高业务水平,旗政府批准文艺工作队到宁夏省歌舞团学习了2个月,又在甘肃民族学院歌舞团学习。主要学习音乐简谱、歌唱、现代舞蹈和现代戏剧,经过学习,文艺工作队除了能演原有的30余本历史剧外,还能演现代剧,主要剧目有:《梁秋燕》《十二把镰刀》《夫妻识字》《翻天覆地》《穷人恨》《血泪仇》《刘胡兰》《小二黑》等。在舞蹈方面能演出蒙古舞:《牧马舞》《鄂尔多斯》《挤奶舞》《盅碗舞》《筷子舞》《射箭舞》《赛马舞》《马刀舞》《剪羊毛舞》《羊山道舞》《锡伯族舞》《丰收舞》《红绸舞》《哈达献给毛主席》。还自编自导演出《建设大西北》等蒙古族舞蹈。
演出歌曲有:《小黑马》《不落的太阳》《小青马》《乌兰特勒海》《美丽的阿拉善》《黑缎夹袄》《小乖乖》。马头琴独秦:《阿斯尔》,其他节目还有:三弦独奏,器乐合奏,二重唱,男女小合唱等。
总之,这个文艺队由原来只能演秦腔发展到能演话剧、歌剧、郿鄠剧、舞蹈、歌唱、器乐演奏等多种表演形式。这在阿拉善来说是一个大突破,一个创新,所演节目深受阿拉善各族人民的喜爱。
演出活动范围:文艺队原来只在巴彦浩特演出,同时有下牧区演出和宣传。从1954年开始,打破了这种局限,文艺队到宁夏银川、平罗、贺兰、石嘴山,内蒙古磴口、陕坝、乌拉特前旗、临河、五原、包头等地演出。每到一地演出都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如1956年到陕坝演出了15天,每场都是观众爆满。演出结束后,县文教科召开了座谈会,科长赞扬说:“你们的演出很成功,水平很高,不论是舞蹈还是戏剧都有一定的艺术素质,而且节目多种多样不重复,非常丰富。另一方面,你们的舞台纪律、生活作风都很好,我们感谢你们,欢迎你们再次来演出。”演出结束后,赠给文艺队锦旗一面。1957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参加文艺调演,文艺队演出了自编的《捉拿五仁义》,获戏剧一等奖、导演、剧本奖。内蒙古自治区领导乌兰夫、杨植霖、奎壁及布赫亲自接见并合影,布赫在颁奖大会上结论为阿拉善秦腔是自治区的一枝花。1959年,甘肃省白银市成立,文艺队到场祝贺演出,受到好评。自此,文艺队每年有半年时间到外省、县、农村宣传演出,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增加了收入,同时给本队增添了舞蹈服装、乐器等设备,为文艺队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五、辉煌时期
1956年4月,阿拉善地区归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在巴彦浩特成立了巴彦淖尔盟,下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和巴彦浩特市。
此时民族文艺工作队人员增至80人,阵容强大。但在演出形式上分为明显的两个派别。在此形势下,于1958年将文艺队改编为两个团队,其一是将演秦剧的演员编为秦腔剧团,其二是把演舞蹈、歌剧、音乐、歌唱的演员编为乌兰牧骑工作队。
1958年7月,巴彦淖尔盟从阿拉善旗搬迁至三盛公,即巴彦高勒市。乌兰牧骑工作队随盟迁走,孟秀英、郭开贵、刘子玉、张玉珍、徐晓波、王同花(徐瑞君)、王大海等20多人随队到巴彦淖尔盟筹建歌舞团。秦腔剧团留在阿拉善旗。1961年5月13日,阿拉善旗被划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秦腔剧团成为阿拉善左旗秦腔剧团。驻地由东关大院迁到1951年建成的位于南大街中心地段的大礼堂里。演出除了外出到内蒙西部巡回演出外,都固定每晚在大礼堂演出。这时是秦腔剧团的鼎盛时期。巴彦浩特爱好秦腔的中老年人晚饭后带着孩子,花几毛钱买张戏票,看2个多小时自己喜爱的剧目。散戏后,在回家的路上,三人一伙,五人一群,津津乐道剧情和演员的演技,10几年间乐此不疲。这是当年巴彦浩特的一大景观。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前。
