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大唐开国
961300000020

第20章 当什么也别当废太子

如果说废品还有回收利用的价值,那么废太子还有什么价值呢?杨勇做太子的时候他是国之重器,是奢侈品,是非卖品,而当杨坚给他打上“声明作废”的质检章之后,杨勇的结局还不如盖了黑章的注水肉。从此国之储君名至实归了,储着吧,压根就没有用你的那一天。公元600年十月九日,杨坚召见杨勇。杨勇见到传召的使节,第一反应是:“不会是要杀我吧?”还好,杨坚现在注销的是他的太子之位,而不是他的命。杨坚全副武装地坐在武德殿上,全副武装下面掩盖不住的是他忐忑不安的心,对于他而言,废太子何尝不是一次冒险。文武百官站在东边,皇室亲属站在右边,杨勇和他的家属站在中间,现在他们是这个帝国最孤立的人,他们最亲近的人正全副武装地坐在上面,他们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近,却又如此之远。

这是一个哀伤的场景,二十年的储君被声明作废,杨勇的儿子和女儿也被免除了“亲王”和“公主”的名号,在这场朝会前他们还是贵不可言的金枝玉叶,而在这场朝会之后,他们就变成了一群高级政治犯。在那个年代,废太子还不如废品,废太子就是高级政治犯的代名词,至于能够活多久不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生命力,而取决于外方的意愿。此时的杨勇已经身心俱疲,自始至终他都知道这是一个阴谋,一个足以毁灭他的旋涡,然而他却无能为力。他徒劳地想反抗,他拼命想解释,最终的结果是他陷入了别人精心制造的流沙之中,越挣扎越沉陷,最后只能是欲罢不能。虽然都是一母所生,杨勇和杨广完全是两路人。杨勇活得真实,他不会委屈自己去适应别人的标准,而杨广恰恰相反,他可以为了适应别人的标准委屈自己,这就是兄弟俩的差距。

也可以说杨勇适合平淡的生活,而杨广更适合政治生活,他比他的哥哥更能读懂游戏规则。对比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杨勇的表现太温顺了,最后他甚至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李承乾则不然,在被废之后他使出一个狠招,耿耿于怀地对李世民说了一句话:“我并不想如此荒唐,都是老四李泰给逼的!”这句话尽管没有最终挽救李承乾,却直接把李泰拉下了水,结果李承乾和李泰斗了多年白斗了,生生让李治捡了个大便宜。这个做法可以媲美于毒丸计划,近几年一些上市公司曾经采用。毒丸计划说白了就是我死你别想好活,通常的做法是打压所在公司的股价,让所有人的股票缩水,这样恶意收购的人无利可图,自然退出,这就是所谓的毒丸计划。毒丸计划说穿了,就是要死大家一起死!历史从来不允许假设,我们不知道,如果杨勇使出如李承乾一样的毒丸计划,隋朝的历史是否会改写,杨广还有没有机会成为隋炀帝,这一切只能存在于假设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