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大唐开国
961300000082

第82章 惊变! (2)

许弘仁和张恺进入了军营,鬼鬼祟祟地把小道消息传递给所认识的骁果卫,每传播一次总会强调一下:“我只告诉了你,你可千万要保密。”就这样,我只告诉了你,而你只告诉了他,没多大一会,小道消息就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众所周知的秘密是什么呢?众所周知的秘密是这样说的:“皇帝听说骁果卫准备叛逃,正在酿造大量的毒酒,准备利用宴会的时机将骁果卫全部毒死,只留下南方人陪他守护江都!”没有比这更恶毒的小道消息,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导火索。三月十日,虎贲郎将司马德戡召集了全体骁果卫军官,进行了最后的动员,已经在心中完成动员的军官们一脸的悲愤,异口同声:“全听将军命令!”其实,在骁果卫们酝酿兵变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异象发生的,不知道是天意如此,还是迷信使然。这一段时间,异象连连。动物方面:有乌鹊在杨广的幄帐筑巢,驱不能止;星象方面;荧惑犯太微,按照星象说法这种星象象征人间有帝王被弑;水文方面:有石自江浮入于扬子,石头莫名其妙漂起来了,世界不正常了,秩序要乱;太阳方面:日光四散如流血。这些异象综合到一起,隋书记载:上甚恶之。(杨广很不高兴!)三月十日这一天,也是有异象的。

这一天突然刮起了大风,天色阴暗,白昼如同黄昏,放在现在的北京,也就是一场极为普通的沙尘暴,而放在隋末的江都,这就是一个王朝的灭亡异象。这一天,杨广其实还有救赎的机会,只可惜被秘书虞世基给耽误了。当时有忠于杨广的官员已经察觉了异常,并把消息通报给了虞世基,结果虞世基说,“再研究,再考虑”,这一研究,一考虑,兵变就发生了,所以说,官僚主义真是害死人!错过了救赎的机会,司马德戡等人已经磨刀霍霍,元礼和裴闵通当晚正好在皇宫内值勤,这是天然的内应;城门校尉唐奉义跟裴闵通约定,当晚所有城门都半掩,都不上锁。(要了亲命了!)当晚三更,司马德戡在东城集结数万骁果卫,燃起火把,与城外的部队遥相呼应,兵变开始。东城燃起的火光惊动了神经衰弱的杨广,杨广连忙问裴闵通:“发生了什么事?”“没啥事,草料库起火了,外面的人正在救呢!”忽悠死人不偿命!闻听此言,杨广将信将疑,他不知道此时宇文智及已经在宫城外劫持了忠于杨广的虎贲郎将冯普乐,并封锁了各条街巷。随同杨广在江都的皇孙燕王杨倓发现情况不对,连忙从城门侧的水洞爬了进去,一溜小跑跑到了玄武门前,正面撞上的正是内应裴闵通。

杨倓不知裴闵通是敌是友,顺势撒了谎:“我得了急病快死了,请让我见祖父一面!”可惜他遇到的是净忽悠别人的裴闵通,小忽悠想忽悠住老忽悠,下辈子吧!裴闵通不跟杨炎废话,只说了两个字:“拿下!”三月十一日一大早,天还没有亮,司马德戡把军队交给了裴闵通,这些军队将接替宫城侍卫,全面控制局面。裴闵通带领数百骑兵进入成象殿,护卫士兵一看有骑兵闯入,大声招呼:“有贼!”裴闵通一个激灵,立刻后退,同时下令关闭所有城门,只留下东门未关,算是给护卫士兵一个出路。裴闵通率领骑兵进逼,殿内的护卫士兵发现情况不对,又不愿意死磕,纷纷放下武器出城,然后找个角落看热闹去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选择看热闹,右屯卫将军独孤盛就选择了死磕。独孤盛眼见全副武装的骑兵出现,不明就里地对裴闵通说:“哪来的军队,好像有点奇怪啊!”裴闵通轻蔑地看了独孤盛一眼:“形势至此,跟你无关,谨慎一点,别乱动就行了!”如果是一般人可能就此走开,而独孤盛选择了抗争到底,对着裴闵通大骂一声:“老贼!你说的是什么话!”说罢就带领十几个侍从冲杀了过去,一番厮斗之后,独孤盛等全部被杀,以十几人对阵数万人,精神可嘉,结果残酷。

独孤盛并不是唯一一个抗争的人,御前带刀侍卫独孤开远也选择了坚持。独孤开远带领数百士兵冲到了宫城的玄览门前,敲门大喊,在孤独开远看来,军队武器还都齐整,如果杨广能出来鼓舞士气,仍有可能击退叛军,倘若不然,必定大祸临头。然而任凭独孤开远喊破了嗓子,杨广还是没有出现,而独孤开远手下的士兵也开始有人逃散,这几百人对阵裴闵通的数万人,自然是螳臂当车,独孤开远很快被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兵变的士兵倒也敬重他的忠诚,随即把他释放,条件是不要多管闲事。历史总是由无数的巧合组成,这一次兵变的士兵也遇到了巧合。原本宫城的玄武门是宫城最重要的一个门,易守难攻,只要能守到天亮,杨广就有可能转危为安,然而等到兵变士兵抵达玄武门时,他们发现,玄武门居然空无一人!战略要地空无一人,这是唱的哪一出呢?这一出戏叫里应外合。原来宇文化及在宫中有一个内应,这个内应是一个姓魏的女官。当天魏女官利用职务之便假传圣旨,宣布在岗的士兵可以自由出宫,休息一天。有此等好事,自然没有人愿意错过,这一下玄武门就空了,加锁的防盗门一下子就成了摆设。司马德戡等人轻轻一推,抬脚就进,弄了半天,兵变如此简单啊。

