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大明帝国
89452700000005

第5章 太监 宫女们的老年归宿问题

朱见深的记忆中,皇宫里的饭菜并不好吃,不过眼前……味道倒也可以,就是清淡了一些。

张敏不知道什么时候进的殿,规规矩矩的站在角落里,如同往日那般,不过今日他的心情绝非以往,不是因为司礼监秉笔,而是皇宫变天了,他的小主人成为了这个皇宫的主人、这个帝国的主人!

虽然,到现在张敏还有些不明白那些士兵究竟是哪里来的,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就对小主人这么的忠心耿耿,那可是金英,说一刀砍了就真的一刀砍了,没有半点的犹豫。

甚至……听说他们在乾清宫里都拔了刀!

“张伴伴,你给我讲一下皇宫里的事吧!”

朱钲突然开口让走神中的张敏忍不住一个激灵,口中称喏,脑海里却是念头百转,不明白为什么小主人突然问起这个。

“殿下,我从哪里说起?”

张敏没有和李琰一样称呼朱钲陛下,朱钲的身份不一样,那皇位早晚是他的,既然早晚都是,何必破坏规矩呢?宫里,最重要的就是规矩。

“都可以,先从各个衙门开始说起吧!比如……这司礼监。”

司礼监?殿下要对皇宫的衙门动手了?心里想着,张敏的嘴却没有半点的耽搁,直接从司礼监的创建开始说起。

“殿下,司礼监最早是洪武十七年,前身是典礼纪察司,当时司礼监负责的是宫廷礼仪,但凡正旦、冬至等节,朝廷命妇朝贺等礼,就是由司礼监帮其班位仪注,以及日常纠察内官人员违犯礼法者。”

“洪武二十八年,太祖爷特意增设御前勘合、赏赐笔墨书画、长随当差内使等人出门马牌、督光禄司供应诸筵宴等职权。”

简单来说就是一开始负责朝贡时候的诰命们的礼仪,以及日常太监们的风纪,然后又增加了核对奏折、赏赐笔墨书画、发放入宫凭证、监督当时光禄司筵宴的职权。

“宣德年间,朝廷的一些奏章开始由司礼监批红……”

内阁提意见、司礼监代替皇帝给出同意、不同意的答案,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司礼监一飞冲天。

朱钲的历史课学的一般,倒是知道批红、票拟,不过具体的意思就不知道了,现在算是张敏给朱钲上了一堂历史课。

“那其他的衙门呢?”

“内廷二十四衙门,司礼监主责门禁、奏章、礼仪、催督光禄供应等事宜;内官监负责的则是各类库房、陵墓、宫室建造等事宜;御用监主责御前各种所用;司设监掌管卤簿、仪仗、帷幕诸事;御马监掌管御厩马匹……”

二十四衙门数量不少,可实际上里面有很多职能重合,如御用监、司设监、尚宝监等等,其实都是管理某些东西,就是管理的东西不一样,有床榻、有书画、有冠冕等等,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

什么叫做人力浪费,这就叫做人力浪费!

为什么电视剧里面各种的宫斗,都是闲的,你让他们忙起来,谁还有心思宫斗?尤其各个妃子们身边的宫女、监们,心思各异!怎么不见底层的宫女、太监这么多想法?他们根本没时间,忙都忙死了。

改,一定要改!

不一定让他们忙,可至少做到大家都有事情做,不要忙的忙死,闲的闲死,不停的出各种馊主意。

而且宫女、太监竟然都是终身制?太监咱不说了,出去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可是宫女们不一样啊!哪怕二十多岁出去了也还有大好的青春啊!

这个也一定要改!

张敏这边说着,朱钲则一一品尝着小菜,都是偏清淡的,这也是朱棣、朱高炽时期的规矩,英宗也就是朱见深老爹的时候奢华了一段时间,但换成代宗上台,又恢复到了曾经的俭朴。

这也导致今晚的晚膳,实际上就是一碗银耳粥、三碟小青菜,营养、健康、对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没有多少的成本。

正统年间大明朝实际上很有钱,但是谁让土木堡打输了呢!那一场战争葬送的了不仅仅只有二十万大明精锐,同时还有积攒了数十年的国库。

这个也要改,光吃这个怎么能行?而且钱也不是这样省下来的,你瞧瞧电视剧里,皇帝省吃俭用了十来年,可最后还不是便宜了太监们?

严查!一会就安排锦衣卫去查一查这些太监们,反正也准备换一拨,正好割一割韭菜。

“宫里的人,年龄大了去哪?”

今天一路上,朱钲见到的都是年轻的小太监、小宫女们,小的可能也就是十三四岁,可大的绝超不过24、25,那么问题来了,其他的宫女、太监们呢?

也不对,也有年龄大的,但都是太监,如沂王宫这几位,最年轻的张敏今年估计也有四十来岁了。

“宫女们会安排出宫一部分,剩下的安排在司苑局、浣衣局等地方,我们这些,有的一直跟在太妃们的身边,有的则安置在某衙门当一个小管事。”

总体,太监们的老年生活要比宫女们强很多,年龄大的多半都能够捞一个一官半职,虽然也有被安置在司苑局、浣衣局的,但数量要少很多,不像宫女那么绝对,出了出宫就是留在司苑局、浣衣局那种地方。

“张伴伴今年多大了?”

见到朱钲突然问到自己的年龄,张敏心不由的一慌,答道:“今年二十有八了。”

朱钲吓一跳,面相这么老?自己还一直以为他今年至少也有四十多岁了。

“今后宫里的一些规矩也要改一改了,不仅仅只是你们,宫女们按照一定的年龄也应该有一个好的安置。”

“年轻的时候在宫里操劳,年纪大了还要跑去司苑局、浣衣局那样的地方,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朱钲在这里念叨着,完全没有注意到身侧的张敏已经呆立在那里,眼睛开始逐渐发红。

好皇帝历史上有很多,甚至据说仁宗皇帝就非常的没有架子,还有英宗,对待自己身边的太监那根本没的说,瞧瞧王振,那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哪怕是仁宗皇帝、英宗,也从没有想过改善宫女、太监的生活环境,以及为他们想未来。

“一会你就去司礼监,把全部的宫女、太监都集结起来,问问他们有没有愿意出宫的,愿意的出宫的一律安家费,至于具体多少,你看着弄一下。”

朱钲看向张敏,张敏抹一抹眼泪,急忙跪地磕头:“奴婢、奴婢替他们谢谢殿下!”

朱钲最见不得这个,又不是什么大事,本来就应该这样,人家忠心耿耿伺候你一辈子,到老了跑到了浣衣局洗衣服去了?再怎么样,也不能这样做啊!

就是不知道宫里面还有多少钱,不过不管多少吧!大不了倒时候从系统里买点耕牛给他们,这个应该值钱。

想着这些,朱钲一边看着张敏说道:“你先弄一个章程吧!尽量让他们今后能够过的好一些。”

“我这边还可以额外的给他们一些粮食、甚至耕牛,只要他们方便带走。”

现在大明的环境并不是很好,饿死人在偏远的地方很是常见,山中更是匪徒数不胜数,京城附近还好,路途远的,牵着牛、带着粮食,那就是找死?

张敏有些震惊,殿下哪里来的粮食和牛?不过想一想那些突然出现的士兵,张敏不敢再瞎猜,急忙点头应下,待朱钲挥手之后,退出宫殿开始琢磨章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