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风雨
9673000000066

第66章 备战

李鸿星听得张海如此大的杀意,不由连忙安抚道:“张海兄弟先坐下来歇息一下,毕竟你那一刀下去,可就是好几百条人命呀。我等在合计合计,想个万千之策方好。”

张海闻后,嘴里小声嘟囔着什么,随即重重的斜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这时坐于一旁的丘健猛然言道:“李大哥所言极是,毕竟关乎到几百条人命,能不杀人的话还是不杀的好。一旦死了几百号人,传了出去,对我等的声誉也有影响。”

这时王主薄也连忙附和道:“的确如此。一旦死了这么多的人,传扬出去后,知道的人还好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等图谋他人财物,行此灭门之举。要知道众口铄金,此言一旦传出,日后还有何人敢与我等来往、相处呀。还望大人谨慎处置。”

而一旁坐于椅中,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张海听闻此言后,也不由的色变,随后坐端身形,嘴里也不在嘟囔了。毕竟没有人愿意让人称呼为屠夫和强盗的。

李鸿星听闻后也是不住的点头。依其本意,实在是不愿高举屠刀的。前世的他虽不是佛教徒,但也常常已‘诸恶莫作,众善皆行’之语,来作为自己行事的准则。

此世投身于乱世当中,行于军伍之列,他也只是希望,能够挽救更多无辜者的性命,不让前世的总总悲剧在一次的重现而已。

他前面已然给予此地众人免去田赋丁税,后面更是修路、开渠,赈济灾民。

现在也只是尝试着进行减租而已,更没有进行土地革*命,就是不想过大的刺激这些大户、地主们,不想还是惹出如此多的事端来。

随即李鸿星还是打定主意,虽不能将这些人全部杀掉,但还是要给予一定严惩的。

随后李鸿星朗声言道:“如此行径,绝不能放纵。吾欲将首恶之人,抄没家产,全家迁到白云山下进行劳作。其余同谋者皆罚没一半的田地,并强令将地租调至三成。诸位以为如何?”

李鸿星话音刚落,张海就站起身来嚷道:“李大哥,你这只是抄没了一部分的家产,可一个人都没有杀呀。照我说,还是要杀上几个人方好,这样一来,那些人才能够真正老实了。”

这时王主薄也在旁随声附和道:“张百总所言的确言之有理。要是一人都不杀,也难以使此地生出敬畏之心,那首恶之人万万是不能放过的,还要杀鸡已儆猴了。还望大人明鉴。”

李鸿星听到这里,稍微犹豫了一下,随后一咬牙,狠心言道:“就依你等之言,将那首恶之人擒获后斩首示众。其家产抄没,家小发往白云山进行劳作了。其余同谋者罚没一半田产,杖二十,此后,再有图谋不轨者,杀无赦。”

言道这里,李鸿星冲张海大声喝道:“张海听令。吾命你领两百军卒,照信上的人名给我依次抓人,不得有误。”

张海听闻后站起身来,高声应道:“末将得令。”随后张海就兴高采烈的,押着那名奸细出去调兵抓人去了。

待张海离去后,王主薄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缓声问道:“大人,吾等行踪已然暴露,日后还该如何行事方好,还望大人拿个章程了。”

李鸿星闻后,则淡然一笑:“吾等行踪暴露也是意料当中之事,无甚惊异。下面就加紧实行减租一事了。吾已经免去此地田赋丁税,在加上实行减租一项,必可笼络此地之民心。”

“那万一官军来袭,该如何是好?”王主薄再次问道。

李鸿星闻此一问,则傲然言道:“吾有上千强兵在手,又能拢一地之民心,再加上地势之利,可抗数万兵马而不惧。而官府却难调数万兵马来袭,即使来袭,只要耗上一个月,官军自然粮草不济,只能无奈退去。天时地利人和,吾已全占,如此一来,即使数万官军来袭,吾又何惧有之。”

王主薄听闻此言,心中一想,也的确如此,方缓下心来。

李鸿星随后又缓声言道:“即便如此,我等也不能掉以轻心,不仅要远派哨探,还要在险关要地之处,修建高堡、炮台,派驻人手。此外在招募一批兵卒了,抓紧进行训练,先行做好万全之策了。”

丘健和王主薄听闻后也是连连点头应是。

随后李鸿星又与二人商量了细节之后,就各自散去忙碌开了。

李鸿星将为首发动串联的何家庄的庄主,斩首示众,并抄没其家产,家小全部发往白云山下进行劳作。剩余的一些同谋的大户也罚没了一半的田产,并打了二十军棍,又关押了一个月后才放了出去。

