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风雨
9673000000067

第67章 铁芯铜体炮

“这是为何?”沈凌峰脱口言道。

只见这名老翁先瞅了下四周,然后弯下身子,凑近过来,压低声音,轻声慢语道:“传闻那李鸿星李大人,可不是官府中人,其实际上是一名逃将。其在边关遭人陷害,随后杀死那陷害之人,犯下大罪,无奈之下才领军逃到此地避难的。当然了,这也只是风传而已,具体情况老朽就不得而知了。”

沈凌峰和伍明辉被这个消息惊的是目瞪口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沈凌峰更是有些结巴的言道:“那、那你等为何不去举报此人呢?”

那名老者没好气的撇了他一眼:“说了都是风传而已。再说了,即使是真的,我等去举报又有什么好处?那李大人又是修路,又是赈灾,还免税降租,这么好的人,我们去举报他干什么,难道还要像以前那般,官府只管收税,真有灾荒来了,也是置我等百姓于不顾,如此官府要其何用。”

沈凌峰听闻后和伍明辉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后也只能相对无言苦笑。

待辞别了老翁后,二人坐与席上默然无语。好一会,沈凌峰才慢声轻语道:“那李鸿星行的如此大的举动,却不想此人竟是一名逃将。文博兄,你看此人行事,意欲何为呀?”

伍明辉深思片刻,方缓声言道:“以吾所观,此人修路赈灾,免赋降租,无一不是邀买人心之举。想必此人想立足于此,所图甚大。”

“那此人写此‘天机策’又所谋何事?”沈凌峰继续问道。

伍明辉听到‘天机策’三个字后不由的眼前一亮,欣喜的叫道:“我明白了。此人身为逃将,犯下滔天大罪,目前只能躲避于山林之间藏匿。此人写‘天机策’所谋甚远,有此策在手,不仅能够拯救万民,获取名望。日后也定能直达天听,洗去一身罪孽。到时想要求职问舍,可谓是易如反掌。”

沈凌峰听闻此言后,也觉的言之有理。如此大才,虽犯下一时之罪孽,但怎肯终老于山林之间,蹉跎于田野之内。一旦风云际会,自可乘风起浪,直上云霄,翱翔于九天之外。

沈凌峰随后又有些犹豫,迟疑了一下,但还是缓声问道:“文博兄,你我二人既已知晓其身为逃将,那这拜访一事,不知还当去不当去?”

“去,当然要去。我等跋涉数百里,历经艰辛万苦,方临此地,怎能过门而不入呢?再说了,此人虽身为逃将,但从‘天机策’所言来看,此人心系天下苍生百姓,日后升官复职也是早晚之事。若等此人日后名震天下,怎有我等一席之地。我等正要趁其落难之际,前去拜访,趁机与其交好。只可惜此人是名武将,要是名落难的文官就更好了。”言道最后,伍明辉不由的有些悻悻然。

沈凌峰也觉的言之有理,即已来此,那就依计而行了。随后二人便让下人收拾好东西,接着骑上驮马,缓缓的向不远处的长坝镇行去。

他们准备先在镇上找个住处,先行歇息一下了,等明日了,再寻桃源堡去拜访李鸿星了。

李鸿星刚从兵营里面巡视回来,正与王主薄坐于厅堂之上,饮茶聊天。

现在已经临近四月底了,虽说未闻官府有何异动,但李鸿星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还好春耕现在已经忙完了,又有充足的人手来修建道路、整修水利、抢建堡垒炮台。再给半月时间,堡垒、炮台就可全部抢建完毕。

为了御敌于境外,李鸿星又提前派兵出发,将东边几十里外的七防关也一并拿下。

七防关古称为‘散关’,早在东汉年间便在此处修建道路,成为甘肃入蜀要道上的重要关隘。明洪武十年便在此设置了巡检司,盘查过往路人。

此地虽地势险要,但也只有十几名巡丁而已,自然不费吹灰之力便已拿下七防关。接着李鸿星便让人重新整修此地关隘,设置炮台。

随着东边七防关的拿下,在加上北边的铁笼山,西边的望贼关,李鸿星便占据了此处方圆数百里的区域,并且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圈。