在内应魏女官的策应下,兵变军一路杀进了宫城内的小巷,正苦于找不到杨广时,一个美女走了出来,指指西阁,杨广这下藏不住了。杨广被兵变军押了出来,迎头就看到了裴闵通,这让杨广很纳闷,这个人从自己当亲王时就是自己的亲信,怎么今天就谋反了呢?裴闵通坦然地说:“我不敢谋反,只是士兵们想念关中,我们一起请你回大兴而已!”杨广一听马上回应:“嘿,我也一直想回呢,走,现在我跟你们一起动身!”有些事错过了就无法回头,现在才想起回大兴,晚了!此时名义上的领袖宇文化及已经被兵变军迎到了宫城门外,此时的他依然抖作一团,手扶着马鞍不敢抬头。宫城内裴闵通正要求杨广上马出城,而杨广却矫情了起来,原来他嫌裴闵通的马鞍太旧了。

裴闵通心中暗笑:“死到临头还摆谱呢!”也罢!换上了新马鞍,杨广骑上了马,裴闵通一手提刀,一手牵马,一路出了宫城,宫城外的兵变军欢声雷动,这次轮到杨广瑟瑟发抖了。宇文化及一看裴闵通押着杨广出来大惊失色,急忙吩咐:“还把他弄出来做什么,赶紧带下去下手!”杨广怒视着宇文化及,试图用皇帝的威严吓住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如果你就此停止,我可以饶你不死!”宇文化及不敢与杨广对视,只是连连向裴闵通摆手,拉下去,拉下去!寝殿之中,杨广的路走到了尽头。眼前的这些人他都有些印象,而且对这些人不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这些人会背叛自己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想弄清带头的究竟是谁,而司马德戡说,领头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无数愤怒的灵魂附体。此时隋唐着名的老油条封德彝奉宇文化及之命前来公布杨广的罪状,杨广看着这个老油条,黯然地说:“你一个知识分子怎么能做这种事!”一语既出,老油条也有羞耻感,默默地退到一旁。

该结束了,一切都该结束了。幼子杨杲还在哭泣,却被裴闵通一刀砍死在杨广的跟前,鲜血溅到了杨广的衣服上。杨广心痛地看着惨死的幼子,瞬间闪过一个念头:“孩子,下辈子别投胎帝王家了!”刀又冲杨广举了起来,杨广保持着皇帝最后的尊严,一字一句地说道:“皇帝自有皇帝的死法,诸侯死于刀锋天下还要大旱三年,何况是皇帝,拿毒酒给我!”然而急切之间,宫城之内居然找不到一杯毒酒,富有四海的皇帝最后居然连一杯毒酒都得不到,讽刺,辛辣的讽刺。杨广颓然解下自己的丝巾,交给了兵变军校尉令狐行达,他选择了跟大哥杨勇一样的死法,缢死!在杨广的身后,慌乱的萧皇后与宫女一起用床上的木板拼凑成一个棺材,杨广与杨杲就挤在了里面,一起浮厝在西院的流珠堂。五个月后,江都郡守陈棱找到杨广的灵柩葬在了江都宫西郊吴公台,一生只爱江都好的杨广终于把自己永远留在了江都。

自此隋朝实质已经结束了,远在大兴和洛阳的皇孙杨侑和杨侗不过是权臣手中的傀儡,他们也将步祖父的后尘。隋朝总计四个皇帝,杨坚,杨广,两个都称为恭帝的杨侑、杨侗,四个皇帝都非善终。杨坚疑似被弑,杨广被兵变军缢死,杨侑、杨侗的结局都是一杯毒酒,四个皇帝,四代杨氏,死于非命,皆非善终。江都兵变并不是杨广一个人的悲剧,在这次兵变中,被软禁多年的蜀王杨秀和他的七个儿子被诛杀,杨广那不受待见的次子杨暕及其两个儿子被诛杀,皇孙杨倓被诛杀,隋朝杨姓皇族以及皇亲国戚一个不留(杨暕的遗腹子杨政道是杨广血脉的唯一延续)。同时被诛杀的还有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给事郎许善心(许敬宗之父)等人。历史,有的时候无法理喻,有的时候啼笑皆非。江都兵变后不久,不少兵变将领后悔不已,不久之后,宇文化及居然痛恨兵变士兵将自己赶鸭子上架。历史就是一个旋涡,旋涡内的人情不自已,旋涡外的人袖手旁观,情不自已的宇文化及最终没有修成正果,反而却为袖手旁观的李渊做了嫁衣。人这一辈子,看清别人容易,看清自己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