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大明帝国
89452700000045

第45章 大明皇家银行

到晚间,整个京城灯火通明,普通百姓在家中祭拜祖先、漫天神佛,富贵家中团聚一桌,此时无论婆媳亦或者夫人姨太太,互相之间仿佛都再无往日的隔阂,欢声笑语。

普通家中尚且如此,皇家自然更是一片和睦,朱钲很喜欢这种感觉,一杯杯果饮挨个妃子敬一圈。

重庆公主和朱见清自然也非常高兴,虽然在南宫,他们也没有受到什么欺负,但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总归不太自由,圈禁在那个并不算太大的南宫当中。

现在……虽然家中母妃一再提醒他们不要乱跑,但在西六宫内,谁又会拦着他们?假山、花圃不说,朱钲特意嘱咐张敏、黄福等人外出时,不要忘记带回来一些好玩的小物件。

所以重庆公主和朱见清也是第一二个觉得朱钲很亲近的人。

外面开始有灯笼升天,重庆公主双眼迷离的瞧着外面,而朱见清眼神中带着的尽是渴望。

不过他很清楚这些事情母妃、母后、父皇不会同意,所以他把目光看向朱钲,他清楚,这里能够一言九鼎的并不是那个明黄色圆领龙袍的父皇,而是这位看着和自己大不了多少的皇兄。

朱见清的目光朱钲自然有看到,他瞧一眼旁边默不作声不知道想些什么的朱祁镇,对着朱见清点点头,随后朱见清欢呼中朝外面跑去,两名资深老太监轻飘飘的跟在身后。

“太子……”

这时候能开口的也只有钱皇后,朱钲对着她笑着摇摇头,见此钱皇后稍稍的放下心。

周贵妃瞧见这一幕,越发的不高兴起来,不过她很清楚今天的场合,所以并未说什么。

朱见清离开没一会,外面传来吵闹炮竹声,不用问,这必然是朱见清的结果。

朱祁镇依然面色淡然,但如果自己观察,能够瞧出朱祁镇此时还是非常高兴的,嘴角都轻轻上扬。

虽然是皇家,但是也有守岁一说,尤其现在大权交由了内阁,皇帝呆在宫里也无事,能够祈祷明年帝国风调雨顺,也算是做了一件正经事。

从今天下午开始,各衙门也开始休息,只留少部分的值守。

京城外的衙门朱钲照顾不到,但是京城里的衙门,朱钲都嘱咐了御膳房,送去了宫里的一份心意,虽然只是一顿饭菜,但这也足以让各衙门的值守人员感激涕零。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朱钲的很多计划也要开始正是施行。

守岁过程中,闲着也是无事,朱钲便说起了这些,还拿出了新宝钞、小元宝、天顺通宝。

朱祁镇饶有兴趣的瞧着朱钲递过来的新宝钞,朱见清则得了两个模样精致的小元宝,非常高兴。

“今年你的那个什么银行就会发行这样的新宝钞?”

听到朱祁镇的询问,朱钲点点头,额外补充道:“不仅仅是发行新宝钞,同样还会开通储蓄、国债业务。”

储蓄、国债?这些完全陌生的词汇让朱祁镇不解,看向朱钲。

“储蓄就是让百姓把手中的钱财全部存进银行,而银行付出利息。”

“那利息从何而来?”

“银行有储蓄必然也机会放贷,不过相比较外面钱庄的印子钱,放贷的利息在正常范畴内,储蓄的利息为年千分之五,放贷的利息为年百分之五。”

一来一去就是十倍,但是朱祁镇并没有惊讶,因为他很清楚这里面的最难点在哪里,怎么吸引百姓把钱存进银行,同时怎么保证借出去的钱能够还上。

当然,这也是近些年来朱祁镇呆在南宫才知道的这些“俗事”,换做土木堡之战前,别说印子钱,就是外面一石米的价格他都不清楚。

而朱钲这边,见到朱祁镇能够替自己考虑这些问题,很是高兴,虽然没有父子亲情,可是朱钲也不想把关系处的太糟糕。

朱钲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认真的回答道:“放贷不会盲目的去放贷,要经过审核,其他的不说,至少也要有一定的资产才能够获得贷款。”

“另外就是你的铺面、生意只是临时短缺,这样才能够获得贷款的资格。”

“至于吸引百姓们来存储,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在仅有一个粮行,接下来还会有布庄、商行,当京城百姓的吃穿住行都需要从银行兑换新宝钞,那时候……储蓄自然不会再有问题。”

储蓄的重点在于信誉二字,只要让百姓们放心,即便不会全部存进来,但也会存一些赚利息,今天一点,明天一点,三五年的时间,储蓄就会变成常态。

“从明天开始,银行将会开放第一批新宝钞,价值3000万两!”

“从明天开始,各衙门和京营的饷粮也将转变成天顺宝钞!”

……

“天顺宝钞?”

正月初二的京营,一大早训练完的士兵们就得知了改饷粮为饷银的消息,顿时议论纷纷。

“殿下也是为了咱们好,给的粮态度,家里根本吃不了,还不如给宝钞,这样一来也省去了卖粮的麻烦。”

监军们正在费劲口舌的解释,不过这解释明显不怎么得人心,因为现在也就是京城的粮食多一些,除了京城,你瞧瞧去,哪里不缺粮?

粮食根本不愁卖,而且还能够获得人情,把粮食当作军饷、俸禄也正是这个原因。

有钱你买不到粮,但是有粮你绝对能换大部分的东西。

“当然,如果你们还是觉得粮食好,随时可以从粮行购买粮食,不过我劝你们不要这样做,城西,拉练的时候你们应该也见过,那里有一个织布坊。”

“接下来京城里还要和粮行一样开布庄,同样比现在的布匹要便宜,另外还有商行,里面有不少的好东西。”

“煤油灯你们知不知道?那种白玉一样的瓷碗你们见过没有?还有可以完美透光的琉璃碗、杯子,锅灶、菜刀、砂锅……”

“接下来还要开车行,那个叫什么自行车,比不得马,但是不用吃草,比人跑得快多了。”

车行的事情也是工匠的功劳,之前朱钲就把21世纪能够想到的东西都简单的描述了一个遍,汽车、电台什么的暂时造不出来,但是自行车问题不大。

至于橡胶的问题……系统里1两银子一吨的天然橡胶,比想办法研究人工橡胶要廉价的多。

蒸汽机已经完善的差不多,当作火车头也许还有些问题,但是用在工业上已经问题不大,这也是纺织机、自行车、燧发枪批量生产的一个重要前提。

而有了燧发枪,火炮的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难度,真要说起来,燧发枪可比火炮的难度大很多,毕竟越小巧的东西需要的工艺技术也越高。

监军们讲了一大堆现在还没有的东西,总算是让京营的士兵们安稳了下来,不过他们还是心存怀疑,已经决定当正月的饷银发下来之后就全部买成粮食。

士兵们的想法朱钲大概能够猜到一些,不过这并不会影响到什么,毕竟朱钲又不是没有粮?而只要士兵们进了城,不可避免的就会跑去布庄、商行逛一圈,那个时候……你不卖给他们,估计他们还不乐意。

春节各衙门都休了衙,只留下几个轮值的。

但是内务府可不是一般的忙碌,毕竟他们要准备布庄、商行的事情。

煤油灯最简单,因为价格的原因,不需要制作太多,流水线下十个工匠外加百十个劳力一天就能出上千,这足够整个京城的需求。

奶站也在建立当中,正好赶上各衙门开衙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