在熬上半个月,等堡垒、炮台全部修好后,到时凭借火枪、火炮之利,山川之险,自可御敌于境外。

在加上水排和水利锻锤的投入使用,钢铁的产量大幅提高,虽然已经在不断招募工匠了,可还是由于熟练工匠的欠缺,新式火枪的产量也只达到了日产十支而已。

火炮由于采用了铁范钢水浇铸,产量自是大增,日产小型佛郎机火炮可达两门。现在也在不断的尝试制造更大型号的弗朗机火炮,来作为要塞炮使用。

而对于制造大型火炮,李鸿星更是提出了复合炮体,即铁芯铜体炮和后世的‘罗德曼铸炮法’,这两种制造大型火炮的方法。

其实这两种铸炮法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让炮管内壁的冷却速度快于外壁的冷却速度,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这样铸造出来的火炮不仅口径大,废品率低,时间短,而且火炮的寿命要高上五到十倍。

在崇祯元年,明朝就已经用铁芯铜体法制造红夷大炮了(现在于北京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藏)。后来满清入关时就带了一百门大炮,这其中三十五门“神威大将军”火炮就是铁芯铜体炮。

而罗德曼铸炮法则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所发明的。方法倒是很简单,就是将一根U型的空心金属管隔空放置于炮管的中间,在将空心管内注入凉水,使凉水不断的在炮管内循环流出,使炮管内部温度的降低明显低于外部。

此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大型火炮的废品率从原来的七到八成,降低到个位数,使火炮的成本大大降低,是火炮史上的一大进步。

但此法也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循环的速度要适中。太快的冷却会造成炮管内壁破裂的。罗德曼从提出理论到最后实验论证出合理的技术参数,就花了近十年的时间。

当然了,罗德曼所得出的技术参数,是所有型号火炮的合理参数了,而李鸿星目前也只是需要,几种型号的火炮就可以了。

所以李鸿星也只是希望在他的建议下,使工匠们能够少走些弯路,只要能够在两三年之内,将罗德曼铸炮法研究出来就可以了。

这也是李鸿星明明有了更好的,罗德曼铸炮法后,还不得不让工匠们,先铸造一些铁芯铜体炮了,用来应急。

在李鸿星日后的建军思路中,在没有开发出燧发枪和线膛枪的情况下,则是以火炮为主,火枪兵和长枪兵辅助。

毕竟指望着只能排成间隔一米的火枪阵(火绳枪是没有办法排成密集阵型的,火枪兵之间的间隔要在一米以上),去对付骑兵们汹涌而来的冲击,和推着盾车的步兵来袭,几乎是没有可能获取胜利的,即便胜利了,估计也是损失惨重。

而火炮所发射的密集散弹,则能够阻止骑兵们的冲击。而发射的炮弹,也能够摧毁敌方步兵的盾车,使其失去防护遮挡,从而暴露在密集散弹的打击之下。

要知道弗朗机火炮则属于后装火炮,一门火炮发射的散弹抵得上近百门火枪。而且佛郎机火炮发射速度极快,紧急情况下可在二十秒内,发射四次,要远高过一般的火枪。

火炮的威力和射程也要远高过火枪。弗朗机火炮是火炮和子铳分离的,在加上李鸿星使用了钢材打造,一门小型弗朗机火炮重不到百斤,马匹可轻松驮运,两个人也可以轻松搬抬,机动性能也算比较强。

另外天气的因素对于火器的使用影响比较大。在大风天气或者是雨天,火绳枪就不能使用了,成为一根无用的烧火棍。

李鸿星可不想,当敌人趁着大风或者下雨天前来袭击之时,而自己的火枪兵们却只能束手无策,任人屠戮,重现萨尔浒一战的悲剧了。

给火炮搭建雨棚或者使用野外凉棚,甚至直接就做成可以防雨的炮车,这些都要比给火枪兵搭建雨棚,更简单和容易的多,也能够使火炮做到全天候作战,即使遇上大风和下雨天,也无所畏惧。

当然了燧发枪和线膛枪的研制,现在已经开始让人去进行了,进行一些技术储备了。不过要等到可以使用的燧发枪,估计还要等上好几年了。

毕竟早期的燧发枪使用不方便,哑火率还还比较高,李鸿星可是希望燧发枪的哑火率,能够降低到个位数上。

对于线膛枪的研制,李鸿星也只是希望能够在五年之内能够研究出来就好了,当然了这之前应该还是先进行一些工具,和简单器械的研究和使用了。

而李鸿星的新式火枪,也就是改进的‘掣电铳’,属于一种后装火枪。后装火枪不仅射速快,更主要的就是可以躲进壕沟里面进行射击,这样就能够更好的躲避敌人火炮的轰击。