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
9012100000069

第69章 西安发现玉本《三十六计》研究(2)

道貌岸然,亲香泽洪承畴降清;中美人计,献貂蝉王允除董卓。

第六套败战计三H-、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按:兵强者智,不可以敌,势必事之。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势,如六国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布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辽、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体,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践之事夫差,乃可转败为胜。

道貌岸然,亲香泽洪承畴降清;中美人计,献貂蝉王允除董卓。

激将计:

吃闭门羹,苏秦激张仪入秦;行激将计,度尚焚营振军心。

三十二、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按: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诸葛而后,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焕死,河西汹惧。以张守珪为瓜州剌史,领余众,方复筑州城。版干裁立,敌又暴至,略无守御之具,城中相顾失色,莫有斗志。守珪曰:

“彼众我寡,又疮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敌疑城中有备,不敢攻而退。又如齐祖蜓为北徐州刺史,至州。会有陈寇,百姓多反,埏不关城门,守阵者皆令下城,静坐街巷,禁断行人。鸡犬不乱鸣吠,贼无所见闻,不测所以。疑惑人走城空,不设警备。蜓复令大叫,鼓嗓聒天,贼大惊,登时走散。

摆迷魂阵,叔詹空营退楚兵;布空城计,刘邦误人白登城。

三十三、反间计:(“间”用“间”字)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按: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反间者,因敌之间而间之者也。如燕昭王薨,惠王自为太子时,不快于乐毅。田单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末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惟恐他将来,即墨残矣。”惠王闻之,即使骑劫代将。毅遂奔赵。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离间君臣,陈平摆计除范增;设反间计,宋主痛杀林仁肇。

三十四、苦肉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用“闲”字)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呉也。

按:间者,使敌人相疑也;反间者,因敌人之疑而实其疑也。苦肉计者,盖假作自间以间人也。凡遣与己有隙者以诱敌人,约为响应,或约为共力者,皆苦肉计之类也。

智勇双全,侏儒要离刺庆忌;用苦肉计,王佐断臂说文龙。

三十五、连环计: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鬃,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按: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则连环计者,其法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盖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如宋毕再遇,常引敌与战。且前且却,至于数四,视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豆布地上,复前搏战,佯败走。敌乘胜追逐,其马已饥,闻豆香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师反攻之,遂大胜。皆连环之计也。

利用矛盾,希特勒称雄欧洲;施连环计,唐太宗选婿奇谋。

三+六、走为上: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按: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一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倒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相持数0。始觉之,则已远矣。可谓善走者矣。

走:

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朱公丧子;走为上计,巧扮孝子自忠脱险。

二、《三十六计》版本分析一、经四种版本对照可知,《玉本》为最简本,最早本,最核心最骨干的文字部分尽在此矣,实已无庸赘言了。分析另三种本,其《三十六计》共有三种情况(实际均为后来本对前《玉本》增加赘言或保持原文而已):

1.不增不减者,有十计。即:2、4、5、8、17、23、26、30、32、33等计。

2.前、中或后有插语者,有三计。即:16、24、25计。

3.后加赘语者,有二十三计。即:1、3、6、7、9、10、11、12、13、14、15、18、19、20、21、22、27、28、29、31、34、35、36等计。

其实,无论是后二哪种情况,也不论其加入语是加前加后,皆可以视之为“赘语”。“赘语”之意并非言其无用,而是说原本原意已足,本无需再加,加“赘”之后的该《计》无非仅仅助读而已,并不增加任何新的主干内容。只相当于对原文作注,如:

第一计《瞒天过海》,《玉本》作“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意已明确,而后来本又附赘“阳在阴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之语,使原本的主旨得到了下一层及更下一层的说明。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必有损,损阴以益”。语义完整,意思完备,后来本则在句末又赘上一个“阳”字,则已显多余。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后本加“兑下乾上之象。”点名卦象,解释现象,实乃原文所无。

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原巳“敌”、“我”分明,后来本非要在其前加上“两大之间”,作为状语,俾便读者,岂不小瞧看官!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后来本则将施用此计的结果交代出来:“将弱兵颓,其势自萎。”第三十六计《走为上》“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后来本最后加一“也”字,显然为求句式完整独立而设。

其实,《玉本》用语也非皆精而无赘,如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后四字即属注解用语,本不该出。

仅就此而言,也不排除有更早的版本还会出现的。后来本有见于此,除十条不加不减外,于其另外二十六条均仿此徒增赘语。当然,古代受书写工具的限制,后人传抄兵法时,可能误将注解用语一并抄赘人《三十六计》正文中,也属常见之事。

二、四种版本即玉本、秘本、马本、蔚蓝网本的对比。

玉本:即指本文所研究的重点36片玉版。

蔚蓝网本:网上下载文本。

马本: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三十六计》。作者:马森亮。

秘本: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三十六计》。无古译注原《秘本兵法》本。

三十六计数量相同,但题目及次序则略有差异。通过以下三表对比即可看出:

蔚网本(秘本除个别字外均相同):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五套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六套败战计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玉本:

第一计瞒天过海第二计围魏救赵第三计借刀杀人第四计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第七计无中生有第八计暗渡陈仓第九计隔岸观火第十计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第十四计借尸还魂第十五计调虎离山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第十九计釜底抽薪第二十计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第三十计反客为主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第三十三计反间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