1956年~1971年,阿拉善左旗秦腔剧团领导和演员的情况如下。
团长:陈化礼、杨林学。秘书:王莘。总务:李长生。会计:刘光山、杨永兴。伙食管理员;苏秉文。炊事员:徐乐年。
演员:生角(老生、武生):李增厚、袁立中、郭忍孙、赵天喜、王秀芳、王学义、陈益民、齐佐民、梁文艺、雷顺成、石文辉、齐俊民、白玉印、张兴民、郭喜彦、张德国、杨在海。旦角:杨荫贞、王秀清、康秀玲、蔺秀娥、陈爱梅、仲秀英、王凤英、董兰英、郭文芳、王亚玲、栗引芹、陈玉兰、韩秀芹、余段贤。净末角:任玉才、高永水、赵寿山、张兴良、王醒民、马兴中、贺鸿禧、李汉香。丑角:刘志中、刘悦、王振中、马民全、年金铭、杨文选。文武乐队:年秉中、崔福来、段志亮、李全山、李培洋、陶力农、栗生溪、徐辰生、司雄娃、徐恒瑞、王益民、何瑞亭、张有吉、杨登科、刘忠仁、张志勇、潘存义。服装:刘健和、郭安忠。美工:宋国钧。
演出的剧目: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秦腔剧团演出的戏剧基本上是旧剧本老秦腔,在此就不重复了。到60年代随着阶级斗争这根弦越拧越紧,很多旧戏剧被当作封资修的黑货停止演出了,只能演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戏剧。如:《铡美案》《王宝钏》《玉堂春》。到了1965年前后,反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戏剧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秦腔剧团就自编自导演出一些反映战争体裁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戏剧。如《夺印》《芦荡火种》《自有后来人》《收租院》《三滴血》《三打白骨精》等。阿拉善左旗一中教师霍蕴夫编写的反映阿拉善抗旱救灾的现代秦腔《乌素图》,由秦腔剧团在全区汇演中演出并荣获了大奖。
六、落幕
1969年,阿拉善左旗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1971年宁夏各旗县秦腔剧团奉命撤销。阿拉善左旗秦腔剧团也被撤销。其中年轻的功底深的演员被调往陕西、甘肃、宁夏各有关剧团。调动情况如下。
调往宁夏秦剧团的有:王振中、余段贤、赵天喜、王秀清、李增厚、郭忍孙、王凤英、陶力农、陈爱梅、李培洋、张有吉、杨在海、张德国。调往宁夏京剧团的有:刘忠仁、张志勇。调往宁夏石嘴山京剧团的有:潘存义。调往宁夏固原地区秦剧团的有:陈益民、郭喜彦、张兴良、梁文益、齐佐民、段志亮、王益民。调往甘肃庆阳地区秦剧团的有:齐俊民、任玉才、张兴民、刘悦、崔福来。调往西安的有:栗引芹、郭文芳、王亚玲、王醒民、雷顺成、马兴中、马明权、康秀珍、蔺秀娥。调往内蒙巴彦淖尔盟的有:仲秀英。其他演职员被分配到阿拉善左旗各有关部门单位,改行从事其他工作。
至此,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兴起的在阿拉善地区经历了序幕、发展、高潮、辉煌,活跃了200年的京剧、秦腔戏剧就正式落下了帷幕。
改革开放后,形势好转了,留在阿拉善左旗有关单位的原秦腔剧团演职员都已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为了丰富阿拉善广大中老年秦腔爱好者的文化生活,近几年在谢文彬、袁立中、齐俊民带领下,他们组织起来,发挥余热,和一些原来的老票友不定期的登台演出老秦腔折子戏。让我们勾起了对往昔巴彦浩特小城里秦腔戏剧从艰难创业走向辉煌的不尽思念。
以上所述是我个人的一些回忆,其中大部分是我本人的经历,一部分是我走访了当地从事或参与过此事的老年人而作的纪录。后面部分是整理编写人员聂义声走访了原秦腔剧团演员潘蛟其、杨在海等人,在内容上给予了补充和完善,在结构方面进行了增删和调整,对文句给予了修改和润色。
因历时长久,资料不全,有些情况可能和实事有出入,有误漏,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