随后李鸿星便大张旗鼓的强行推行减租政策,并且收取商税了。

李鸿星的这番举动,可把周遭的人给震惊坏了,穷苦百姓们自然是欢天喜地,奔走相告。

而一些乡绅大户们,也由于何家庄庄主,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和众人的一些下场,而不敢轻举妄动,只能顺成听命了。

接着李鸿星又招募了六百战兵和三百团练乡勇。如此一来,其手下也有可用之战兵近两千人,团练乡勇六百人,这样也算是有了一战之力。

其又在一些险关要地之处修建堡垒、炮台,并且再次花上大量银两,囤积各种物资,以做好官军来袭的准备。

正当李鸿星忙于备战之际,这时只见山峦古道翠岭之间,缓缓穿行来十几余人。

两名白面书生骑在驮马之上,踏着清脆的马铃声缓缓前行。这马上书生正是沈凌峰和其好友伍明辉。

这伍明辉字文博,是商人之子,与沈凌峰自幼是同窗好友,随后又是一同考上秀才,更有同年之谊。

当沈凌峰将‘天机策’拿与其观瞧后,其立马应声下来,与其一同寻幽探秘,拜访高人。

沈凌峰此行正是前来拜访李鸿星的。不想行到阶州后,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打听出来,方知道那李鸿星并不在阶州城里居住,而是居住在百里外的长坝镇、桃源堡处。

他们一行人只能再次前行,虽说只有百里之遥,但山窄路陡,道路艰难,花了近三天的时间,才驶过了这段艰险之途。

前方不远就快要抵达长坝镇了,看着河岸边柳絮濛濛,杨花飞舞,溪水潺潺,翠柳柔条斜拂于碧水之上,暖暖的春风吹来山花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感受到这一切,不由的让人心旷神怡。

沈凌峰见此春色,不由的开口赞道:“此处山清水秀,不愧是世外桃源之地,要是此地能够在多些桃花就更美了。”其好友伍明辉也是不住点头微笑。

这时一名路经此地的老翁听闻其言后,不由的开口笑道:“这位书生所言极是。李大人已经让人在周遭山野之间,广载桃树、槐树、板栗和核桃树了。等在过上几年来此,必然是满山的桃花,果树,到时书生就有口福了。”

沈凌峰听闻此言后,不由的心中一动,随即跳下马了,先行了一礼,然后笑着缓声言道:“这位老丈请了。还不知老丈所言的李大人是何许人也?”

老翁听闻此问,不由的眉开眼笑起来:“这位李大人就是现在桃源堡的堡主,李鸿星李大人呀。此人要是说起来,那是相当的了不得。”

沈凌峰听闻这位李大人果然是李鸿星,不由的心中暗喜,随即连忙言道:“这位老丈请了,刚好我这还有些美酒,还请老丈赏脸一尝了。不如我等再找个地方坐下了,一边品酒,一边赏景叙话,岂不快哉。”

老者闻后也是大喜过望:“能够与书生坐于山林之间品酒叙话,当得人生一大幸事。”

随后众人又寻了一处河边空地,铺下席子,置上美酒,请老者上座后,几人就乘兴饮酒闲聊起来。

当二人得知李鸿星竟然免去此地一切田赋丁税后,不由的惊异不已。当知晓李鸿星还调低了此处田租,为此还杀了一名庄主后,更是惊讶异常。

当得知李鸿星在此地的所作所为后,二人感到十分震惊,不想这李鸿星真有意,将此处建成世外之桃源。

沈凌峰随后就有些疑惑了,不解的缓声问道:“老丈请了,那李鸿星既然免去此地田赋丁税,又下调了地租,那此人又何以养兵呢,难道官府还会按时发饷不成?”

据他们所知,各处都有拖欠粮饷的事情发生。士兵中的粮饷已经拖欠数月之久,也为常见之事,因此也不时有兵士们前来府衙闹饷。

前期出兵围剿王大梁之际,兵卒们也是以欠饷为由,拒绝出兵、最后还是由城内的乡绅大户们,聚在一起凑了批粮饷,才能够使军卒们顺利开拔,前去围剿王大梁的。

那名老翁先行抿了口酒,然后笑着缓声言道:“这老朽可就不清楚了。不过李大人重新征收商税了,听闻按二十取一收取。不过此处也非县城、州府,所取商税毕竟有限,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另外官府那恐怕是指望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