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大明帝国
89452700000044

第44章 宝钞 铜钱 银锭

“殿下,截止到目前,京城一切正常,只是一些被罢免的官员往外传递了不少的消息,有太学弟子在京城宣扬殿下您的……已被锦衣卫抓捕。”

“京畿附近府县没有异动,改革很是顺利。”

“前吏部尚书王文拜访陈循、高谷,想要谋官,陈循、高谷对其颇为看重。”

听到这,朱钲突然眉毛一挑,陈循暂且不说,高谷可是永乐时期的老臣,更是被正统皇帝提拔重用,虽然景泰皇帝继位有他的功劳在其中,可总体而言,他算得上是正统皇帝一系。

之前无论是迎回朱祁镇还是更换太子,他都是站在了正统皇帝一边。

对于王文朱钲也知道,毕竟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说罢免就罢免了,总要告知朱钲一声。

当时给出的理由便是,众臣商议迎回朱祁镇的时候他持的是反对意见,随后更换太子时,他更是主动提请早立太子。

什么叫做早立太子?当时朱见深可还是太子,这个早立太子的意思不正是更换太子?

有这两件事,王文注定要被罢免,哪怕他并没有贪污多少银子、能力更是数一数二。

对于他找高谷,实际上也并不意外,因为当初正是高谷举荐的他,不过随后自然也是无比的后悔,谁能够想到王文竟然甘愿当景泰皇帝的走狗。

“高谷怎么回答的?”

没有问陈循,那是因为朱钲很清楚那个老家伙不会有任何的许诺,毕竟他很清楚,自己实际上就是一个傀儡。

“高谷同意为王文谋一县令,王文不满,但依然对高谷表示感谢。”

朱钲点点头,倒是一个能屈能伸的性格,从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到一个小小的县令,就是朱钲都觉得高谷可能是故意羞辱他,但他应是能够忍受且还表示感谢,着实不一般。

“殿下,这件事……”

朱钲无所谓的说道:“既然真的有能力,那就让他试一试吧!不过就是一个逐利之人而已。”

贪恋权势的如果是武将那是真的危险,可只是文官……还真没有大的影响,尤其大明帝国的文武已经分离的情况下。

京城官员的动态之外,那便是京城开始整修道路,这时候也顾不上什么环境的污染了,总不能弄一些青砖也要从天津府调运吧!

此外,水泥又有了新成果,这一次需要晾晒的时间缩短到了半时辰,虽然凝固的时间还是有些长,但已经可以使用。

得知水泥能够派上用场之后,朱钲的第一个吩咐便是把京城的街道全部换成水泥路面,紫禁城和皇城不用更改,这是古建筑,朱钲还想让它们保持原生态。

另外当初打造皇庄的时候朱钲就让皇庄距离京城远一些,主要是留出扩建城市的土地来。

说实话,顺天府比不得曾经的洛阳、长安,不过这只是暂时,很快,一个百万人口的繁华城市将会出现。

关于京城的规划图纸朱钲已经画了出来,以皇城为中心,现如今的京城为内城,京城外建造东西三十里、南北三十里的城墙,城墙内为外城,再之外,为各工坊所在,不过由于没有外城墙保护,工坊使用水泥搭建三米余的围墙,不求抵御敌人,只需让草原的骑兵无法形成有效冲锋便可。

新式火铳已经面临,骑兵的时代即将落幕,城墙……也即将成为历史。

之所以现在还要建造外城墙,只是为了能够让百姓住的安心,否则即便是建造了百万栋四合院,免费赠送,相信也没有百姓愿意从内城搬迁至外城。

古代家中人口众多,因此在设计新房屋的时候,朱钲暂定的是300平建筑面积,且多设二层阁楼,这样即便仅有三百平米,也足够一家七八口人居住。

待外城城墙造好,同内城一比三土地进行置换,再增加内城房屋修缮管理费用,相信大部分的百姓都会同意置换。

待“内城”的普通百姓大部分都搬迁至外城,工部再对内城进行大改造,不求全部改为豪宅,至少不会再有破破烂烂的房屋,达到影视剧中京城的彩色水准。

外城属于新建,自然更不会破破烂烂。

同时,在官制和军制改革之后,朱钲准备的第三次改革便是赋税改革,现在不提,主要是牵扯的利益太多、人员太广。

重商税、轻农税,至于房屋修缮管理费用那并不属于赋税,虽然需要强制缴纳。它的作用在于费用给予了城道司,随后由城道司负责你的房屋修缮,垃圾清理、门前整洁等。

这也隶属于街道干净整洁,所以归属于城道司再适合不过。

除夕夜的夜晚,天上圆月,地上银霜,伴随着外面的炮竹声,宫女的隐约嬉笑声,朱钲站在朱祁镇的身旁,仰望星空,度过了景泰四年。

“今年便是天顺元年了。”

子时过去,京城的钟楼突然响起钟声,朱祁镇莫名的感叹一句,摇摇头回身准备休息。

天空突然飘起了大雪,不过并不寒冷,站在阁楼上,眺望整个京城,一片彩色……

今年的京城百姓能够过一个非常不错的好年,而虽然经历了宫变,但却没有流什么血,高兴的也比不开心的官员要多。

数不清的吏变成了官,虽然还是居住在自己的老宅子里,但是他们异常的兴奋,正值团圆的日子,他们也不愿意离开,对着母亲、妻子、儿女,他们笑的异常爽朗,对未来也充满了期望。

百姓也是如此,今年让他们开心的并不仅仅只是那粮价的粮食,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他们的儿女们也能够进官学了,只要努力学习,通过了县学的考核,那就能够获得童生的身份,虽然没有什么价值,但识字懂算术,当个学徒工肯定没问题吧!

如果能够进了府学,那通过了考核可就是秀才了,那可是秀才,其他的不说,总能进粮行当跑腿伙计了。

瞧瞧粮行开出的待遇,隔壁的老王不过进去几日,正逢过年,竟然就给足了一个月的薪酬,听是那进去更早的还有岁礼,虽然不多,可也顶半个月的薪酬了。

乖乖,那可是粮行的半月薪酬,整整1.5两银子。

还有,听说今年那个叫什么银行的钱庄,要发行新宝钞、新通宝、银元宝了。

新宝钞不用多说,之所以铸造新通宝和银元宝主要还是为稳定宝钞的价值,不让它轻易贬值。

新通宝需要的铜,系统里1两可以购买一吨,1吨至少可以铸造50万枚大明通宝。

21世纪还有硬币的存在,朱钲自然不会轻易取消铜板。

至于银元宝……

新年一过,朱钲便又领取了1000万两皇太子俸禄。

接下来如果登基成为皇帝,那可领取的银两更多,这么多的银子如果光放在系统里那就是浪费,而如果拿出来,放到银行里,毫无疑问能够让百姓们更加放心的使用宝钞。

之前的1500万两银子去掉今年的士兵维护费用15万两也不过才花费了500万两,而现在又有今年的1000万两皇太子俸禄,朱钲手中整整有2000万两。

而这还没有结束,内府库、国库、抄家外加近期卖粮银行兑换到的银子,这又是1300万两。

但是这1300万两银子纯度不够,“存”进系统也不过才增加了1000万两银子。

待来到内务府仓库全部取出来,变成了3000万两银子的小银元宝。

从系统中提取出来就是这一点好,可以随意的选定模样、大小重量,省去了铸造元宝的火耗。

3000万两均重1两,一共3000万个,仓库瞬间变成了银库,100个排列的整整齐齐的放在一个木制托盘里,而10个托盘放在一个木箱中。

几个仓库中整整放置了3万个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