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滑菇
9004500000094

第94章 怎样防治黏菌?

黏菌存在于自然界中,污水、垃圾堆、淤泥中都有黏菌的存在。黏菌的孢子发芽温度是2℃~30℃之间,孢子发芽后在12℃~26BF.BFQ5℃的适温下,形成不规则网状变形体。当环境处于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滑菇培养块容易受黏菌侵染,一般在滑菇开盘划面半月后,尤其是在开盘过早的菇房内容易发生。在一个菇房内,如果不把被黏菌污染的菌块及时处理掉,几天后,原来没有污染的正常菌块也陆续发生此菌污染,将会导致大批菌块报废。JP

1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解决黏菌侵害滑菇的根本途径,主要包括:保持菇房周围环境卫生;适时开盘、划面;改变对污染菌盘的处理方式,首先将被黏菌污染的菌盘移出菇房,然后用消毒的水果刀将污染部位彻底挖除,创面用3%石灰水或其他杀菌药物涂擦,处理后的菌盘盖好塑料薄膜放在树阴下或放在通风良好的棚厦内,让创面重新愈合;清除杂菌时,要用盆等容器接好污染碎渣,不能将污染块随处乱扔,而要用火烧掉或挖1米以上深坑埋掉。

2采取药物防治措施。用石灰粉覆盖被黏菌污染的地方,用克霉灵、碳酸氢铵药液涂搽被污染表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黏菌生长的作用。但这种方法同时也使被侵染部位周围的菌丝受到伤害,就一个菇棚而言,仍然杜绝不了黏菌的扩散,处理了一批菌盘后,过1~2天,又有许多菌盘被黏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